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服的汉服(剑道服是汉服吗)

hanfuguo4天前汉服美图1

本文目录一览:

道教龙门派穿的道袍是汉服还是马褂??

道教产生之初,道衣曾以氅(鹙鸟羽毛)拈绒,然后编织而成,称鹤氅。其制法早见于汉武帝时方士栾大穿着的

羽衣,无袖披用,展如鸟翼,取神仙飞升之意。南朝宋代陆修静定道服有披、褐两种。披即披风类衣物,如讲法师披于肩背的霞帔(绣云霞花纹的短披风,已于元代之后消失),褐即今所说的道袍。

传说在清政府的剃发易服中,有一条是儒从而道释不从,就是说普通百姓要随满族人的习俗剃发并着满族服饰,而和尚道士可以不变,依然穿明朝时的服饰,所以有人就认为现在的僧袍和道袍都是汉族服饰的延续,其实这种认识是有误区的。

满清官方从来没有过"十从十不从"之说,"儒从而道释不从"更是无从谈起,那些汉地僧人自是不用改易,他们早在五胡时代已经剃发易服了(五胡乱华以前,汉族政权禁止汉人剃度出家),并且佛教以袈裟、衲衣(又名"粪扫衣")为僧服,常服虽有海青、大褂这样的汉服,却并不被认为是僧服,而且汉服所承载的华夏文化(法天则地),对于僧服所传递的佛教文化(四大皆空),也没有任何服饰起源历史上的影响联系。但是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唯一带有鲜明汉民族特征的宗教,不仅保留了汉族发髻,以及衣裳之制,并且认为,玄门是华夏之教,道经曰遂古之初,太上立教,传道华夏,教我三皇五帝,法天则地,而制衣裳,使华夏之人服衣裳而明大道也,道教历代圣真皆是华夏之人,不背祖宗之教,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故必得华夏衣冠而服之,道教道士又名曰黄冠道士,意即身著黄帝衣冠的有道之士。因此,我们要了解道佛两教所存在的华夷之辨,岂能不问渊源而任意混为一谈,这其实就是对道教的民族属性及其发展历史的不尊重。道教法服源自中国衣冠,而佛教僧服源起印度,与华夏衣裳毫无关系,不能因为印度人民当年方便传教,披上一件汉衣,就能与道教一同划分成为汉族汉服的传承者,而这也是对佛教教义及其发展历史的不尊重。所以说,只有澄清佛道两家不同衣冠制度的始由,才是对道佛两教不同宗教信仰的尊重。

在明末山河破碎之际,道教作为汉衣冠的保留者,满清异族并没有放过之,下剃发易服令后,曾一度逼迫道士也需剃光头,否则还俗,还要烧毁宫观,后来龙门派的王常月祖师,为保护教众,延续道门,这才不得已穿上了混元巾、对襟马褂以表示接受满人的奴役,才延续了道教的教团组织和发服制度。直到今日,混元巾、对襟马褂这两种服饰,仍然穿着于国内外众多道人的身上。但是,虽说混元巾出现在清代,究其制度仍旧属于汉族道教的九巾之类,而对襟马褂作为清代以后道士的常服,则带有明显的满清遗风,犹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唐装"。然而,在道教戒律中规定,诵经法事不得穿这种马褂常服进入殿堂,必须穿着交领右衽的大褂,才符合道教道士要体现出的威仪气度,这种教规恰恰与佛教相反(和尚要穿著袈裟诵念作法),正好反映出两种宗教从服饰文化上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民族血缘,所以,不能因为道教有把异族服饰当做常服来穿,就把道士说成是满族服饰的延续者,这对于汉族道教来说,就是利用那一段民族屈辱历史所进行的污辱,等同于让中国人耳闻日本右翼大声宣耀曾经侵占奴役中国的历史。

近代沿袭的道衣主要有:

①大褂,即长衫。蓝色,袖长随身,袖宽1尺4寸。

②道袍。蓝色,采取传统袍的款式,且有内摆,袖长随身,袖宽2尺4寸或1尺8寸。

③戒衣。受戒时穿的衣服。黄色黑边,袖长随身,袖宽2尺4寸。

④对襟绣花洞衣。着道衣时下配灯笼裤,或穿其他裤加裹腿。

综上所述,道教服饰与佛教服饰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属性来源,中国道教是植根于汉民族的宗教,道士的道袍才是汉族服饰的真正延续。

