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汉服与魏晋汉服(魏晋风汉服是不是汉服)

hanfuguo2小时前汉服视频1

中国汉服的历史演变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

据《史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

清朝初年,满族统治者执行“剃发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着汉服、蓄长发。从此汉服渐渐从人民生活中消失。由于清廷“十从十不从”政策,汉服并没有完全消失,人们仍能看到她的影子。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侣服饰就保留了下来。

汉服历史悠久、款式众多,历朝历代皆有自己的特点,但主要特征不变,以“交领右衽”、“褒衣宽袖”、“系带隐扣”等独特服饰结构而闻名,带着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格。大家都知道汉服衣冠华美,但是否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呢?下面记录的是从秦汉时期到明末时期汉服的演变图。

上古时期

中国传统古籍的观点一般认为,华夏衣裳为距今约五千年的黄帝所制或黄帝时期所制。例如,汉代《世本》记载:黄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之妻嫘祖养蚕制丝,以作衣裳。

考古发现则证实,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中都发现骨针、纺轮,说明当时人们已会纺布制衣。到了约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不但大量发现纺轮,还在陶器上发现大量布纹的印痕。同时期遗址中还发现了苎麻、蚕茧,说明此时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用苎麻织成的麻布和饲蚕得到的丝纺来做衣服,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只是此时期的服装实物,在考古发掘中至今尚未发现。

夏商西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服装继承了上古时期的特征,并且已有充分的实物可证实汉服的基本特征已在此时确定:交领、右衽、系带为最基本的典型特征,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样。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种字形中,很常见的一种字形的“衣”字即为交领右衽上衣的形象。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着此种特点的服装,该玉人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饰造型。与交领、右衽、系带的上衣相配的下装是“裳”。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至今汉语仍然用“衣裳”这两个字作为服装的统称。

秦汉时期

秦汉服装基本沿袭战国时期,仍然以深衣为主,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男女均可穿着。

秦汉时期曲裾深衣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其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由于汉代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妇女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消失,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

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汉朝时期,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荣、强大,汉族由此而得名。此时期的服饰礼仪制度也极大完备,并由此出现了一个成语“汉官威仪”来称颂汉朝的服饰制度。“汉服”的名称也间接由此而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遗俗汉朝,但由于当时的风气汉服的风格变得潇洒飘逸。魏晋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并不穿中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款式参见《北齐校书图》。

或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原男子在这一时代也开始流行上衣和裤装。绔、裤互称。由于南方湿热气候,高齿木屐开始流行。袿衣(杂裾)是魏晋女服中的礼服。魏晋时期衣冠承于东汉,一秉东汉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袿衣即是衣两侧有尖角的款式,魏晋时,人们将尖角家常,敝屣旁边加以垂饰飘带。服装看起来一场飘逸,这便是彼时辞赋中的“华袿飞髾”。

魏晋·公元220年至420年

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至589年

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汉服开始高端创新发展,但不脱离汉服基本特征。隋唐妇女的主要服式仍然是襦裙是裙、衫、帔的统一。女性当中十分流行齐胸襦裙,即把下裙提至胸上的裙子,搭配以披帛。贵妇当中,也穿钿钗礼衣。汉服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颜色大胆。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唐代男子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前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五代时期服饰基本筵沿袭了唐朝服饰,无太大变化。

汉服的起源及发展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被称为汉衣冠、汉装、华服,从黄帝即位到明末清初两千多年间以“从华夏到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汉礼仪为中心,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的、且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和配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汉服是华夏、汉民族的文化象征。

汉服的“汉”字和汉人的“汉”是一致的,这个词意义的外延也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被称为汉衣冠、汉装、华服,从黄帝即位到明末清初两千多年问以“从华夏到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汉礼仪为中心,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的、且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和配饰体系。它不仅继承了汉族优秀的织染绣刻等工艺,而且还是中国“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的重要体现。

