汉服文化与礼仪活动(汉服礼仪文化主题)

hanfuguo2天前汉服文化1

汉服有什么礼仪

汉服基本礼仪

一、立容:

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闲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参考文物,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注意: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忌僵直——这样汉服才会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展示出华夏之美。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当然,处于艺术上的考虑,画家还是画成了直身。

应用:窃以为经立是汉服同道必须注意的,对师长应当共立。鉴于现在人不行大礼,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头示敬是必须的。

二、坐容:

贾子曰: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参考文物,汉代的经坐(这在古人就叫坐,现在为了区分,专称雅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

应用:随着汉文化的复兴,会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雅坐。若在这种正规场合,您只能通过稍稍上下膝盖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劳。当然,对于友人聚会等生活场景,大家箕距(臀部着地,两腿叉开)或者趺坐(佛教式的盘腿)都行。

三、行礼:

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5、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6、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7、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应用:5用于一般用于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场合。6用于雅坐时。1到4,应当作为汉服时的日常行礼,依据具体情况——对方受尊敬的程度,和具体场合容许你表现礼节的程度……现在人缺少礼仪观念,不必过分要求,但拱手应当能做到。如果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又有人来,当注意问候时要根据身边人的情况,决定行礼的程度。

四、迎宾:

古人迎宾讲究衣冠严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门口不期而遇,那么主人会装作不认识,不理不睬地把门关上,等换上衣服再开门迎宾。迎宾时,主人立在门右(其实就是主人在东,客人在西——如果在外面迎接客人就更是如此),客人走门左。迎客进门以后,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说“请”,客人答“请”,要为客人开门、掀帘子……主人请客人上座(就是做到右边的椅子上),客人请辞——最终看情况决定坐次。

今天这一切都不必要了。由于现在建筑布局多样,所以不可能主位客位分清楚,但主人引路,客人后主人行,是应当把握的精神。

五、宴请:

东道先说“请”,客人辞让,东道固请,同时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谦让。

喝茶、饮酒时,用左手的大袖挡住杯子,以求雅观。

总之,原则是:心安则行之,可以行则行之——其他不强求。

汉服的基本礼仪

【一】穿汉服的基本要求:

1、 穿汉服的态度:

任何人在穿着汉服时,必须要具有一个“诚敬”的心态,诚敬根本是要事事端正。

2、 仪容仪表:

1) 整洁:任何人在穿着汉服时,必须要保持汉服服饰整体的整洁,服饰没有污迹和褶皱. 。

2) 指甲:保持清洁,不可留长指甲、不可涂彩色指甲油,只可涂抹无色保护性指甲油。

3) 头发:整齐、清洁、光亮、无头屑、不凌乱,不留怪异发型,染花色发型,提倡保持本人发质的自然本色,女士要根据所穿的汉服款式,梳理出相应的发式或戴义髻,男士如果是长发要束起。

4) 面部:保持整洁,无眼垢、耳垢,面色均匀;男子胡须要定期修剪;女子要化淡妆。

5) 袜子:黑色或深色袜子,无破洞。

6) 裤子:可以穿深色西裤,不能穿牛仔裤和带条纹的运动裤。

7) 布鞋:我们提倡穿汉服时穿着布鞋,男士的布鞋一般为黑色,女士可以穿除了纯白色(丧礼除外)的任何布鞋。在不参与重大礼仪(特别是祭祀活动)活动情况下,女士可以穿平底的皮鞋和高跟鞋,男士可以穿系带子的黑色皮鞋。

8) 香水:如涂抹香水,应使用清新、淡雅的气味,涂于耳背及手腕处。

9) 个人卫生:身体、口腔、双手和鞋袜清洁无异味,牙齿无残留物,注意个人卫生清洁。

3、注意事项:

1) 穿着汉服时,坚决不允许穿纯白色的汉服外衣,丧礼除外。

2) 穿着汉服时,坚决不允许穿旅游鞋、球鞋和长筒皮靴。

3) 穿着汉服时,坚决不允许把内衣外穿。

4) 穿汉服时,必须穿中衣(内衣),现代的内衣不能露出。

5) 穿着汉服时,不能穿高领毛衣和衬衣。

6) 穿着汉服时,不能披头散发,整个额头和耳朵要露出来。

7) 穿着汉服时,要把鞋带,腰带和冠带系紧。

8) 穿着汉服时,不能抽烟,不能在礼仪、工作和行走中吃任何食物。

【二】关于立容与坐容

一、立容:

