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误区(对汉服的偏见)

hanfuguo18小时前古风兰韵1

本文目录一览:

很多人喜欢汉服但是不会去穿,是什么原因导致汉服难以流行?

对于这个问题啊,我们一直觉得有一个很大的误区,以为汉服是一个民族文化问题,所以题主才会从“美”的角度发出疑问,但事实上汉服问题不是一个民族文化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它的流行跟美不美没关系,因为美是文化问题。为什么说汉服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呢?

穿衣吃饭虽然只是一个生活问题,但真正的穿衣吃饭程度的那种“汉服”,也就是极尽简单的劳动人民的衣物,恐怕在今天不会有几个人真的觉得“美”,人们觉得“美”的那种汉服,无论汉唐明三种形制的,其实都是“衣冠制度”意义上的那种汉服,衣冠制度在中国古代,最基本的功能是“政治”的,是标识不同人群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的,是在制度设计上形成的一种辨别君臣上下、官民贵贱、士农工商的礼仪风俗,它得到政治制度的保证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文化风气,这才能流行开来,今天这种“制度保证”早在一百年前就不存在了,换句话说,汉服在今天已经没有了它产生和流行时的那种社会政治结构了,所以汉服不可能复兴,除非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发生重大转折。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上述的观点,今天我们的着装,除了特定行业如警察、军队等有制度保证而设计的“制服”以外,另外的人的穿衣全凭喜好,而且国家和社会也没有,当然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一种观念,通过外在的服饰区分身份地位,这不是现代社会的理念,所以也就不会有社会政治意义上的现代中国的“衣冠制度”。没有这种制度,汉服该怎么穿呢?

有钱,我甚至可以弄套冕服来过过瘾!我们连自己该穿什么样的汉服都不清楚,汉服怎么可能流行呢!这种不清楚,还不是说“知识不足”,不是说我不知道历史上什么人该穿什么样的形式的汉服的知识问题——这个问题不知道还可以学。真正的不清楚怎么穿,是社会政治结构被消解意义上的不清楚,就是你不知道自己的“身份”适合那一种汉服,因为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随便穿。这就消解了汉服流行的必要性了。

想要了解汉服,了解汉服圈的小姐姐们,应该学哪些知识?

1、《汉服归来》

《汉服归来》是一本介绍当代汉服复兴运动的书籍,本书作者杨娜是汉服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2、《当代汉服文化活动历程与实践》

《当代汉服文化活动历程与实践》是知识产权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筱燕。

3、《中国历代服装、染织、刺绣辞典》

《中国历代服装、染织、刺绣辞典》是2011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山。本书对中国历代的服装,刺绣,染织等进行盘点,并加以解释。

4、《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本书里面有对汉服的介绍,由商务印书馆于2011年12月1日 出版的一本介绍中国古代服饰的图书,《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的作者是沈从文。

5、《中国服装史》

《中国服装史》是1999年04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华梅。本书按时代顺序,系统介绍了中国自原始社会至现代的服饰艺术发展演变史,包括服饰制度、服装形式、服装面料、服饰纹样、首饰配饰等。

汉服是单单指汉朝的服装吗?

这可能是很多人对汉服的一个误区吧,汉服其实不仅仅是指汉朝的服装。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  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 ,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按照我们汉服复兴者做出的定义,汉服是指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近四千年中,在华夏民族(汉后又称汉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

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 (汉服)"是从夏商周到明朝,在"华夏-汉"民族主体人群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上,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

作为华夏民族的“皮肤”,汉服深刻地烙印在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代表了这个古国民族华丽,优雅,博大的气质。和古中国一样,汉服的基本形制为东方世界提供了标准,今天中国及东亚很多民族的民族服装,如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都受到了汉服的影响;而韩国韩服和日本和服更是直接由汉服发展而来。汉服不仅是汉族的,中国的汉服,更是亚洲的,世界的汉服。

有没有大佬可以讲解裘、大氅、斗篷、大袖衫、披风、褙子、比甲、罩甲内容及常见误区?

讲解如下:

[唐代裘衣]:唐代冬季外衣,特点是通裁、对襟、半袖,有的还会在领子、袖口加有动物皮毛用以防风保暖。

[大氅]:即氅衣,明代外衣,属于常服,但比披风更加正式,直领对襟、全缘边,值得注意的是,明代披风和氅衣的称呼有混用的现象。

[斗篷]:清代冬季保暖衣物,有认为是由佛教罗汉衣演化而来,不属于汉服,同时,很多商家的做法也和清代制式有异,或像是西方做法,或是戏曲服装做法。

[大袖衫]:现在所谓唐制大袖衫系商家附会,目前出土文物中的宋代大袖衫有两种,一种前短后长,一种后部加有三角兜,是宋代高规格的礼服,同时明代也有出土一件大袖衫文物。

[披风]:明代外衣,由宋代褙子演化而来,属于常服,大袖、直领对襟,与氅衣区别的是其不缘边或者只有领缘、袖缘。

[褙子]:宋代常服,男子着于公服之内,女子着于大袖衫之内,通常情况下,为女子外衣,同时,并没有所谓短褙子、长褙子的说法,而应当称为对襟短衫和对襟长衫,褙子在北宋特指衣长至脚的对襟衫子,而在南宋则特指全缘边的对襟衫子。(注:男子褙子十分宽大,与市面上的窄袖款式不同。)