古代汉服有什么特点

汉服,又称汉衣冠、华夏衣冠、汉装、华服,是古代汉族传统民族服饰。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古代汉服的特点,希望你喜欢。

古代汉服的特点

汉族服饰博大精深,“上溯炎黄,下至宋明,以汉族(先秦时则为华夏族)人民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明显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集合。”如此界定汉服—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主要基于三点性质的考虑:

第一:汉服的民族性,即汉服是汉民族的服饰。而中国古代胡人所穿的服装不能称为汉服。民族是个整体的概念,所以一个汉族人所穿的胡人的服装,也不能称其为汉族的传统服饰。

第二:汉服发展的传统性,而传统又必须分为两方面,即传承性与统一性。汉服的传承性表现在:汉服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黄帝时期,并一直保留风格传承而不断的发展演化。汉服的统一性表现在从黄帝时期到宋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在历时近五千年的时间跨度,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空间广度上,所有汉族人的服饰在其主流中拥有的共同特点。即以右衽、大袖、深衣为典型代表。

第三:汉服发展的 自然 性,即非外力强制下,汉人自觉自愿的情况下,通常不易被人们明显觉察到的自然的发展,这也是一般事物或 文化 发展的常规规律。而汉服发展的自然性,更是一个民族传统服装的传承性的基础,即某一事物或文化,在其自身正常的发展轨迹之下的正当发展演变的方向。其方向,可以通过一般的规律,向前追溯其源头,也可以向后预测其发展方向。

以此界定下,中国古代,除了清装外,只要是明末以前的汉人所穿的服装,不论样式、地域、融合、分化、发展,都可称为汉服,而现代古戏装,除清戏装以外,虽然与古代有所区别,是依照传统风格合理改制而来,所以严格来讲也不可以称为汉服。而汉服,用肉眼是很容易将其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包括满装、洋装、现代装)区分开的,现在这种汉服,又多被称为“古装(清装除外)”。清朝的服饰,向前追溯,来源于满族的服饰,向后观察,也非汉服传统。所以虽然是汉人所穿,但不符合汉族传统服饰的“传统性”要素,所以不能划入汉服范畴;而汉人所穿的服装,其源流主要是来自西方,“唐装”马褂、旗袍等主要源流来自满族的传统服装,所以不能称为:汉族的“传统服装”。即要分清,一个汉族人所穿的服装和汉民族整体的传统服装之间的区别。汉服是世界上 历史 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装,是华夏 礼仪 文化的必要组成,通过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舆服志千年不变。汉服的每一个特点都可以在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经史子集里找到依据。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黄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汉服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 美学 ,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锦绣中华、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古代汉服的服饰影响

汉服由于华夏儒家王道文化的传播而影响深远,周边民族、包括许多其他儒家文化圈(汉文化圈)国家通过效仿华夏礼仪制度借鉴了汉服的某些特征,用于吉凶宾军嘉五礼。此外,华夏宾礼也规定四夷之君必须穿本国服饰朝见中国天子,谓“蕃主服其国服”。汉唐藩属体制中,周边民族首领存在着定期朝见皇帝的所谓“朝集”制度。无论是外国君主及其使者或者臣子朝谒中国天子,接受官职,贡献方物,还是中国天子宴请外国君主,外国君主都要穿国服奉礼。国服制度促使了周边民族形成自己的民族服饰。比如,契丹太宗入晋,接触到中原衣冠制度,北归后,参照中原服制制定了本朝国服与汉服制度。历朝有《职贡图》描绘他国国使服饰。

鲜卑

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着汉服。495年1月13日(太和十八年十二月 初二 日)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主要内容有:

禁止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着汉服;禁止说鲜卑话,以汉语为唯一通行语言;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籍贯,死后葬在洛阳,不准归葬平城。

日本

和服在日本称为“着物”或者“吴服”,意为从中国的吴地(今江浙一带)传来的服装。在日本的奈良时代,也即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 国学 习中国的文化艺术、律令制度,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当时他们还模仿唐制颁布了《衣服令》、《养老令》模仿唐朝朝服制度用于即位礼、冠礼、婚礼等周礼仪式。元正天皇下令全日本改用右衽。

