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大帽(明制汉服大帽)

hanfuguo2周前古风兰韵1

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朝靴,玉带,官帽是什么样子

古代朝靴,玉带,官帽是什么样子

  摘自百度:5000年的服饰花色繁多,变化万千,数不胜数,应从哪里说起呢?我们就从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成为贯穿数千年来礼仪制度主要成分的帝王官员礼服谈起。 商周时期的礼服,代表当时最高级的服饰式样。

  衣服有长及足部的长袍,也有分为两截的上衣下裳。衣,一般是窄袖、紧口、领子缘有宽边,以对襟为主,也有偏衽的式样。裳是长齐小腿的裙子。腰间束带。腹前悬挂一块长方形的"黼黻"。当时没有裤子。只在小腿上缠绕裹腿,古人叫作"行滕",或"邪幅"。

  脚上穿各种质料制的鞋子。头上戴的,是贵族男子专用的冕、冠、弁等"头衣"。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要加穿各种兽皮制成的皮裘。贵族的礼服大多是狐皮裘袍,特别是白色的狐裘,极为珍贵。贵族们为显示礼仪,就在毛裘外面罩上丝织的锦衣,叫作"裼"。

  有时在裼衣上还可以再加上一层外衣,叫作正服,这是在重大礼仪中穿的礼服外衣。西周宗法礼仪制度的形成,不但确定了尊卑上下各个等级的不同服装式样。而且要求随着不同的礼仪换用不同的服饰。 周代的帝王礼服由衮、冕、黻、带、裳、幅、舄、衡等服饰组成。

  衮,是绘制上或刺绣有各种图案的彩色上衣。冕,是帝王戴的顶上有平版的冠帽。黻,又叫蔽膝,是腹前悬挂的长方形织物。带,指用皮革制作或丝线编织的腰带。裳,是下身穿的长裙。幅,又叫邪幅是缠在腿上的布带。

  舄,是金线和红线编织的厚底鞋。衡,是用来固定冠冕的头饰。 帝王礼服的装饰品和专用花纹,大概也是从周代开始有了具体规定。帝王的服装花纹共分成12种。如有龙纹、山纹、华虫纹、宗彝纹、藻纹、火纹、粉米纹、黼纹、黻纹。

  这些花纹,只有在天子的服装上才会全部出现。诸候们只能使用龙以下的纹样,士用藻纹与火纹。大夫的服装上可加上粉米纹。 经过动荡不安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废除了原有的六种冕服,仅留下一种黑色的玄冕供祭祀时使用。

  因为秦人根据五行学说认定自己符合水德,水与黑色配合,所以秦代尚黑,从帝王到平民都穿用黑色服装。秦始皇对旧礼制进行了彻底破坏,使得到了汉代初年仍没有统一的礼服、制服。 西汉的官服,只不过是一种长袍而已。

  而且是一年到头都穿黑色的袍服。官服相同,只能靠冠帽来区分官职的不同和高下。不同的官员佩带的冠不同。加上自周代开始,官员们就要佩带绶带。这种官绶制度在汉代被严格执行着。 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百官的礼服官服基本上沿袭汉代的式样,直至隋唐时期才有了一个重大改变。

  隋唐的帝王官员礼服制度也是十分完备的,形成了个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隋开皇年间改革了北周的冕服形式后将它定型,唐代则因循了隋代的定制。唐武德四年,颁布衣服诏,规定了皇帝的服装共12种,其中冕服依照周制定为6种。

  群臣的礼服有10种。大臣们穿礼服时,除冕以外,还使用其它4种冠服。这些冕服只在盛大的典礼中穿。在其它的日子里,皇帝百官都另外穿统一规定的朝服、公服及常服。朝服,是朝见时穿的服装,只限七品以上的官员穿用。

  公服又叫省服,它与朝服基本相同,但更为简便一些。常服以襕衫为主,是一种圆领窄袖,左右开衩的长袍。 在隋代末年,隋炀帝下令用颜色来区分官员和平民的衣着,限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们用青色,平民用白色,屠夫商人只许穿黑色衣服,士兵穿黄袍。

  宋朝统一全国后,在宋太祖建隆二年,颁布了新的服饰制度。宋代的官服仍分为祭服、朝服和常服三种。祭服维持唐代的式样,但各种的等级略有降低。宋初,朝服的式样仍与唐代朝服相同,仅将进贤冠的梁数做了改变,由二梁开始,直至五梁。