贾子曰: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闲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参考文物,经立时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着、拄着东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注意:中国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笔挺,所以手臂要柔软,切忌僵直——这样汉服才会顺势铺成柔和的曲线,展示出华夏之美。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当然,处于艺术上的考虑,画家还是画成了直身。应用:窃以为经立是汉服同道必须注意的,对师长应当共立。鉴于现在人不行大礼,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头示敬是必须的。

二、坐容:

贾子曰: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参考文物,汉代的经坐(这在古人就叫坐,现在为了区分,专称雅坐)是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对于胡坐,道理一样,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应用:随着汉文化的复兴,会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雅坐。若在这种正规场合,您只能通过稍稍上下膝盖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劳。当然,对于友人聚会等生活场景,大家箕距(臀部着地,两腿叉开)或者趺坐(佛教式的盘腿)都行。

【三】穿汉服的基本礼仪:

1、 站立:

1) 经立:正身、平视,两手相合(男士左手压右手,女士右手压左手),掩在袖子里,放在丹田和胸口之间,离胸口有一定的距离。

2) 肃立:在经立的基础上,腰身微微弓曲,低头示敬。

2、 坐行:

1) 正坐(跽坐,雅坐):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腰身挺直。

2) 端坐(胡坐):保持腰身端正,两腿不得叉开,双手放在膝盖上。双手可以握拳,冲前方;也可收拢抱在腹部,臀部坐凳子三分之一的面积。

3) 行走:在正规的礼仪场合下,双手如经立,正身、平视,按一定的节奏前行。

3、 行礼:

1) 颔首:正身经立,头微低身体微微弯曲约15度致意。只用于长辈答谢晚辈行礼,以及祭祀礼仪中,手中有物品不便行礼的执事司仪等人员回礼之用。

2) 拱手: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行礼。

3) 士相见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三十度。正规场合,对朋友和平辈。

4) 大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四十五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正规场合,对长辈和答谢宾客。

5) 跪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在地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重大礼仪场合拜见师长和神灵时使用此礼。

4、其它行礼:

1、正规揖礼: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2、一般揖礼: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规场合,对朋友。

3、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

4、颔首致意。

5、正规拜礼:直立,举手加额如揖礼,鞠躬九十度,然后直身(这段叫鞠躬),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双膝同时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手掌上(这叫拜),然后直起上身,同时手随着齐眉(这叫兴)——然后根据礼节,平身或再拜……平身时,两手齐眉,起身,直立后手放下。

6、一般拜礼(用于雅坐时):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盖支撑身体,然后拜手(手至地,头贴手)或叩头(头扣地)或稽首(时间长)或顿首(时间短)。

7、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应用:5用于一般用于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场合。6用于雅坐时。1到4,应当作为汉服时的日常行礼,依据具体情况——对方受尊敬的程度,和具体场合容许你表现礼节的程度……现在人缺少礼仪观念,不必过分要求,但拱手应当能做到。如果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又有人来,当注意问候时要根据身边人的情况,决定行礼的程度。

汉服三种传统礼仪

一、立bai容、行容、跪容、坐容。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左传·定公十年》注疏。汉服和汉民族传统礼仪历来是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穿汉服,行汉礼,传承华夏文明,展我大国风采!”

依据华夏礼乐文化及相关典籍,并参考写实古画、道教礼仪和儒家礼仪等,整理常用汉礼标准如下:

1、立容(男女通用):身体肃立,双脚微分,袖手或手臂自然下垂放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从容优雅;

2、行容:

(1)男:身体肃立,袖手(礼仪场合)或手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步伐从容,庄重大方;

(2)女:身体肃立,袖手(礼仪场合)或手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步伐较小,步履庄重;

3、跪容:

(1)跪立(一般为跪、正坐起身时的准备姿势):

男:取跪姿,双膝着地分开与肩同宽,上身(膝以上)直立,足尖立起,袖手或手臂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

女:取跪姿,双膝着地并拢与头同在一线,上身(膝以上)直立,足尖立起,袖手或手臂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

(2)跪坐(一般为拜礼时的姿势):

男:取跪姿,双膝着地分开与肩同宽,上身(腰以上)直立,足尖立起,臀着于足踵之上,袖手或手臂自然垂放于身体两膝上,目视前方;