平安末期武家势力壮大,效仿公家装束制作礼服狩衣、常服水干。此外还有直垂、肩衣、裃。江户时代中期至后期,德川幕府崇尚儒学,开展了复礼复古的天宝“装束御再兴”运动,复兴公事主义,日本有职故实家开始对装束的考证,并且复兴了天皇黄袍的染色技术。德川家康的《禁中并公家诸法度》规定了天皇及诸臣的服制,主导复礼复古。德川纲吉还颁布了《服忌令》效仿中国的丧服制度。同时,日本也效仿中原士大夫考证汉服的方法,通过公事主义体系的明経道、纪伝道对儒家经典的考证以及有职故実家对于装束的继承,形成了日本特色的服制。光格天皇、孝皇甚至复原了冕服用于登基大典。

考证复原十二单的日本江户时代的《装束要领抄》承认:“厩户皇子始定冠位十二阶大宝以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异益。本邦通中华也始于汉,盛于唐世时。朝廷命贤臣因循于徃古之衣冠而折衷于汉唐之制,其好者沿焉不好者草焉而为。本邦之文物千岁不易之定式也。如宋景濂误曰:“千来犹效,汉衣冠元是”。本邦之古传也岂效汉唐之制而已乎。故夫圣世始为衣冠而美风俗,以正上下礼仪,人无礼仪则何为人?岂非当务之急乎?”

德川家康把小笠原流立为官学以来,通过藩校讲授使小笠原流礼法广泛传播。1632年《小笠原家礼书》出版。日本江户所采用的是受朱子家礼所影响的武家小笠原流礼法以及伊势流礼法,这是现代日本礼仪和现代和服的基础。清人亦认为日本衣裳同于汉制。1938~1939年《礼仪作法全集》9巻刊行,1941年日本文部省制定《礼法要项》,普及了小笠原礼法,包括服装、礼仪(冠婚葬祭)。《礼法要项》第九章规定了平民男子冬季礼服纹付羽织袴、夏季浴衣和女子礼服、访问服等。

朝鲜

唐代时期,新罗请求唐太宗赐汉衣冠,革除新罗服饰,以同于中国。李氏朝鲜中期之后朝服吸收了明朝服装式样,悉遵华制。特别是女服朝高腰襦裙发展,而官服、朝服、宫廷重要礼服亦一直保留汉服制度,并随汉服变化而变化,如唐朝时官员的乌纱幞头的后系带为下垂带样式,新罗官员幞头同为此样式,而明代之后改为展角样式,李朝也改为短展角;如李朝王后大礼服一直都为中国皇后翟衣样式。而现代朝服和汉服的主要不同之处:汉服一般是交领右衽,也有对襟的(V字领),而朝鲜服装的交领不明显,近似小v领;女服裙子束的特别高,而且下襬十分宽大、蓬松。

越南

越南古称交趾(中国称作安南),968年,丁部领(丁环)建立丁朝(大瞿越国),开始成为独立的封建王朝,两年后(970年)自称皇帝。在服饰上,尤其是宫廷礼服,皇帝、大臣的朝服,几乎就是中国汉族王朝宫廷礼服,皇帝、大臣朝服的翻版,试以越南末代皇帝保大所着之弁冠、兖服来看,与明朝宗藩服饰如出一辙,不过比之明朝皇帝,其造型显得小一号而已。以汉族帝王的正式礼服——冕旒兖服为例,明代皇帝的冕旒是十二旒的,越南是六旒的。满清占据中国之后的两百多年间,与中国南疆山水相连的越南,仍然完好的保存着明式衣冠,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在越南存留下来的许多珍贵照片和大量的历史资料可以明确的反映出这一点,如1898年驻云南府(今昆明)的法国领事方苏雅(1857.8.20—1935.7.4)所着龙袍的照片,被许多人误认为是古代皇帝的龙袍或者中国戏曲中的装束,实际上,方苏雅所着之服,乃是越南皇帝的朝服,从造型看,和明代宗藩、大臣的朝服一般无二。

古代汉服的主要形制

现代汉服在古代考据汉服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由于现代社会人人平等,古代的朝服、官服、平民服、奴隶服不提倡),有了现代汉服自己的特色。

(一)中衣

主要特点:百搭,搭配常服或礼服

细分:中衣、中裤、中裙、中单

(二)常服

主要特点:窄袖

场合:非特定重大 节日 或小节日如( 端午 节、 中秋 节)穿,平常穿的服饰

(三)礼服

主要特点:

(1)(隆重)三重衣广袖礼服:广袖的中衣、三件以上广袖上衣、单片裙

(2)(简洁) 琵琶 袖袄裙礼服:琵琶袖+马面裙

礼服主要有以下5种:

