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汉服(越南汉服运动)

hanfuguo2周前古风兰韵1

本文目录一览:

汉服的主要礼服有哪5种

汉服礼服主要有以下5种:

1、三重衣礼服 : 广袖的中衣、三件以上广袖上衣、单片裙。

2、袄裙 : 琵琶袖+马面裙袒领锦半臂裙。

3、结婚礼服(汉服婚礼) : 主要特色红色(汉制:红黑搭配,唐制:红男绿女,明制:红色)。

4、祭祀礼服(玄端)。

5、丧服(纯黑或纯白色)。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

扩展资料: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 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  ;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   。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 ,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服

越南古人为何穿汉服?清朝允许女人穿汉服,乾隆时期女性基本穿汉服,可是为什么晚清都穿旗袍了?

这与晚晴的太平天国运动有关。太平天国运动是最后汉服大规模兴盛的时期。但是此时距离汉服消失已经有170多年,很难做到汉服的复原。只有在道士、和尚、戏剧中还有汉服的残留。所以太平天国不少人穿起了戏剧、道士与和尚的衣服。其实由于当时战乱频繁,太平天国内部也没有花时间研究过汉服最初是什么样子。但是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后。一切与汉服有关的服饰,遭到了自清军入关后,最大一次的销毁。没有人再敢穿与汉服相关的服饰。此后半个世纪,直到辛亥革命前后,才有了一些汉服复兴的苗头。但很快就被扑灭了。

汉服如何在异国“落地开花”?

这个问题我知道。

曾经用“一学、一字”“征服”过亚洲多个国家,“一学”即儒学,“一字”即汉字,可以说,中国文明曾照耀了整个亚洲文明圈,书写着这些国家的历史传承。

实际上,我们还有“一服”,即汉服,也曾深刻地影响着这些国家。

汉服,又称汉装、华服、华夏衣冠,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服的起源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是从黄帝至明末约四千年中,以汉族(华夏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采的服装体系。

在古代各个朝代,均将继承“汉衣冠”视为国之大事。中华的别称“华夏”一词,最初除了指“礼仪制度”,如《春秋》云“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也指“衣冠”。如《左传·定公十年》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载:“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汉服在殷商时,出现首个上衣下裳形制,此后在汉服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冠服制度,西周时,服装体系逐渐形成。

至汉代,汉服逐渐成为儒家思想的一部分。西汉时,汉王朝改良了周朝冠服,形成皇帝、官员的朝廷礼服、制服等二十多种。东汉则出现佩、绶,作用是通过佩绶的不同来区分官员的等级高低。班固《汉书》载:“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这是“汉服”一词最早的出处,不过这里其实指的是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二十四史中,专门有《舆服志》。

有汉一代,汉服体系里出现主要的襦、袍两大形制。

唐时,吐蕃攻占敦煌,迫使汉人着吐蕃服装。白居易《缚戎人》云:“一落蕃中四十载,身著皮裘系毛带。唯话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誓心密定归分记。”

宋元明以来,汉人逐渐将汉服视为自身文化认同的象征,汉服更是成为汉民族最典型的服装。脱脱的《辽史》专门留有一个“汉服”条目,把汉服分为皇室朝臣祭服、朝服、常服等几类。如“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辽史·仪卫志二》。其中“汉服”、“晋之遗制”均指儒家的周礼服制。

明代对汉服进行了全面改进,礼服、制服清晰分明,为汉服成熟期。

随着与外界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特别是东海、黄海之间的密切交流,周边列国开始向中国学习,中国风俗进入东亚地区,同当地文化融合并成为本地文化的一部分,而汉服也得以在异国“安家落户”。日本、韩国、越南是“引进”汉服最典型的国家,他们在“借用”、“模仿”使用中国古典礼仪和服装,各自也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

万变不离其宗的和服。日本和服,原称吴服,一般认为是由中国东吴一带的汉服演变而来,最终成为上流社会正式场合的礼服。时至今日,日本人仍将和服称为吴服,因为其基本要素还是来源于吴服,万变不离其宗。

