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服装(大汉服饰女装图片)

hanfuguo2天前古风兰韵1

本文目录一览:

汉朝服装有什么特点?

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

男服服饰

礼服:汉朝的祭祀礼服,承袭了秦代的废除「六冕」,以一种冕服为祭天地明堂之礼服的办法。

冕冠服:为最尊贵的祭祀礼服,是天子及三公诸侯、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时穿着。

长冠服:为夫子和执事百官,用在祭宗庙及各种小祀,如五岳、四渎、山川、社稷等典礼穿者。

委貌冠服:相当于周代的冠弁服。为公卿诸侯大夫行大射礼于辟雍的时候穿着。

冠:冠是服饰的一部分。《释名.释器》云:“冠,贯也,可以韬发也。”第一种长冠。所谓“长冠”,本作刘氏冠,乃刘邦徽时所制,材料用竹皮,仿楚冠制成。《后汉书.舆服志》:“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 ...民谓之鹊尾冠,非也。祀宗庙诸祀则冠之... ...此冠高祖所造,故以为祭服,尊敬之至也。”至汉八年(前199年)刘邦下令:“爵非公乘以上。毋的冠刘氏冠。”即有军功爵八级以上的人才有资格戴刘氏冠,一般人是不允许戴了。这种冠的主要特点是头顶冠上有向后上方伸出的似鹊尾的长板,所以杜佑在《通典》中又云:“后人谓之鹊尾冠也”。第二种爵弁。《后汉书.舆服志》云:“爵弁,一名冕。广八寸,长尺二寸,如爵形,前小后大,缯其上似爵头色,又收持笄,所谓夏收殷朂者也。”所以爵弁似不为楚冠,可能是效法中原服饰之结果。这种冠的特点除冠的两侧各有缨,交结后有緌外,其形制为一端高一端低,恰如爵形。另外,1973年在长沙子弹库1号墓中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中的男子头戴一高冠,是切云冠。冠盖住发髻,两侧各有一缨于颔下交结留緌,冠顶上伸出一曲状物。这种冠在中原地区出土文物中所未见。这种冠的制形为高5寸,“以纚为展甬,铁柱卷”。

皮弁冠服:此种冠服为大射礼时,执事者穿着,衣裳为缁麻衣,皂领袖、素裳。

朝服:自秦开始以袍作为朝服,汉代从皇帝至贱更小吏亦以袍作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过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称。汉代的朝服,服色是随着五时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衬以告缘领袖的中衣。

女服服饰

汉代横跨两朝四百年,女装款式丰富,从现有文物来看,最流行的式样有如下款式:

庙服:相当于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礼服中,地位最尊贵的一种。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庙服,皇后之谒庙服,其服色是皂下。

蚕服:相当于周代约鞠衣。每年三月,皇后帅领公卿诸侯夫人亲蚕礼时穿着。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蚕衣为朝服。

古罗马服饰与大汉服饰的异同?

古罗马服饰与大汉服饰相同点:都有外袍。都很宽大。都有身份等级区分。

汉代冕服,是礼服。中国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自汉代以来历代沿袭,亦是汉服的一大种类。代表了汉文化的信仰和习俗。

冕服主要由冠(冕冠)、上衣(玄色,即黑色)、下裳(一般为红色或黄色)、舄(或靴——明制)等主体部分及蔽膝、绶、佩等其他配件相构成。

从高到低分为六种等级,主要以冕冠上“旒”的数量、长度与衣、裳上装饰的“章纹”种 类、个数等内容相区别,但都是黑色上衣配红色下裳,即所谓的玄衣纁裳。

古罗马托加袍也是一种外袍。普通人穿白色托嘎, 官员、神职人员及上层社会十六岁以上的人穿带有紫色镶边的托加袍,绣金紫袍则是官员将军的礼服,也是帝王的传统服装。

它由一大块白色的羊毛织物做成,厚重又肥大,遮盖着从肩膀到脚的这部分身体。

在初期,托加呈八角形,半截身,男女及儿童都可穿。

到共和时期,托加成为只有男子才可以穿的衣服,形状接近圆形;

到帝国初期,托加变成长达 6 米,宽 2 米的椭圆形,并被作为一种礼服;

到帝国末期,托加窄小得已经失去了原来宽大的外观;

到拜占庭帝国时期,托加变成了一条宽 15 至 20 厘米的长长的带状物;