1、三重衣礼服:广袖的中衣、三件以上广袖上衣、单片裙

2、袄裙:琵琶袖+马面裙

3、结婚礼服(汉服婚礼):主要特色红色(汉制:红黑搭配,唐制:红男绿女,明制:红色)

4、祭祀礼服(玄端)

5、丧服(纯黑或纯白色)

(四)裋褐

主要特点:运动、家居穿的。一般是窄袖上衣搭+垮裤

(五)宗教服饰

主要有道教的道服、佛教的僧衣、巫教的巫女服等。

1、道服:道教的道士和道姑的服饰

2、僧衣:佛教的和尚和尼姑的服饰,衣色一般淡色单色

3、巫女服:巫教的巫女和神汉所穿

【按款式分】

(一)襦裙

特点:裙衣分体,可搭系带,

1、高腰襦裙 基本特点:高腰

2、交领襦裙基本特点:上衣交领

3、对襟襦裙基本特点:上衣对襟

4、齐胸襦裙基本特点:上衣齐胸

5、袄制襦裙(袄裙) 基本特点:上衣交领、琵琶袖6、中腰襦裙基本特点:中腰

7、半臂襦裙 基本特点:上衣半臂

(二) 深衣

深衣特点:裙衣一体,可搭腰带、

1、直裾深衣

2、曲裾深衣

3、直缀深衣

4、圆领袍衫

(三)外搭

1、大袖衫

2、斗篷

3、半臂

4、比甲

5、褙子

鞋簪配饰

(四)内衣

中衣、中裙、中裤

汉服的主要礼服有哪5种

汉服礼服主要有以下5种:

1、三重衣礼服 : 广袖的中衣、三件以上广袖上衣、单片裙。

2、袄裙 : 琵琶袖+马面裙袒领锦半臂裙。

3、结婚礼服(汉服婚礼) : 主要特色红色(汉制:红黑搭配,唐制:红男绿女,明制:红色)。

4、祭祀礼服(玄端)。

5、丧服(纯黑或纯白色)。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

扩展资料: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 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  ;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   。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 ,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服

汉服和道服有什么区别?

这个还真难说,因为道教也是汉代形成的,所以用汉服也是正常的,但是多少也有差别,不过很细微,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摆,以及摆做法、位置。道袍是有下摆的,是暗摆,通常都缝制在后襟上。而直裰没有下摆,一般有开叉。当然,只看外观的,是很难看出二者的区别的。

道教与汉服之间,有着什么不解之缘?

众所周知,日本文化多源自中国,尤其是隋唐时期,中日交往日益频繁,无数遣隋或遣唐使涌人中国,使得大量的隋唐文化传人了日本。

在传人日本的文化中,就包括道教这一中国特有的宗教派别。道教的传人对曰本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是与日本皇室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情况在飞鸟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对道家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天皇本是道教的神学用语,但在日本,这一神学用语却摇身一变成了统治者的称号,这不能不说是受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在日本历史上,第一位有明确记载的天皇是天武天皇。天皇这一称号是否始于天武天皇暂且不论,也不难看出日本皇室与中国道教的密切关系。首先,天武天皇本人是一位虔诚的道教徒,且精通道术;其次,他将“真人”冠于八姓之首,并限定只授予皇室一族;此外,他去世后,获得的谥号是“天停中原瀛真人”。

只此三件,便可说明日本皇室与中国道教确实有着不解之缘。直到今天,在日本的皇室典礼上,也仍然留有道教文化的痕迹,可见道教文化对日本皇室的影响之深。道教的内容是一门科学,而不是充斥着江湖法术、算卦的江湖组织!

是中华汉民族的传统服饰,相传为黄帝所创。据说黄帝见九天神仙所着衣裳,便效法仙人以演华夏衣冠。道教道袍,则是指道教徒平日所着的服饰,而道教徒举行传统的科仪斋醮所着的法袍也被归如道教道服的概念之中。

道教道服在以前几乎是完全和汉服一样。《三洞法服科戒文》记载:一者初入道门,平冠黄帔;二者正一,芙蓉玄冠,黄裙绛褐;三者道德,黄褐玄巾;四者洞神,玄冠青褐;五者洞玄,黄褐玄冠。皆黄裙对之,冠象莲花。

道教服饰属不属于汉服?