大约日本奈良时代,日本遣唐使乘船一路颠簸来到大唐,受到唐朝皇帝的接待并获赠大量的朝服。这是日本首次“引进”汉服服饰,并使之制度化。

在此后的社会发展中,日本和服的变化不是很大,仍保留了传统汉服的特点:女装除了后面的背包有变化外,其上衣与下裳相连,小袖从内衣变为外装,袖筒变短且长,腰带变窄且宽,花纹图案不断翻新,无衣领,用衣带代替衣扣;男装的袖口稍短、窄了很多,且下摆紧凑。

不过,与唐代服饰展现出来的那种自信、大气、傲岸的气派和胸怀比,日本和服则略显小气。日本明治维新后,穿和服的几乎都是日本女性,男性较少。

此外,日本妇女发型和所穿的木屐和棉袜,均源于唐朝时期汉族妇女的传统装束,如今在中国已很难找寻,却在日本落地生根了。

汉服对韩服的影响。朝鲜民族所穿的服装称为“韩服”、或者“朝鲜服”。早在李氏朝鲜王朝时期,由于当时国名为朝鲜,因此其服装就命名为朝鲜服。至1897年,朝鲜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朝鲜服也易名韩服。

实际上,朝鲜古代的原住民就是散居于中国东北部的游牧民族,其服装以下宽上窄为主,进入中国三国时,韩服的一些典型元素开始改变。朝鲜三国末期,唐朝商人将丝绸长袍“带入”朝鲜半岛。襦裙逐渐成为朝鲜族妇女的日常着装,而倒“T”形落至膝盖的上衣和宽体裤则称为男性的标配。进入朝鲜高丽时期,韩国成为元朝藩属国,存在了约80年。之后,成吉思汗将女儿嫁入高丽皇室,韩国自王廷至民间改穿蒙古族服装。在明代,李氏朝鲜国成为明朝的藩属国,可以说进行了全方位的汉化,其服饰衣着已和明朝汉服服饰的元素基本一致。到了清代,朝鲜仍保留着明朝服装的习惯。

进入二十世纪,受到西方实用主义文化的影响,在对李氏朝鲜时期的基础服饰进行较大改良后,现代韩服抛弃了很多累赘元素,掺入了更多实用性元素。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被分成韩国和朝鲜两个国家。其中,韩国在国际社会中影响较大,因此高丽人日常所穿的服饰就被称为“韩服”。实际上,如今韩国的服饰,即韩服,除西方的马甲与清朝的马褂外,其余服装款式均源于汉服。

汉服对越南服饰的影响。越南从雄王建设大越国到李、陈、黎、阮朝代,一直到现代,经历了千年文化的洗礼。

越南“建国”时期,正值中国宋朝,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东亚地区处于前锋,周边列国开始向中国学习,作为藩属国的越南亦不例外。他们在效仿中国思想文化,形成了被越南称为“华谊观念”的思想:吸收中国思想文化后融合本国民族思想特色形成的思想体系。

当然,越南的统治阶层在参考中国汉服服饰文献的基础上,融入当地思想文化,使其服装拥有自己的特色。

当时,越南服饰深受中国宋、明时期的汉服服装影响。1437年,黎太宗进行服装改革,1471年,黎圣宗强烈促进,至1500年黎宪宗时革新完成,越南完成了借鉴、保留汉服元素,设计出自己的服饰。

阮朝官员、诗人潘辉注(1782–1840)云:“中兴以来,皇上御大礼惟服冲天冠。窃以[……]冲天冠之样与袱头无甚相别。文饰莫备,体格不尊。王者讲定礼仪,正当首复冕制。子曰服周之冕。真万世之法式也”。可见,越南服饰着装的变化,反映出皇帝思想的变化。如1619年是黎忠兴阶段,黎王没有实权,只是王权的象征。初黎皇帝礼仪规制逐渐废除。其中,黎忠兴各皇帝将初黎皇帝的常服拿来做礼服、朝服,废除交祭时使用的衮冕规制。

由于本人资料有限,现只能列举一下越南最后一个王朝--阮朝的一些服饰。实际上,在阮朝建立之前,把持越南朝政的阮公沆,于1718年就来到清朝来搜寻明朝衣服制度的典章。三年后,越南的宫廷服饰初步定型,但其设计思想、元素等都深受中国明朝晚期同清朝初期的服饰规定的影响,尤其是明朝的汉服典章。自此,阮超时期宫廷、皇帝的着装服饰都遵守中国明朝时期着装的典章规定,仅衣襟用中国清朝皇帝服饰的水柱来装饰。