公元 7至 8 世纪消失。

汉武帝时期文官的衣服叫什么

大汉天朝的服装样式及特点

春秋时期各国衣冠服饰面目不一的状况,在秦汉时期有了改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国后,为巩固统一,相继建立了各项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常服通天冠,废周代六冕之制,只着“玄衣纁裳”,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绶。不过,由于秦始皇当政时间短,服饰制度仅属初创,尚不及详尽完备,只在服装旗帜的颜色上做了统一。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就应该是水德,色尚黑,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之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

而完整的服饰制度则在汉朝得到了确立。汉取代秦朝(公元前206年)之后,对秦朝的各项制度多所承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汉初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地主阶级统治地位业已巩固,追求奢靡生活的欲望日益强烈;加上与邻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交流的增强(如以丝绸为主的贸易商队曾两次出使西域),以及国内各民族间来往的加多,汉代的服饰也更为丰富多彩起来。到了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揉合秦制与三代古制,重新制定了祭祀服制与朝服制度,冕冠、衣裳、鞋履、佩绶等各有严格的等级差别,从此汉代服制得到了确立。

在汉代初年,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旧有服制,即用“袀玄,长冠”。汉书《王莽传》中记载“时莽绀袀服,紫玺绶”。意思是说,王莽时着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装印的装饰物。当时的长冠是指汉高祖采用楚制之冠,名为刘氏冠或长冠,后汉书《舆服志》中说‘此冠高祖所造,故以为祭服”,定为祭祀大典上通用的冠服。一般官员还要穿禅衣,又名“祗服”。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制”。其特点是蝉冠、朱衣、方心、田领、玉照、朱履。所服总称“禅衣”。禅衣是单层的外衣,汉书《汇充传》中说“充衣纱觳禅衣”。朝服用黑色,做为祭服,限用红色镶边。从形式上官民服用无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以衣襟分类,可以划分两种:一为曲裾禅衣,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一为直裾禅衣,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此种禅衣又称“襜褕”。这种服式由于既长且宽男子服用较为普遍。汉文帝当政时,比较俭朴,自穿“弋绨(黑色丝织衣)革履”。百官在朝会时均着黑色禅衣。

一般朝服的服色均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色朝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朱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皇后的祭祀服,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皇后蚕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缥色(浅黄色)。

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的形式,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禅衣内有中衣、深衣,其形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区别在于内穿和外用。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而汉代妇女的礼服,以深衣为主。只是这时的深衣已与战国流行的款式有所不同。显著的特点是,衣襟绕转层数加多,衣服的下摆增大。

总体来看,汉代着衣有以下一些特点:着外衣时,由于领大且弯曲,有人称这种交垂的领型为“古者文领”;着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着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袖宽为一尺二寸;衫无袖;着裘毛朝外;腰带极为考究等。我们从一些出土文物中,常见到汉代陶俑,有女奴仆,也有男扫地夫和牧羊人。以长衣覆地不露足为多,服装宽大,袖子端立或双手摊开或作握物姿势,也有的微露双足。女人一般在头后挽髻,形象端庄持重,敦厚朴实。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汉代织绣技术相当高明,华美的纺织物成为西域诸国的最爱。刺绣在汉代是民间妇女普遍掌握的手工艺术,在服饰文化中不仅是装饰美化的手段,更是妇女们表达爱心和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生活用品如香囊、手套,甚至靴底、袜子上都能够发现。

衣长130厘米,通袖长236厘米,袖宽41厘米,袖口宽30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57厘米,领缘宽29厘米,摆缘宽38厘米。它的衣式形制有交领、右衽、胡袖、直裾,袖与下摆均镶大幅的宽缘。此件衣服有一大特点,就是有一个宽大的续衽,即衣襟(古代称“衽”)自腋下镶于下裾部位,直通与下摆平齐,好象是右衽的继续,故名“续衽”。这种续衽宽边直裾式深衣是西汉长沙地区流行的款式,但保持着以前的直裾形式,这在当时是为了与刚才介绍的“曲裾”形式相适应。它可以将宽大的衣襟覆包于身后,再用腰带束紧,在冬天能起到取暖的效果。