道.教服饰,指道.教.徒的衣着穿戴,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又称“法服”、“道服”、“道装”等。道.教服饰是华夏民.族(汉.族)的传统服装,社.会服饰随着时代发展屡有更异,道.教内部则大体不变。《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说:“古者衣冠,皆黄帝之时衣冠也。自后赵武灵王改为胡服,而中.国稍有变者,至隋炀帝东巡便为畋猎,尽为胡服。独道.士之衣冠尚存,故曰有黄冠之称。”

早期道.教服饰,并无严整规范,自南朝陆修静之后,开始形成制.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四说:“修静立道.士衣服之号,月破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于此著矣,”说明道.教服饰自陆修静起有了定制。《太平御览》卷六十五引《传授经》说:陆先生“对上下接,谓之俯仰之格,披、褐二服也。”披,即披肩,又作“帔”。褐,《玉篇》作“袍”解。此后,道.教服饰便逐渐定型。

《三洞法服科戒文》规定:“一者初入道.门,平冠、黄帔。二者正一,芙蓉玄冠、黄裙、绛褐。三者道.德,黄褐、玄巾。四者洞神,玄冠、青褐。五者洞玄,黄褐、玄冠,皆黄裙对之。冠象莲花,或四面两叶,褐用三丈六尺,身长三尺六寸,女子二丈四尺,身长二尺四寸,袖领带,就令取足,作三十二条,帔用二丈四尺,二十四条,男女同法。六者洞真,褐帔用紫纱三十六尺,长短如洞玄法,以青为里,袖领带,皆就取足,表二十五条,里一十四条,合三十九条,飞青华裙,莲花宝冠,或四面三叶,谓之元始冠,女子褐用二丈四尺,长二尺四寸身,二十三.条,两袖十六条,合三十九条,作青纱之裙,戴飞云凤炁之冠。七者三洞讲.法.师,如上清衣服,上加九色,若五色云霞,山水袖帔,元始宝冠。皆环佩执板,师子文履,谓之法服。”将道.士服饰分为初入道.门、正一、道.德、洞神、洞玄、洞真、三洞讲.法.师七种品第,并以不同的巾、冠、褐、裙、帔等加以区别。

《初真戒·三衣格》对全真派受戒道.士的服饰作有具体规定:“领受初真十戒、三戒、五戒、八戒、九真妙戒者,身著初真信衣,计二百四十条、三台十褶、云带二拽、净巾芒鞋,行千二百善,持《清静经》、《大通经》、《洞古经》,得真人戒果。行持具足,当受中极净戒,或持身戒、或智慧戒、或观身戒、或妙林戒,俱著轻尘净衣,或用浅蓝单布为之,或用纯帛为之,亦三台云带、净巾芒鞋,行二千四百善,持《玉帝大.法》,得地仙戒果。行持具足,当受天仙大德妙戒,行一百八十细行密戒,或三百大戒,行三千六百善,参《道.德真.经》,身著天仙霞衣,领用直开,袖不合缝,霞带云边,戴五岳真形冠,著五云轻履,行持俱足,得天仙戒果。”

道.教对其服饰相当慎重,无论全真派和正一派都是如此。比如《三洞法服科戒文》就说了四十六条关于法服的规戒,《初真戒》亦有四十六条关于戒衣的戒.律。 道.士服饰,古无定制。大约从南朝宋陆修静起,始据古代衣冠之制,结合宗.教需要,定为制.度。《陆先生道.门科略》曰:此前,道.士也有法服,“旧法服单衣袷帻,箓生袴褶,所以受治之信,男赉单衣墨帻,女则绀衣”。现在则改以巾褐裙帔为道.士之法服, “巾褐及帔,出自上道(盖指上清法——引者注),礼拜着褐,诵经着帔。……夫巾褐裙帔,制.作长短,条缝多少,各有准式,故谓之法服”。

此后,逐渐增修,至南北朝末,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服饰制.度。即按道.士入道年限及学道之深浅,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道.士的衣服、冠巾、靴履,应该使用什么布料、应采的颜色、应取的样式等,作出具体的规定。每个等级的道.士皆须按此着装,不得混淆。据南北朝所出之《传授经戒仪注诀》载,道.士服饰有:“葛巾、单衣、被(帔)、履、手板。”

据时间大体相同之《洞真太上太霄琅书》载,则有:“葛巾、葛单衣、布褐、布裙、葛帔、竹手板、草履。”

参照同时期的其他道书,其服饰不外法服、冠巾、靴履三大项。此三项的形制、颜色及制.作方法,略如下述:

法服

南朝宋时所出之《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上《制法服品》曰:“内外法服,须有条准。若始得出家,未渐内箓,上衣仙褐法帔,皆应著条数。……若受神咒五千文,皆合着二十四条,通二十四气;若年二十五已上,受洞神灵宝大洞者,上衣仙褐合著三十二条,以法三十二天天中之尊,法帔二十八条,以法二十八宿宿中之神。亦听二十四条。随道.学之身,过膝一尺。皆以中.央黄.色为正。若行上法,听著紫。年法小,为下座者,勿著紫。若中衣法衫、筒袖、广袖,并以黄及余浅净九色为之。皆大领两向交下,揜心已上覆内.衣六寸。若内.衣、法裙,听以余浅深色为之,……皆垂及踝。若女冠具上法者,听以轻紫纱为褐,若裙必用深黄,不得辄用余浅色。其上、中、下之衣,不可计缘之内外,皆大幅帖缘为之。”

《洞玄真一自然经诀》规定灵宝道.士所穿之法服为:“褐皆长三尺六寸,三十二条。若鹿皮巾褐至佳,皮褐无条数也,黄裳对之。”

《洞真四极明科》规定上清道.士之法服为:“帔令广四尺九寸,以应四时之数;长五尺五寸,以法天地之气。表里一法,表当令二十四缝,里令一十五条,内外三十九条,以应三十九帝真之位。……凡女子学上清,……当冠元君之服,用紫纱作褐,令用二丈四尺,身袖长促(《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九引此文‘促’作‘短’,是——引者注),就令取足,当使两袖作十六条,身二十二条(当为二十三.条——引者注)。又作青纱之裙,令用四十五尺,作八幅,幅长四尺九寸,余作攀腰,分八幅(《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九作‘分幅’——引者注)作三十二条,此则飞青之裙元君之服也。”

由上可见,道.士法服的基本形制为:上著褐,下著裙(裳),外罩帔。此实为沿袭古代上衣下裳之制。同时,在褐、帔等之制.作上,又采取条块剪裁与缝制的方法。上云“二十四条”、“三十二条”之“条数”,即指衣料被剪裁之条块(幅)数,亦即将此条块加以缝合而成衣的“条缝”数。此法亦源于古制。《礼记·深衣》即规定“深衣”须裁剪成十二幅后加以缝合,谓:“制十有二幅,以应十二月。”

另外,“长裙大袖”是道.教法服的一大特点,其道袍、戒衣等,袖口宽一尺八寸,或二尺四寸,故旧时有民谣云:“二可怪,两只衣袖像口袋。”

冠巾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上《巾冠品》云:“若道.士,若女冠,平常修.道,戴二仪巾。巾有两角,以法二仪;若行法事,升三箓众斋之坛者,戴元始、远游之冠。亦有轻葛巾之上法,元始所服,……亦谓玄冠。”梁或隋代所出之《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三引南北朝所出之《科》书曰:“道.士、女冠,皆有冠、帻,名有多种,形制各殊,……并用谷皮笋箨或乌纱纯漆,依其本制,皆不得鹿皮及珠玉采饰。”

大体说来,平时戴巾、帻,作法事时戴冠,而巾冠之名称、式样则有多种。

大体与清代同,其名目如《清规玄妙》所载。平时,“道.士一般著白布袜、云履或青鞋。”

靴履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三引南北朝所出之《科》书曰:“道.士、女冠履制皆圆头,或二仪像,以皮、布、絁、绢装饰,黄黑其色,皆不得罗绮锦绣。……其袜并须纯素,絁、布、绢为之。其靴圆头阔底,鞋唯麻而已。自外皆不得著。”

又云:“《科》曰:凡道.士、女冠,履、屦,或用草,或以木,或纯漆布、帛、絁、绢。”《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洞玄太极隐注经》又规定灵宝道.士著草履。

以上布鞋、草履盖为平时所穿,高功.法.师作法事时,则穿靴或舄(复底靴)。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五《法服图仪》,还将各阶道.士之不同著装绘制成图,并逐一作了解释:正一法.师,玄冠、黄裙、绛褐、绛帔二十四条;高玄法.师,玄冠、黄裙、黄褐、黄帔二十八条;洞神法.师,玄冠、黄裙、青褐、黄帔三十二条;洞玄法.师,芙蓉冠、黄褐、黄裙、紫帔三十二条;洞真.法.师,元始冠、青裙、紫褐、紫帔青裹,表二十四条,里十五条;大洞法.师,元始冠、黄裙、紫褐加上清法,五色云霞帔;三洞讲.法.师,元始冠、黄褐、绛裙、九色离罗帔。又云:“女冠法服、衣褐,并同道.士,唯冠异制,法用玄纱,前后左右皆三叶。”