1802年,越南阮朝建立。嘉隆皇帝再次命特使前往中国找寻明朝服装制度。于是,嘉隆帝时期,越南宫廷和皇帝的服饰在继承黎朝服饰的一些元素上,参考明朝《三才图会》中的衣冠形状,特别是立领扣子的上衣,重新规定宫廷服装制作的规则标准。到了1830年,阮朝第二代君主明命帝又按照中国宋明时期服饰典章规定,恢复衮冕服饰,下旨:“衮冕肇自轩辕,而三代鲜有行者。北朝自清以来亦已九废。今举行之,清人典等。”可见,越南服饰也受到汉服的巨大影响。

如今,中国复兴梦正在慢慢变成现实,而汉服是寻回华夏文化,重塑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汉服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唯美风韵。

写了这么多,飘过的也给个苦力赞呗。

越南的一般人都穿什么?有他们特殊的服装吗?

越南民族服装 在重要的节日或者参加婚礼宴会的时候越南女孩子都穿长袍 传统节日与民俗:越南民族传统节日与中国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其中春节为最盛大的节日。 服饰穿着简单,正式场合男士着西装,女士着民族式“长衫”(类似旗袍)和长裤。饮食习惯与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饭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讳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给三个人点烟,认为不吉利。不愿让人摸头顶,席地而坐时不能把脚对着人。 和许多民族一样,越南人在婚、丧、喜庆等重要节日中,也有特别的服装,例如,在传统结婚典礼时,新郎和新娘都必须穿著正式的传统礼服。新郎身穿绢质黑色或深蓝色长袍,头戴同色布帽,新娘穿白绢质黄色国服,外披白纱长衫,头戴黄色布帽。由于部份越南人信奉天主教,所以结婚时也着西式白纱举行婚礼,而也有愈来愈多的年轻人偏好西式礼服,因此出租西式礼服的商店到处可见。丧礼时,家属需着素色的传统服装,头上绑白布条,而参与祭祀的男性需着黑色服装,女性则着素色服装。 “奥黛”(aodai)是越南最具传统的民族服饰,多为丝绸制作,其最初的样式借鉴了中国汉服的特点,但又加入了越南人自己的民族特色。后来,包括法国设计师在内的不少服装专家又对“奥黛”进行了修改。今天我们看到的“奥黛”,大概是在上世纪30年代时最终确定的。 很多人都觉得“奥黛”和中国的旗袍有些相像,但其实“奥黛”是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的一种服饰,它最能体现越南男子淳朴的性格,又能展示越南女孩子柔美的身材。

越南阮朝服饰和汉服有哪些异同?

有很多不同。单从外表而言,首先呢下摆比汉服短,短至膝盖以上,而且裤子宽大,不打绑腿,这是为了适应越南地区的炎热,而且据说中国的衣冠制度规定藩属国的下摆不能长于中国。阮朝此时立国于清朝时期,那时的汉服衣冠早已湮灭多时,寻找样式已是不易,能考证的只有古籍和戏服样式,还有汉人穿的改良汉元素长衫,满族的民族服饰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奥黛会有浓郁的满服风格了。在阮朝建立之前,广南阮主因阮主为求区别北方妇女穿裙和南方妇女穿裤的习俗,乃命人加以设计,并融入中国清朝和占族服装风格,而形成现在的越南服饰。汉服没有盘头这一习惯,应该是阮朝自身的规定习惯。

哪几个国家的服装是和汉服差不多的

和服汉服越南地区的,亚洲很多地区的服饰都是受当时汉服的影响

标签: 越南汉服

相关文章

越南汉服(越南汉服复兴运动)

越南汉服(越南汉服复兴运动)

本文目录一览: 1、汉服如何在异国“落地开花”? 2、越南古人为何穿汉服?清朝允许女人穿汉服,乾隆时期女性基本穿汉服,可是为什么晚清都穿旗袍了? 3、越南阮朝服饰和汉服有哪些异同? 4、越...

越南汉服(越南汉服老照片)

越南汉服(越南汉服老照片)

本文目录一览: 1、汉服如何在异国“落地开花”? 2、越南古人为何穿汉服?清朝允许女人穿汉服,乾隆时期女性基本穿汉服,可是为什么晚清都穿旗袍了? 3、越南的一般人都穿什么?有他们特殊的服装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