此件深衣的面料是透明的纱(一种有着方孔的轻薄平纹丝织品),其经纬丝的纤度为10.2旦,丝经非常纤细。由于它的经纬密度较接近,所以纱的质地较为密致。

这件衣服的色染工艺也非常杰出。衣料以绛红色为底色。这种绛红色是由茜草素经媒染后染成的,时至今日,这种红色仍艳丽无比。在绛红色的纱地上进行印花并加以彩绘,古人称为印花敷彩工艺。其所印刷的花纹为藤本植物的变形纹饰,是用朱红、粉白、银灰、金、棕灰、黑色等颜料,经过印花和彩绘相结合的工艺,制作了花、叶、蓓蕾和花苞,最后用粉白色勾绘云水纹和点,花地分明,华丽多姿。

该衣穿着时,里衽掩入左侧腋下,外衽折到右侧身旁,底摆呈喇叭状。双手平放,大的袖胡呈弧形下垂,衣纹显示出当今蝙蝠袖的外观。

历史长河几千年,汉服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呢?

汉服的起源

汉服不是单指某一件衣服,而是包括衣,冠,发式,面饰,鞋,饰物等共同组合的整体的服饰体系。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史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约5000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来又发明了养蚕和丝纺,人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黄帝时代冕冠出现,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夏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逐渐完备,并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先人的世界观和文化观。

历代汉服

汉服史并不等同于服饰史,因为并不是所有服饰都能称之汉服。华夏服饰虽然每朝每代都会受“改正朔、易服色”的衣冠服制影响,对民间流行款式产生一定作用,甚至每个朝代前、中、后期服饰特色也各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华夏服饰由《周礼》而定的衣冠文明,一直是以慎终追远为礼仪准则的,华夏礼仪服饰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保持了惊人的传承性。即便在汉服中断的时代,也有华夏赤子在顽强地进行兴灭继绝的文献典籍整理工作,期待汉服能够永继永续。以下关于汉服的发展采用《汉服》一书的阐述。

周代定制

夏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礼记·春官》中有:“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辨其名物,与其用事”,记载了不同仪式应穿不同服饰,并根据仪典的性质、季节等决定纹饰、色彩、质料的选用。深衣和上衣下裳是这个时期主要的服饰形制,它们对后世的服饰产生了极大影响,虽然历代裁制方式有别,但其形制延续了数千年,可谓意义深远。

秦汉因袭

这个时期,衣冠服饰经历了秦代不守旧制,不守周礼,到东汉重新定服制,尊重礼教的很重要的转变过程。“六王毕,四海一”,始皇嬴政把战国时期的各种制度加以统一,“兼收六国车旗服御”,创立了大一统的秦朝衣冠制度。陕西出土的兵马俑充分展示了秦时气势恢宏的袍服与戎装。

经济繁荣,政权稳固的大汉王朝,其华丽的衣饰充分显示了儒家思想及冠服制度在政治上的统治作用。而汉承秦制,把袍服亦作为国家礼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诸多实物为此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衣襟缠绕的深衣,飞腾婉转的如意云纹,织造精美的丝绸面料……展示了辉煌的大汉服饰文化风采。

魏晋融合

魏晋时期是南北民族大融合时期,使胡汉服饰交汇融合。与此同时,来自西域佛教及本土玄学的产生,亦启发着人的觉醒,人们开始抛却对外在浮华的追逐,转向追求内在的才情、性貌、品格、风神,生活方式不拘礼教。体现在服饰上,文人儒士追求“精神、格调、风貌”,有意仿古,宽衣博带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风格。在竹林七贤的画像中,我们能看到当时著名的七君子——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梳着随意的角髻,坦胸露怀,一副蔑视立法、豪放不羁、玄远高逸的形象。

大唐发展

唐代是中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同时也把传统服饰推向了鼎盛阶段。唐初的服装主要继承隋代风格,瘦衣窄袖、色彩沉稳。到了中唐以后,色彩开始趋向鲜艳大胆,一些饱和度很高的颜色,如翠绿、玫瑰红、宝蓝、石榴红等开始运用于衣饰中,与此同时,外来纹饰盛行,如忍冬纹、串花纹、宝相纹等。唐朝对待异族文化,采用兼收并蓄的策略,大唐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造就了雍容大度,百美竞呈的大唐服饰,从无数出土的唐俑、壁画中,我们看到了性感的唐代女子衣衫,看到了变化甚多的发式、妆容、难怪是人白居易写道:“时世妆,时世妆,出自京城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宋明传承