  到元丰二年,宋神宗废除了隋唐以来依照官员品级确定冠绶的规定改由官员职位决定服饰,共分为七等冠绶。从宋代开始,官员穿朝服,必定在脖子上套一个上圆下方的饰物,叫作方心圆领。宋代的常服继承了唐代的衣式,并和唐代一样,常服靠颜色来区别品级。

  宋代官服中变化最大的是头的幞头。唐代的软幞头在宋代变成了硬胎硬脚的一种帽子,有了固定的形状。胎架用铁丝和竹篾制成,外面罩漆纱。官员最常戴的是直脚幞头,脑后有两根直尺一样的脚,水平伸出。开始较短,后来越伸越长,甚至有一丈长。

  至于低级吏员和皂隶,服装较为简单,衣裾较短,衣袖较窄,戴的多是脚向上弯起的交脚幞头。 辽国在北方与北宋并峙,所以辽国的官员服制就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辽代官员分南北两班,太后和北班契丹大臣们穿用契丹本族的服饰,而国王和南班汉族大臣们使用汉服,就是沿循唐代官服制度的后晋服式。

  它由圆领长袍、玉带和裤、靴所组成。 继辽国之后在北方兴起的金国,自天眷三年正式宣布冠服制度。这种制度较多吸收了唐宋时代汉族帝王官员服饰的特点,只是比较简单一些。皇帝的祭祀礼服采用通天冠、绛纱袍;朝服是淡黄袍,腰束乌犀带。

  官员们的朝服为红色大袖罗衣、红罗裙、戴进贤冠;公服采用襕衫。 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建立了元朝。在元代中叶,元仁宗在保持蒙古人固有衣冠的基础上,下令中书省规定服色等级,严格了衣冠服饰制度。在唐宋官服式样的基础上确定了和它们大致相似的冕服、朝服、公服。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帝王官员的服饰制度达到了最完备、最繁缛的地步。帝王服装上增加了团龙纹,这是明代才开始形成的礼仪制度。龙纹成了帝王的专用徽记。这种绣龙的帝王常服,是明代皇帝最常穿的服装,是明太祖在洪武三年正式制定的。

  除了织有金盘龙纹的圆领窄袖黄袍外,还有折角向上巾,玉带和皮靴几种成分。明世宗嘉靖七年,曾经规定了一种皇帝的新常服,叫燕弁服,由乌纱弁帽、玄色袍、玉带和白袜黑履组成。明代给每级官员都设计了一种动物图案作标志,把它绣在两块正方形的绵缎上,官员常服的前胸后背各缀一块,这种就是补子,这种官服就叫补服。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法令规定:文武百官的朝服都沿袭唐宋朝服的式样,外穿红罗上衣、下裳和蔽膝,内穿白纱单衣,足登白袜黑履,腰束革带和佩绶,头戴有梁冠。官员的等级通过冠的梁数和绶带的不同纹饰表示。

  明代官员们在重大朝会的场合要穿公服。公服由展脚硬幞头和盘领宽袖长袍组成。袍服的颜色根据官品而定。 由东北关外的女真民族建立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清朝的官服突出了满族的民族特色,彻底改变了延续几千年的汉族官服面貌。

  这些服式的满族特色突出表现在冠帽、马蹄袖、袍褂和长裤上。 清代官员的礼帽十分特殊,就是人们很熟悉的拖着羽毛长翎的圆顶大帽。它分为两种:一种是从8月戴到来年2月,叫暖帽,另一种在3月至8月戴,叫作凉帽。

  暖帽为圆形,中间圆顶,周边有一道宽折檐,用黑色的呢料、绒布或绸缎制成。帽檐是貂皮、海龙皮、狐皮等名贵皮料做成。帽子顶上缀有红色的帽纬,中央装着顶珠。顶珠用宝石、珊瑚、金、银等制作,是区分官品高下的重要标志。

  凉帽是一个圆锥体的笠帽,用玉草或藤丝、竹丝编成。外面罩上罗纱,缀有红色帽帏,加有顶珠。皇帝的帽子最为华贵,有3层帽顶,上面嵌有金龙。冠顶用金丝嵌制,上镶4条金龙,每条龙都口衔宝珠,冠顶中央嵌1颗大珍珠,周围也嵌有珍珠宝石。

  马蹄袖,本名"箭袖",是武士射箭时挡在手部的防护衣物。外形酷似一只马蹄。它装在清人常穿的开衩箭衣袖口上,平时可以翻起,行礼时放下来盖住手。它是清人特别看重的满族民族服饰。 满族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它与汉族袍服明显不同,上身紧窄贴身,袖子较细瘦,下身的前后左右开衩,这也是有等级限制的。