[比甲]:也称背心,女子外衣,分短比甲与长比甲,短比甲可用系带也可用扣子,长比甲多用系带。

[罩甲]:原本为军装,后部开叉,便于骑马,属于武人装束。下图为:明万历 织金无袖方领万字纹罩甲。

服饰史中许多看似简单的概念,其实都是无法三言两语展开的“大名词”。如何在历史漫长的时间线上把握它们的发展源流,如何制定准确的历史分期,又如何根据分期并按性别等标准对这些概念进行“名”与“物”的对应,是令无数专家学者头痛良久并将继续头痛下去的问题。

他们的“头痛”并不意味“无知”,而是太过“深知”,“三重证据法”“名物考证”“严谨治学”...这些词都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其价值不容鸠占鹊巢。所以我在本文开篇才会说,“尊重真相、以史为据”的概念与“抹杀历史、立见其涸”的概念,二者完全矛盾。

唐朝的服饰以汉服为主,和现在的汉服有什么不同?

很多现代人对汉服的理解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汉服就是汉代的服装,其实这个认识是错误的。唐朝的服饰跟汉服其实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汉服里面就包含了唐朝的服饰。而唐朝服饰又与汉服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其实唐朝的服饰更适合现代人的穿着,唐朝的女性服饰一般以轻纱为主并能够突出身材的曼妙,而男生的服饰大多都跟汉服差不多。

一、汉服

我国在汉朝时期对服装特别重视,汉朝的人们通过长衣长袍这种看似简单的东西。让人感觉非凡的气质。在汉朝之前,人们的服装并没有那么的体面。一般都是把布匹套在身上只要能保暖就可以了,后来到汉朝的时候,随着人们裁剪功力的增强制作出符合人们审美的服装,受到世人的广泛追捧。汉服在制作出来可以把东西放在袖口,便于携带,对于出行非常方便。而且人们为了美观还会在汉服上绣上各种精美的图案。

二、唐装

跟汉服相比,唐朝的服饰更加现代化。它不像汉服那样衣服层层堆叠显得臃肿。而通过材质轻巧的纱布来制作衣服。不仅可以体现女性曼妙的身材,而且对于炎炎夏日来说起到清凉的作用。而唐朝男性服装跟汉服有一些相似,但是不像汉服那般华丽比较质朴。而且唐朝的服饰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会在袖口和领子处缝上五祥图案,这个图案是当时唐朝广受追捧的。另一方面唐朝老人的服装是那种上下分开的,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唐装。非常受到西方人的喜欢。

三、两者的差别

汉服跟唐朝服饰在制作材料上面和花纹图案以及材质手法上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唐朝的服饰一定是汉服,但是汉服却不一定是唐朝的服饰。因为两个国家的思想观念有细微差别,所以也影响了服装的设计。

逐渐火热的汉服究竟算不算传统文化?

汉服文化当然应该算是传统文化。

出现这样的问题很大的原因是大家还不够了解汉服文化,从世界的角度来说,中国的汉服就跟日本的和服、英国的皇族服装等一样,都是一个国家特有的民族特色服装;从国内的角度来看,汉服也同其他少数民族的服装一样,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服饰,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大众对汉服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有的人认为汉服是汉朝的衣服,其实并不是的,我们所说的汉服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而非汉朝代的朝代服装;另一个误区是有的人认为汉族并非是少数民族,汉人在中国占了绝大多数,因此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不能算作是传统文化,这也是对汉民族文化的一种偏见,文化绝不能以人数的多寡来判定。

汉服最早是从黄帝时期开始就有了的传统服饰,汉服还有一个名称叫做“华服”,因为古时候,在许多重要的场合人们都需要穿着汉服,因此汉服才有了“华服”的美称。

在汉服的背后是浓厚的中国汉民族的的民族文化,汉服也是汉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展现了我国汉民族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息;而且小小的汉服身上还承载了中国近三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因此,汉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传统文化。

近年来,汉服文化在我国不断地得到推崇,随着汉服文化兴起,也引发了很多问题;比如“汉服娱乐化”、“汉服摄影化”等等,在有的人眼中,汉服的使用途径似乎成了参加派对和穿来摄影,但事实上,汉服可以英勇的场所还有很多,也有待我们去挖掘。

标签: 汉服误区

相关文章

汉服误区(汉服常见误区)

汉服误区(汉服常见误区)

本文目录一览: 1、想要了解汉服,了解汉服圈的小姐姐们,应该学哪些知识? 2、逐渐火热的汉服究竟算不算传统文化? 3、很多人喜欢汉服但是不会去穿,是什么原因导致汉服难以流行? 4、有没有大...

汉服误区(关于汉服问题)

汉服误区(关于汉服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1、很多人喜欢汉服但是不会去穿,是什么原因导致汉服难以流行? 2、汉服是单单指汉朝的服装吗? 3、逐渐火热的汉服究竟算不算传统文化? 4、唐朝的服饰以汉服为主,和现在的汉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