与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观念不同,宋代开国即轻视北方的契丹,女真,党项等少数民族,在服饰制度上,也恢复了汉族旧有传统,三令五申禁止百姓穿胡人服饰。受当时程朱理学的影响,服装一反唐朝浓艳鲜丽之色,追求质朴,淡雅的风格,服饰样式也趋于拘谨,保守,形成了独特的宋代“理性之美”。从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能看到宋时市镇的繁荣。画中五百多人,衣着不同,充分展示了北宋时期市井百姓的服饰:有梳髻的,戴幞头的,裹巾子的,顶席帽的,穿襕袍的,披褙子的,着短衫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听琴图》局部(北宋赵佶纵147.2厘米,横51.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废弃了元代的服饰制度,上采周汉,下取唐宋,恢复了汉族礼仪,并对服饰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确立了明代服饰基本风貌。“先王衣冠礼义之教混为夷狄,上下之间,波颓风靡”,对官员百姓服饰的态度从“士庶成辫发椎髻,深檐胡帽,衣服则为裤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甚者易其姓氏为胡名,习胡语。俗化既久,恬不知怪”,到“不得服两截胡衣,其辫发椎髻、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这种服式的制定,用朱元璋自己的话来说,可谓“斟酌损益,皆断自圣心”。洪武二十六年,服饰制度作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以后数百年内冠服制未曾有变,并且明代服装形制在此后的戏曲剧装、民间婚俗中得以继承。

汉服的断代

在汉服的辨析中,我们提到日本的和服以及韩国的韩服,都是受汉服影响的结果,亚洲各国的一些民族如越南、蒙古、不丹等服饰也借鉴了汉服特征。然而时至今日,在韩风与和风的熏吹下,不少汉人竟连自己的民族服饰都不认识,反将自家服饰误认为是和服、韩服。

汉服今天的尴尬地位,不明真相的群众或许会用汉服宽袍大袖、不适合近现代社会来解释。然而事实上汉服不是自然消失的,一段更重要的历史是其消失在现代人视野的根本原因。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在与南明的战争中,清朝统治者为了达到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满族发型和满族服装,禁止人们穿戴汉族服饰,史称“剃发易服”。当时孔子的后裔衍圣公孔闻,上书多尔衮,请求保存孔府家服饰,说:“先圣为典礼之宗……定礼之大莫过于冠服……惟臣家衣冠,三千年来未曾变易……”遭到多尔衮拒绝。满清统治者下令的全国剃发易服,引起汉人的愤怒、不满及武装抵抗,随后满清王朝进行武力血腥镇压与屠杀,汉服逐渐消亡。

……1683年,清军入台湾,灭郑成功余部,从此汉服从华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彻底消亡。时间转到近代,辛亥革命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之后,人们的思想趋于西化,在五四运动和文化运动中,一切传统的事物都遭到盲目打压,那时就连汉字都曾饱受抨击,大家纷纷改穿西装,汉服仍然没有得到恢复。汉服制度的大厦土崩瓦解,今天易于被大家接受的旗袍、长衫、马褂都是有满族服饰发展改良而来。

我们在这里提汉服消亡的那段历史是为了纠正一个比较普遍的误解,即认为汉服是自然消失的,甚至认为汉民族从来就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出现这种认识偏差并不奇怪,因为很多人并不了解汉服消亡的那段历史。历史已成为过去,但重提1645年的那段历史,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加以了解是必要的。

汉服是我国的传统衣裳,有哪些关于汉服的知识?

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民族自信心的上升,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华服节的设立,就是传统文化复兴的体现。衣裳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它是文化最好的载体,也是传统文化中的活化石。当历史变迁,沧海桑田,一切都俱往矣的时候,衣裳却向我们诉说着前人的情感和故事。

新中国在经济领域发展迅速,但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上,却需要加大力度,而华服节的设立,则正是一次努力,它在迎合当今“汉服热”的同时,也加强了人们对于传统服装的认识与了解,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当然,必须要说明的是,华服不等于汉服,华服日更不等同于汉服日。华服指的是中国传统民族服饰,它是以华夏(汉后又称汉族)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装饰体系。简而言之,你可以将华服称为国服,它包含汉服,且以汉服为核心,但它不只有汉服,其他少数民族服饰也属于华服。

不过,由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本就传承的较好,再加上汉服是华服的基础核心,因此当今中国复兴传统服饰运动以复兴汉服为主。如今,随着汉服运动的开展和汉服文化的流行,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衣着汉服出门,汉服的爱好者们也纷纷举办活动,交流汉服心得,发展汉服文化。然而,在汉服文化的复兴和推广过程当中,也出现许多问题和争议:什么是真正的汉服?怎样穿戴才符合规矩?新元素汉服到底能不能穿?