女:取跪姿,双膝着地并拢与头同在一线,上身(腰以上)直立,足尖立起,臀着于足踵之上,袖手或手臂自然垂放于身体两膝上,目视前方;

4、坐容(包括经坐):上身(腰以上)直立,袖手或手臂自然垂放于身体两膝上,目视前方,如为经坐,则足背平放于地,臀坐于脚后跟上;

二、揖礼,女子福礼,欠身礼,茶礼。

(一)男子揖礼:

1、 长揖:肃立,俯身,拱手高举(高过眉心),自上而下移至最低,俯身90度,是谓“长揖至地”。

【特别说明】朱子深衣袖口宽大,拱手时,一般不会露出双手。为了让诸君看到左手包右手的姿态,故本图故意将双手露出。以后图片,则不再作此说明。

2、 天揖(揖礼手位于高者,标准揖礼):正式礼仪场合,如祭礼、冠礼等行此礼,对尊长及同族中人行此礼。

身体肃立,双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推手时,微向上举高齐额,俯身约60度,起身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3、 时揖(揖礼手位于平者,又叫:拱手,推手,抱拳):同辈日常见面,辞别礼,汉服或便装均可。

身体肃立,双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下,从胸前向外平推,俯身约30度,起身,同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4、 土揖(揖礼手位于下者,又叫:下手):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

身体肃立,双手合抱,左手在上,手心向内,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起身,同时自然垂手或袖手。

汉服有哪些形制?第七届西塘汉服文化周活动内容介绍!

汉服有哪些形制?第七届西塘汉服文化周活动内容介绍!我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熟悉西塘汉服文化周的人都知道,在每年的活动第一天,都会有不同的方阵表演,这些方阵按照不同时期的服饰,或者不同种类的服饰划分,几乎包含了汉服的各种形制,展现了古代不同时期的人的服饰文化,不过,如果不告诉你的话,你是否能单凭图片就辨认出这些方阵的同袍们,穿的都是什么时期,或者什么形制的汉服呢?

今天的西塘古镇景区,锣鼓喧天、广袖飘飘、衣袂摇摇。身着汉服的女子翩跹而过,身着汉服的小伙策马驰骋,身着汉服的孩童欢快奔跑,好一幅古镇秋景美图。

10月26日,一年一度的汉服文化周盛事如期而至,全世界的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再一次共赴盛宴,相聚西塘。

朝代嘉年华大气磅礴

二十几年如一日的汉服爱好者希望女儿传承

英俊威武的标兵是本次朝代嘉年华的先锋精英,他们浩浩荡荡,威风凛凛。紧随其后的,是整齐划一的马队,气贯长虹,大气磅礴,瞬间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金戈铁马的历史长河中。本届汉服文化周的首仪仗参考了著名的《出警入跸图》,仿佛能上九天揽月。

周方阵,有朋远来,以礼相迎!第二个方针是周代方阵,展示的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吴国的伍子胥。伍子胥开凿西塘之水,奠基了古镇之缘,堪为西塘古镇的历史名人之首。孔子的学童们紧随其后,尽显儒家风范。汉方阵,云卷苍穹,烈烈汉风,展示的是汉代著名的外交人物张骞。随行展示的汉混服则带大家领略了中国婚礼服饰的起始风范。

快看,身着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传统服饰的方阵也迈着整齐的步伐缓步而来,肃穆壮观,汪洋自恣;各朝代历史人物方阵也随之一一展现,文人之儒雅、武将之雄风,都令人眼前一亮。

此外,铠甲方阵、亲子方阵,民众方阵......各种新元素、新创想的朝代嘉年华活动,不仅仅为大家呈现出千年华夏传统民族服饰之美,更令大家感受到锦绣中华礼仪之邦的独特韵味。

三岁的陈思景第一次跟着妈妈来参加汉服文化周。思景的妈妈潘女士是福建人,目前在杭州工作。“我从高中开始就非常喜欢汉服,那时候没有汉服社,没有同袍,几个兴趣一致的朋友穿着汉服逛街;自从知道西塘有汉服节后,我连续来了好几年,今年带着孩子一起,就是希望她也可以像我一样爱上西塘,爱上汉服文化。”

随着对汉服的了解,潘女士已经从汉服爱好者“进化”到汉服生活者,正在慢慢努力成为汉服复兴者。”

射礼是内核 汉服是动力,两者缺一不可

创新让传统文化迸发出新活力

本端记者了解到,西塘汉服文化周自2013年成立起就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历届活动内容上,力求突破与创新,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融入当代流行时尚元素,让传统文化迸发出新活力。