  皇室袍子开四衩,官员百姓的袍褂只许在前后开两衩。袍子均为圆领,右衽。皇帝的礼服袍子用明黄色,绣有龙纹。官员和命妇们穿绣有蟒纹的袍子。 在袍服外面加穿外褂,是满族服装的一大特征。外褂比袍子短,一般是对襟、圆领、袖子较宽松,袖口平齐。

  马褂是一种非常短小的外褂,长不及腰,袖子不过肘部。对襟马褂也经常被当作宫中礼服穿用。黄色的马褂最为尊贵。与马褂相近的还有马甲,这也是由骑射生活决定的衣服式样。马甲没有袖子,主要贴穿,用以保暖,后来逐渐成了外衣。

  清代的官服 文官为: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鸬鹚,七品鸿漱,八品鹌鹑,九品练雀。 武官为: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是犀牛,九品海马。

  另外,御史与谏官均为獬豸。

三月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山东博物馆开展首届“山东华服日”系列活动。

《左传》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大地自古有崇尚华服之美的文化传统。记者了解到,今年农历三月初三是第四届中国华服日,也是由山东博物馆倡导发起的首届“山东华服日”。从华服爱好者自发组织民间联动到现今博物馆里的“华服热”,华服活动愈演愈热。

博物馆成华服新舞台

4月14日,记者走进山东博物馆举办的“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生活图卷”专题讲座,发现近20个穿着华服的观众。进场前,他们轻声细语地交谈、加微信,或摆出动人身姿与喜欢的文物合影留念,现场云鬓衣香,好不热闹。来到讲座大厅,“华服迷”认真听专家讲述华服背后的文化蕴意,了解华服文化盛行的前因后果。

身着明圆领、藩王袍的“醉酒笑红唇”和齐腰襦裙的“霓裳”(均为化名)表示:“我们夫妻俩都很喜欢华服,因此参加了不少华服‘同袍群’和相关活动。这次丽人行讲座的信息就是在群里看到的。作为华服的业余研究者,我们特意来学习一下。”

华服,别称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相传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后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服饰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具象载体,而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更是蕴含了中国人的礼制观念、伦理习俗和审美情趣等文化内涵。“霓裳”认为,“华服热”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山东博物馆便开始策划举办以古代服饰为主题的相关展览,分别于2012年推出“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特展”,2013年推出“大羽华裳——明清服饰特展”,将大部分孔府旧藏明代服饰公之于众,让观众切身体验中华传统服饰之美与其文化内涵。直到2020年,掀起了一波“华服热”。

2020年9月,“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展览共展出孔府旧藏明代服饰文物及其他辅助展品80余件。据策展团队介绍,展览以核心文物为主,注重营造空间的层次感与沉浸感。围绕重点展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阐释,在空间中把视觉的艺术审美效果和逻辑叙事完美融合,通过设计语言的隐喻,让明代服饰回归历史语境。从“文物展”到“文化展”,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展现明朝服饰端庄仪态与宏美气度的视觉盛宴,是这场展览的一大特点。

与七八年前相比,山东博物馆典藏部副主任庄英博明显感受到,观众汉服着装的变化,她回忆,以前逛展,很多观众上身穿一件汉服,但下面搭配牛仔裤和旅游鞋,如今人们开始重视穿一整套汉服以及头饰、妆容等搭配。“有一个上海来的小姑娘,为了来看‘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专门赶工定制了一件明制汉服,她手拿扇子,穿梭在博物馆中,非常赏心悦目。”

博物馆这波“华服热”,不止是文物本身和华服爱好者参与,还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源。比如,展陈设计团队与独立服装设计师合作,从明代服饰中提取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制作出更符合当今审美的创新时装。文创产品“大明襟风”,自明代服饰提炼出的麒麟、蟒、飞鱼、斗牛四种寓意富贵吉祥的精美纹饰,化身精巧可爱的“冰箱贴+杯垫”二合一功能的纪念品。“实现服饰与文化的美学新连接,让文物真正‘活’了起来,把文化真正用了起来。”山东博物馆产业发展部副主任孙若晨说。

目前,为了延续展览的效果,山东博物馆采取宣传教育不停、系列活动不停、文创产品不停的“三不停”措施,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作了很好的示范。

赤罗衣裳

多元因素促成“华服热”

实际上,博物馆“华服热”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并于201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和“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要求。博物馆“华服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随着国家政策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宣传推广,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日渐兴盛,古代服饰作为其中耀眼的一部分,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热爱。如今,汉服社团不断增加,民间组织日益丰盛,越来越多的华服爱好者开始从浅层的喜欢转入到深层的研究。