以上就是南北朝时期形成的道.士服饰在用料、颜色、形制及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制.度的大概情形。道.教十分珍视自己的服饰,称其传自黄帝或老君,要道.士依制穿著,以有别于普通百.姓。南北朝所出的一些道书中,还借服饰名称解释的机会,赋予以宗.教道.德意义,用以勉励道.士修.道立德。《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四《法服诀第八》云:“法服者何也?伏也,福也,伏以正理,致延福祥。济度身神,故谓为服。”

“夫冕者,勉也,勉励立德,免诸尘灾。冠者观也,德美可观,物所瞻睹。巾者洁也,敛束洁净,通神明也。帽者焘(通帱,意谓覆盖——引者注)也,覆焘身首如云雾也。……龙衣华服,明德所堪,单衣通著,本是深衣。衣此深衣,学以正心,心得深理,终入道源。……褐者遏也,遏恶扬善。帔者披也,披道化物。裙者归也,万福所归。一名曰裳,裳者常也,虑迷夫道,常存得常。女子袿?,道继真?,以防诸恶,义与褐同。……履者何也?理也,非礼不动,非礼不行,行则善理,唯礼是从,从礼得理,入道成真。舄者释也,解除滞踪。准此而思,触长无惑矣。”

为了使道.士珍惜道服,道.教还制定了一套道.士入道时授受道服的仪式。此制不知始于何时,现见载于北宋贾善翔所作《太上出家传度仪》中。据该书载,仪式开始,由保举师引入道弟.子先拜三清大道,次拜度师,礼皇帝,谢先祖,辞父母,辞亲友,然后.进入授衣正仪。略谓:“次保举师与脱俗衣,先着履。度师赞云:汝先足蹑双履,永离六尘。……愿汝一心奉道,履践灵坛,凡所行游,不步凶.恶之地,常登法.会,径陟仙阶……次系裙。度师赞云:裙者群也,以群统为意,群于道友,统以清净。又谓之裳。盖在上为衣,在下为裳,以表守谦下为常行之法则。能如是者,灾害不生,诸圣佑护。……次着云袖。度师赞云:轻剪黄.云,裁成法服,上以衬霜罗之帔,下以统飞霄之裙,为中道之衣,不可须臾离体。……次披道服。度师赞云:道服者,乃天尊老君之法服也,真圣护持,人天赞仰。……行住坐卧,常须护持。……次顶簪冠。度师持于手中赞云:汝顶是冠,冠者冠也,一身之上,最处崇高,总括众发,斗星灿烂,岳势巍峨,像列真之朝元。……”

道.士入道,须举行仪式授以道服,实为道.教服饰制.度之又一内容。再次,南北朝时期还对法服的使用、存放等作出种种规定。《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上《敬法服品》曰:“若道.士,若女冠,上衣褐帔,最当尊重。……一者,未著之前,函箱盛之,安高净处;二者,既著之后,坐起常须护净;三者,暂解之时,勿与俗衣同处;四者,虽同学同契之人,亦不许交换;五者,不得乞借俗人非法服用,直至破敝,皆须护净焚弃。”

这也是道.教服饰制.度之又一内容。道.教十分重视自己的传统,凡是已经形成的信.仰、制.度,总是长期坚守不渝。其服饰制.度就是如此。据唐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北宋刘若拙《三洞修.道仪》等所载,唐、宋的道.教服饰,即据南北朝所定之制.度。《三洞修.道仪》所规定的各阶道.士之法服、冠、履,与《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所定者大同小异。今人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九章“宋代服饰”中叙及宋代道.士服饰,曰:“道.士的服饰有法衣、褐、被和常服的道袍、大衫。法衣是法.师执行拜表、戒期、斋坛时穿的,指的如全真派中的霞衣、净衣、信衣、鹤氅(又名羽衣)等,以及正一派中的行衣、罡衣、混元衣、班衣、忏衣之类。其中法衣、鹤氅等,一般以直领对襟为多。常服即是道袍,所着的大小褂衣,或名大小衫,这是平常穿的,大多是用交领斜襟的。这种外衣和内.衣,大致同一般人相似。”又云:“道.家的服色有褐、青和绯,是指法服而言。自唐开始赐李泌紫色之后,宋代也有赐林灵素以紫服的。”“道.家著衣,是先穿道袍之类,然后在道袍之外束以环裙,即下裳,再把鹤氅、罡衣等加罩在外面”。宋时道.士所戴之冠,“同一般人戴者相似,如黄冠、金冠、芙蓉冠、五岳灵形图冠、二仪冠等。……道.家平时穿履,法事时穿舄,舄、履用朱色”。“至于女道.士的冠服,大体也同男者相似,也是束发戴冠巾而衣道服”。