其实,出现这些问题是很正常的,汉服距今毕竟有很长一段历史了,想要复兴一种接近消亡的事物,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不论怎样,对于文明延续数千年从未断绝的中华民族来说,汉服都不应当在我们的手中彻底断绝消亡,毕竟,华夏民族之所以叫做华夏民族,与汉服有莫大的关系。

中国又称“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中华天朝重衣冠礼仪。《周易·系辞下》曰“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说明,华夏民族的衣裳是黄帝等人创立的,它体现着华夏文明的诞生与进步。到周朝时,华夏民族的服章被蕴含“礼”的含义,人们往往会直接用衣冠代指文明。《春秋左传正义》载:“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正是古代人们将华夏服饰视为文明的体现,中国才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称。

汉服的发展历程漫长而悠久,它起源于华夏服装,萌芽于黄帝上古至商周时期,正式出现在秦朝。秦始皇统一全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的服饰制度也被确立下来。汉代承继秦代的汉服制度和文化,东汉的蔡邕就在《独断》里记载道:“通天冠: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礼》无文。”

在汉代,汉服被赋予特殊地位,它是华夏民族的体现,是汉族区分于其他民族的独特存在,亦是大汉王朝文明和威仪的象征。汉服最早的正史记录见于《汉书》:“(龟兹公主)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檄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

汉代将“汉族”、“汉人”确定下来的同时,也正式确立了“汉服”这个称谓。在汉代以后,汉人统一将自己的服饰称为“汉服”,唐朝的史书里也常将唐人的衣服称作“汉服”。到宋元明时期,随着汉文化影响力的扩大,许多异族酋长也命族人穿上汉人衣裳,并将其称为“汉服”。直到现代,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呼唤,汉服才重新走向人们的视野,汉服文化也重新焕发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不过,在复兴汉服的时候,我们也得对汉服有基本的了解,至少得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汉服。严格意义上来讲,汉服不止包含汉族的传统服装,还包含一整套服饰系统,比如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都属于汉服衣冠整体系统。

古代的汉服皆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它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汉服的前后具有对称性,制作时,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若是前襟无衽,称为直领对襟衣,要是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称为斜领右衽衣。汉服不同部位都有各自的称谓,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即督脉、任脉,任脉右侧的称为右衽。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则称为祛。根据裾的不同长短,汉服分为襦、裋和深衣。

汉服具有交领右衽、褒衣广袖、系带隐扣等特点,当然,这也是规矩,一旦打破将不符合汉服的“礼制”。除此以外,古代的汉服在纹章布料、足衣首服、色彩配饰等领域也有着详细规定,内容十分繁琐,不同的朝代还会在细微处有所不同。

谁能告诉我汉朝的服装特点,文化?

大汉天朝的服装样式及特点

春秋时期各国衣冠服饰面目不一的状况,在秦汉时期有了改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国后,为巩固统一,相继建立了各项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常服通天冠,废周代六冕之制,只着“玄衣纁裳”,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绶。不过,由于秦始皇当政时间短,服饰制度仅属初创,尚不及详尽完备,只在服装旗帜的颜色上做了统一。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就应该是水德,色尚黑,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之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

而完整的服饰制度则在汉朝得到了确立。汉取代秦朝(公元前206年)之后,对秦朝的各项制度多所承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汉初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地主阶级统治地位业已巩固,追求奢靡生活的欲望日益强烈;加上与邻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交流的增强(如以丝绸为主的贸易商队曾两次出使西域),以及国内各民族间来往的加多,汉代的服饰也更为丰富多彩起来。到了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揉合秦制与三代古制,重新制定了祭祀服制与朝服制度,冕冠、衣裳、鞋履、佩绶等各有严格的等级差别,从此汉代服制得到了确立。