“我们会每周组织一次活动,参与者遍布泉城,大家因为相同的爱好汇聚在一起,不仅参加华服日、花朝节等大型活动,也会参与文化知识类等讲座,这对增强文化自信、了解传统文化非常有帮助。”前来参加“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生活图卷”讲座的田洪旭说。作为济南云梓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济南高校汉服联盟的组织者之一,田洪旭身穿明制道袍、搭护和衬袍,头戴大帽,不断与前来参加活动的观众沟通,对华服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讲座嘉宾、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说:“我非常敬佩服饰爱好者们,因为对传统文化的爱好,他们主动探索、查阅资料,而这也会让大家在参展时有丰富的参观体验。”

采访中,记者发现,“汉服热”的出现也催生了较多的汉服生产企业。但是,由于对古代服饰的形制、工艺等缺少专业化的知识,市场上出现了种类质量参差不齐的“汉服”,而真正热爱传统服饰的人也希望有专业机构来指导,并拥有真正接触更多服饰知识的机会。

2012年“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特展”展览展出后,随之出现了几件网红文物,“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便是其中之一,它被称为明制少女心中的“白月光”和“梦中情裙”。记者了解到,该文物火爆之后,有许多商家根据图片进行模糊仿制,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仿制品。2020年“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展览的消息一宣布,便有很多网友呼吁,希望山东博物馆推出官方“花鸟裙”。针对这一现象,山东博物馆利用本馆鲁绣资源,对其进行复仿制,用时33天完成手工绣制,对原物实现了由内而外自表及里的精准复原。

身着带有复原文物图案服饰的刘玉彬,来自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她是汉服圈的“资深人士”。展览期间,她曾多次到山东博物馆看展,见到那些保存完好、色彩鲜艳的文物成衣,她欣喜不已。“这让我有一种和历史对话的感觉。”刘玉彬说。

这是博物馆的一手文物资源优势。作为国内乃至世界明代服饰收藏的“领头羊”,孔府旧藏明代服饰的实物大多保存完好、色彩鲜艳,并且涉及明代不同时期,堪称“半部明代服饰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衣冠大成展览立项之后,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策展团队。由山东博物馆副馆长杨波担任策展人,并成立策展小组,分为内容设计、形式设计、文物保护、文创产品开发、宣传推广、信息采集和活动策划等。”庄英博说,山东博物馆在博物馆展览社会化领域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将独有的明代服饰展现在了观众眼前,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大明襟风”文创产品

既要传承,也要创新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博物馆“华服热”现象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从文物保护角度来说,由于时代久远、保存不易,服饰文物很难进行多次、长期的展出。据策展团队介绍,为了尽可能减少展示带来的损耗,“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展览提出“文物未动,文保先行”的理念,选择以平铺式的呈现为主,对展示环境进行了精细的调控,并为每一件适合展出的文物“量身定制”灯具和灯光。

除此,记者发现华服产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传承断层问题。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易被新事物吸引,难以静心钻研传统技艺。尽管近年来潜心研究汉服的人日益增多,但由于传统汉服制造工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汉服制造的传承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针对这一问题,庄英博表示:“目前文创产品设计主要有考据复原、新中式和元素借鉴三个方向,未来我们会更加深入、努力地去钻研传统技艺,将文物展品和现代设计完美转化。”

另外,“华服热”也催生出一大批各类商家,一些机构在没有经过文物考证和专家鉴定的情况下,在产品上使用不恰当的元素。这样虽然获得了经济价值,却极大地损害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对青少年的传承教育。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古代“三月三上巳节”时年轻人的活动。近些年,当故宫雪落、江南初春、大漠落日时,都有当代年轻人穿着华服的身影,岂不美哉?(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依盟 实习生 张 雪 报道)

明大帽与朝鲜大帽的区别

明朝大帽及配饰特征:明大帽样式众多平顶 尖顶 方顶 圆顶 各类都有 帽珠珠链一般长度较短 大多为下巴下方一拳到两拳的距离 帽珠一般珠粒较大 官员有帽顶 庶民无帽顶 明人画像上暂无看到朝鲜那样细长的帽珠 大概没有或民间少数人使用也未可知。

朝鲜大帽:初期和明朝一模一样没有区别 后期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帽珠珠链较长 拖至胸腹 珠粒较小 所以朝鲜帽珠看起来细长 。

最后提一下南朝鲜影视剧中朝鲜网巾的戴法是错误的。

韩国影视剧中网巾的戴法也是错误的,传统的韩服网巾戴在额头,并没有到达眉毛位置,而韩剧里为了美化男子的装扮,把网巾戴在了眉毛之上,突出演员的眉眼,其实也对网巾造成了误解

韩国网友指责“中国汉服抄袭韩服”,对此你怎么看?