该书作者经此考察后认为,道.教冠服“不同于僧侣们源于天竺的佛教的服饰,而道服是源出于本土的服饰。所以《学斋占毕》载:‘然冠、履两事,反使今之道流得窃其所以,坚持不变。凡闲居则以巾覆冠,及谒见士大夫并行科开章,则簪冠而彻巾穿舄,是三代之制,尚于羽士见之。’这就是说,我.国早期的服式(饰)制.度,在道.家者流还保持着遗制,也就是说,宋时道.士还保持着古人上衣下裳的簪冠的形制。”

元代后期,道.教诸派合并而为全真、正一两大派,此后,两派的着装大同小异,皆大体沿袭古制。今人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第一三○节,据永乐宫纯阳殿元代壁画择取五道童服饰加以研究,认为:“五道童衣着近似一般宋、明道童式样,青绿绢衣,长才过膝,用丝绦系腰,衣左衽交领加沿,和宋代‘道服’小有同异。”LC并称:“据元明间通俗读物《碎金》记载,道服中即有星冠、交泰冠、三山帽、华阳帽、漉酒巾、接篱巾等等名目,必然具备不同式样。又元明读书人戴的纯阳巾,也和道.家传说吕洞宾有关系。”又据《绿云亭杂言》称,明太祖初有天下,一夕至神乐观,见一道.士于灯下结纲巾,后即下旨将此纲巾推行天下,从而使道.教服饰“影响到明代巾裹制.度。”

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所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曾记明代道.教冠服制.度,其所记上清法服、女真衣等,即南朝所出《洞真四极明科》所规定的上清道.士服制;所记道袍、鹤氅及雷巾、纲巾、靴、履之形制,亦与古制大同。

可见至明代,道.教服饰仍无多大变化。至清代,全真龙门派道.士闵一得在《清规玄妙》中,记载了清代全真派的服饰,曰:“全真所戴之巾有九式:一曰唐巾,二曰冲和,三曰浩然,四曰逍遥,五曰紫.阳,六曰一字,七曰纶巾,八曰三教,九曰九阳。所谓唐巾者,唯唐朝吕纯阳祖师之派裔可戴。其或老者戴冲和,少者戴逍遥,或冷时用幅巾,雪夜用浩然,平时用紫.阳、一字,各从其宜。上等有道之士,曾受初真戒者,方可戴纶巾、偃月冠;中极戒者,三教巾、三台冠;天仙戒者,冲虚巾、五岳冠。巾皆用元色布缎所置。盖元为天,头圆象天;天一生水,水色属元,元机于道,以元色顶于首,尊道也。”

又称:“凡全真服式,唯青为主。青为东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为青龙生旺之气,是为东华帝君之后脉,有木青泰之喻言,隐藏全真性命双.修之义也。朝参公服,顶黄冠,戴玄巾,服青袍,系黄绦,外穿鹤氅,足缠白袜,脚纳云霞朱履,取五.行俱备之故耳。若宗、律两师,加中单礼足,方谓合式。”

现代道.士之服饰,“约有六种:

(1)大褂。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

(2)得罗(俗称道袍——引者注)。袖宽一尺八寸,长随身,大礼服。以上衣服均蓝色。

(3)戒衣。袖宽二尺四寸,袖长随身,受戒用,黄.色。

(4)法服。方丈大典用,紫色。

(5)花衣。出外念经用,杂色。

标签: 道服的汉服

相关文章

道服的汉服(道服是汉服吗)

道服的汉服(道服是汉服吗)

本文目录一览: 1、道教服饰属不属于汉服? 2、《长安十二时辰》易烊千玺这套道服,对于影视界有里程碑的意义 3、道袍颜色的七大等级 4、古代汉服有什么特点 道教服饰属不属于汉服? 道.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