在汉代初年,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旧有服制,即用“袀玄,长冠”。汉书《王莽传》中记载“时莽绀袀服,紫玺绶”。意思是说,王莽时着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装印的装饰物。当时的长冠是指汉高祖采用楚制之冠,名为刘氏冠或长冠,后汉书《舆服志》中说‘此冠高祖所造,故以为祭服”,定为祭祀大典上通用的冠服。一般官员还要穿禅衣,又名“祗服”。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制”。其特点是蝉冠、朱衣、方心、田领、玉照、朱履。所服总称“禅衣”。禅衣是单层的外衣,汉书《汇充传》中说“充衣纱觳禅衣”。朝服用黑色,做为祭服,限用红色镶边。从形式上官民服用无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以衣襟分类,可以划分两种:一为曲裾禅衣,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一为直裾禅衣,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此种禅衣又称“襜褕”。这种服式由于既长且宽男子服用较为普遍。汉文帝当政时,比较俭朴,自穿“弋绨(黑色丝织衣)革履”。百官在朝会时均着黑色禅衣。

一般朝服的服色均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色朝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朱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皇后的祭祀服,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皇后蚕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缥色(浅黄色)。

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的形式,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禅衣内有中衣、深衣,其形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区别在于内穿和外用。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而汉代妇女的礼服,以深衣为主。只是这时的深衣已与战国流行的款式有所不同。显著的特点是,衣襟绕转层数加多,衣服的下摆增大。

总体来看,汉代着衣有以下一些特点:着外衣时,由于领大且弯曲,有人称这种交垂的领型为“古者文领”;着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着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袖宽为一尺二寸;衫无袖;着裘毛朝外;腰带极为考究等。我们从一些出土文物中,常见到汉代陶俑,有女奴仆,也有男扫地夫和牧羊人。以长衣覆地不露足为多,服装宽大,袖子端立或双手摊开或作握物姿势,也有的微露双足。女人一般在头后挽髻,形象端庄持重,敦厚朴实。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汉代织绣技术相当高明,华美的纺织物成为西域诸国的最爱。刺绣在汉代是民间妇女普遍掌握的手工艺术,在服饰文化中不仅是装饰美化的手段,更是妇女们表达爱心和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生活用品如香囊、手套,甚至靴底、袜子上都能够发现。

衣长130厘米,通袖长236厘米,袖宽41厘米,袖口宽30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57厘米,领缘宽29厘米,摆缘宽38厘米。它的衣式形制有交领、右衽、胡袖、直裾,袖与下摆均镶大幅的宽缘。此件衣服有一大特点,就是有一个宽大的续衽,即衣襟(古代称“衽”)自腋下镶于下裾部位,直通与下摆平齐,好象是右衽的继续,故名“续衽”。这种续衽宽边直裾式深衣是西汉长沙地区流行的款式,但保持着以前的直裾形式,这在当时是为了与刚才介绍的“曲裾”形式相适应。它可以将宽大的衣襟覆包于身后,再用腰带束紧,在冬天能起到取暖的效果。

此件深衣的面料是透明的纱(一种有着方孔的轻薄平纹丝织品),其经纬丝的纤度为10.2旦,丝经非常纤细。由于它的经纬密度较接近,所以纱的质地较为密致。

这件衣服的色染工艺也非常杰出。衣料以绛红色为底色。这种绛红色是由茜草素经媒染后染成的,时至今日,这种红色仍艳丽无比。在绛红色的纱地上进行印花并加以彩绘,古人称为印花敷彩工艺。其所印刷的花纹为藤本植物的变形纹饰,是用朱红、粉白、银灰、金、棕灰、黑色等颜料,经过印花和彩绘相结合的工艺,制作了花、叶、蓓蕾和花苞,最后用粉白色勾绘云水纹和点,花地分明,华丽多姿。

该衣穿着时,里衽掩入左侧腋下,外衽折到右侧身旁,底摆呈喇叭状。双手平放,大的袖胡呈弧形下垂,衣纹显示出当今蝙蝠袖的外观。

标签: 大汉服装

相关文章

大汉服装(大汉天子服饰)

大汉服装(大汉天子服饰)

本文目录一览: 1、谁能告诉我汉朝的服装特点,文化? 2、汉朝服装有什么特点? 3、历史长河几千年,汉服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呢? 4、汉族服饰和生活习惯 谁能告诉我汉朝的服装特点,文化? 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