本届汉服文化周从10月26日持续到10月29日。现场不仅有“朝代嘉年华”、“汉服好声音”、“小童星汉服 T 台秀”、“汉服文化周系列丛书签售会”、“水上传统婚礼”等活动,还有“汉服礼仪水上 T 台秀+河灯祈福”、“汉服相亲大会”、“第三届‘西塘杯’古诗词大赛”、“中国风漫画展”等互动环节。

其中,第五届西塘杯传统射箭邀请赛以及射礼、草船借箭等项目中,汇聚了前来参加汉服文化节的四方射艺高手,在充满英武之气的队列中,仿佛可以看到他们弓箭赛场上的出色表演。

“射礼和汉服的关系就是由表及里,射礼是内核,汉服是动力,两者缺一不可。”戏称自己专业“陪跑”汉服周五年的传统弓箭民间组织江东卫队队长周天宸今年已经是第六次参加汉服文化周活动。“传统射箭一般惯用右手,通常右手拉弦,左手持弓,也就是左手前,右手后。自古以来射箭的时候,都讲究‘左袒’,脱下左边的袖子,便于射箭时候的活动。汉服对人的要求,例如中正平和(汉服的中缝),应对自然(剪裁手法),和传统射箭是相同的。以汉服、射礼为代表的礼乐衣冠,就是一代代射士所捍卫的华夏文化之精华。”

周天宸告诉本端记者,射礼自周代就有,是周礼乐体系的一部分。孔子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我认为,射箭在古代是君子六艺,是重要的国防技能,是一个人身体素质、反应能力、学习能力的直观体现;射礼是礼仪教化的体现,射礼中无论胜者败者,乃至一箭一步,都必须按照周礼的流程来;射礼是射箭技术的传承,射礼的射程有70–90米,这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反曲弓的70米射程相差不远,这种距离没有相当的师承和长时间的练习根本做不到。”

由此可见,射箭(军事)可以称之为捍卫汉服文化的一种传承模式。

除了射礼,无论是大气华丽的朝代嘉年华、传统婚礼、庄严肃穆的祭祀礼和拜师礼,还是文墨书香的国学四艺和君子六艺,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与独特韵味的多元呈现,都全方面的展示着汉服的古典韵味以及传统礼仪,给汉服同袍以及四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一场关于汉服文化的饕餮盛宴。

传承中华传统“礼”与“艺”

让汉服走进生活

方文山曾不止一次说过,汉服文化周慢慢发展至今,传统文化的爱好者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壮大,年龄结构越来越宽泛,活动形式越来越多样。“我们希望更多人参与其中,感受汉服文化乃至传统文化的美丽。相较于往年,第七届西塘汉服文化周得到了更多传统文化爱好者的支持和好评,活动人数又创历史新高。为了在流行元素多元化的今天独树一帜,每一年都会做一些新的尝试,让文化周能够吸引更多的人,让更多人的认同并且喜爱汉服文化。”

可以看出,历经七年,西塘汉服文化周活动越发多元化,汉服文化的传播也从单一的服饰展示发展到今天多种方式的呈现。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汉服同袍加入到这场文化盛宴中,自发地成为汉服文化宣传的使者。

西塘旅游休闲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陆丰告诉在接受本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西塘有着汉服文化展示、继承和发扬广大的土壤,有着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建筑群;西塘有着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又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些元素完全符合人们对于汉服文化的想象和期待,符合汉服同袍们在这个环境氛围中进行文化礼仪的交流、传授与教育等活动,这些活动与古镇风景结合起来,又成为一幅美丽的新画卷。”

正如陆主任所说,西塘举办汉服文化周,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西塘古镇作为景区的品牌影响力,而是要通过西塘汉服文化周的举办,助推海内外华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回归,唤回文化灵魂和价值认同。

而今,漫步西塘古镇,共襄西塘汉服文化周之盛举,了解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底。穿在身上的“活文化”和那传承在血脉中的精神和风骨,等你来见证!

相关文章

汉服文化与礼仪活动,汉服礼仪活动方案

汉服文化与礼仪活动,汉服礼仪活动方案

汉服有哪些礼节 一、立容、行容、跪容、坐容。“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左传·定公十年》注疏。汉服和汉民族传统礼仪历来是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穿汉服,行汉礼,传承华夏文明,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