最近一个特别热的点被炒得沸沸扬扬,韩国网友就汉服仪式发表了一系列的言论,他们认为汉服是没有文化根基的,是抄袭他们的韩服,对于中国网友,也纷纷给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那么存不存在汉服抄袭韩服呢?

我们先抛去服装,这事就拿历史文化底蕴来讲,汉服也就是华夏人民的服装,从三皇五帝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流行起了汉服,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韩国以前也是从朝鲜那边分裂出去的,曾经的朝鲜,也是我们中国的藩属国,曾经也是进贡我们国家的,一个从朝鲜分裂出去的国家,文化底蕴是比不过我们的。

我们再来谈一谈服装的这一个事情,他们所说的服装大帽和韩服都是在明朝时期出现过的,以前的朝鲜在明朝的时代称为高丽,也是明朝的一个藩属国,他们的服装形式是依据我们的服装形式来改变的,也就说是我们把文化来传送过去,形成他们自己的文化,汉服是他们韩服的一个基础,是从汉服而衍生出来属于自己的服装,汉服的存在时间远远要比韩服要长的多,而不同时代的服装也是不同的,韩国的那个韩服只有那么几个朝代而已,而且,古代的韩国是没有自己的服装文化的,都是从明朝借鉴过来。

非常不明白韩国网友为什么会觉得汉服是抄袭他们的韩服的,在诉说自己的评论之前,是不是应该先查一查历史,要明白事实胜于雄辩,无论他们再怎么说,他们的韩服也是起源于明朝的汉服,我们是一个礼仪之国,但是对于侮辱我们文化的行为,我们坚决不能姑息,要捍卫自己的文化,不允许自己的文化底蕴被玷污,被不实的言论所覆盖。

汉服和和服

世界上最美丽的民族服饰——汉民族服饰(汉服)

资料来源

汉服,即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从传说中的皇帝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末。清灭明后,清统治者为达到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便于维护满洲贵族统治的目的,大力推行满族发型和满族服装,并以残酷手段禁止汉族服饰,史称“剔发易服”(“剃发”也作“剃发”)。这使得汉服逐渐消亡。今天人们看到的“唐装”(并不是真正唐朝的服装)和旗袍、长衫、马褂都是满族的民族服饰及其延续,而非汉族的民族服饰。

汉服的特点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按功能分类

配饰

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

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冠的形制有高冠、弁、梁冠、笼冠、小冠、幞头、帻、帢、帽等。其细别的各种冠帽之名,如委帽冠、通天冠、远游冠、进贤冠、大帽、圆帽、鹅帽、唐巾、席帽等,可达数十种。也戴各式头巾如四方头巾、万字巾、云巾、软巾、幅巾、葛巾、华阳巾等。还有的地区戴笠帽。

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髻形有双髻、垂髻、偏髻、平髻、螺髻、高髻、飞天髻等类。具体名称则有数十种,如丛梳百叶髻、双环望仙髻、朝天髻、翻荷髻、宝髻、花髻等。发髻上的饰物则有梳、篦、簪、钗、步摇、翠翘、珠翠金银宝细、搔头、珠箍、珠冠、凤冠,以及金银珠玉精制的鸾凤、采翟、珠滴、珠牌等。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汉服和中国文化

汉服对中国周边其他民族服饰的影响日本和服 在日本的奈良时代,也即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律令制度,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当时他们还模仿唐制颁布了“衣服令”。至今日本仍把和服称为“吴服”,意为从中国的吴地(今江浙一带)传来的衣服。日本还有一种盛装礼服叫做“唐衣”。和服虽由汉服发展而来,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发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比如女式和服背后的大腰带就是和服的特色之一,也是区别和服与汉服的主要标志。和服衣料上的纹饰等往往也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标签: 汉服大帽

相关文章

汉服大帽(汉服大帽子)

汉服大帽(汉服大帽子)

本文目录一览: 1、明大帽与朝鲜大帽的区别 2、于正新剧造型引误会,到底是不是明朝汉服呢? 3、关于中国古代服饰样式及其象征意义 4、古代男子与女子的发饰(束发)和衣物有哪些?如可以请配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