在后来的各个由汉民族统治的朝代里均以着汉衣冠继承周宗汉法为国家大事,《周易·系辞下》中的“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的意思就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天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从汉朝到魏晋南北朝,再到唐朝、宋朝、明朝,汉服的样式在不断的更新和演变,但始终不变的是汉服所代表的华夏、汉民族的文化内涵与礼仪体制。

在《马王堆三号墓遣册》中,有着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这当中的“汉服”就是特指汉朝人们所穿着的服饰以及它背后所包含的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等文献里所记载的冠服体系。《新唐书·蛮书》则记载着:“裳人,本汉人也。部落在铁桥北,不知迁徙年月。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这里的“汉服”就是指汉人穿着的服饰。

《辽史》:“辽国自太宗人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汉服,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在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一方面说明了汉朝之后汉服作为汉民族的服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所改变和发展,一方面说明了辽代皇帝对于汉服礼仪文化的重视。

魏晋时期的汉服是什么样子的

一。女服:

1.袿(衤属)杂裾。

袿衣是魏晋女服中的礼服。魏晋时期衣冠承于东汉,一秉东汉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兴起一种后世绝无的衣式——袿衣。袿衣是衣两侧有尖角的款式,来自两汉以来深衣“交输剪裁”的两角,所谓交输,是深衣左右两衽片裁成尖角,掩垂在人身体两侧的一种剪裁方法。魏晋时流行的袿衣在这种基础上继续延长两角,使之更长狭,更有飘垂动感,这些续在衣裾的长角称之为“袿角”或“刀袿”。不仅是衽角,蔽膝两侧也常有垂饰,一般是几条细软的缯纱飘带,称为“袿衤属”。从《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可见袿衣大袖的绮丽,这些女子身着右衽交领襦,垂胡大袖,下裙曳地,裙裾袿角飘飞,这便是彼时辞赋中的“华袿飞髾”。

2. 大袖博带

魏晋女服流行大袖,但收祛于口,俗称“灯笼袖”。自先秦两汉以来,腰带一般宽不过3寸,但魏晋女服的腰间多束一条宽宽的布帛,布帛上再系一道细窄的腰带,是身前打一花结。这种束腰方式是从东汉末年兴起的新款式,大约与彼时流行细腰有关。而且,这种束腰法显然影响了日本和服的腰封方式。

3.轻纱禅衣

东汉两晋不论男女都流行外服罩一件飘逸的纱榖禅衣,如《女史箴图》中那位对镜梳发的女子,上襦外罩一件可以透出襦衣的淡红纱榖,体现出“被文榖之华袿,振轻绮之飘飘”。

4.喇叭袖、对襟、圆口中衣、裙裤

有人总结魏晋衣饰的一个特点是“上俭下丰”,事实上,真正体现出这一特点的应在东晋南渡之后。为适应南方溽热的天气,中原服饰发生一系列变化,南朝墓葬出土的俑常着袖口喇叭状的上襦,交叠的衽也改成对襟,襦内着一件没有交领的、有些像我们今天T恤衫的圆领中衣,同时束腰也不再繁复,有的甚至没有束腰,与之对应的是宽松的、利于散热的下裙。后来,随着北方胡人影响的加重,游牧民族的绔褶被东晋所接受,南朝也流行起宽大的裙裤,而着裙裤的一般是梳着双鬟的少女,如《历代帝王图》中陈废帝身旁的少女。

二。女子发型:

1. 高髻、假髻:流行繁复的高髻与东汉接近,只是髻式更加繁复多样。如四起大髻、环髻、扁髻、堕马髻、飞天髻、灵蛇髻、螺髻、双环望仙髻。

2. 垂髾:与东汉接近,魏晋喜“垂髾”,一般髻后一缕垂髾,称为“飞髾”,或两鬓各垂一缕,称为“分髾”。

3. 步摇钗钿:与两汉不同的是,魏晋女子梳髻却很少戴帼,多以金叶片缀于花树的步摇或金银钿花,成双插于髻前两侧。

4. 脑后垂发:挽髻后余发垂于背,或束起或打成花结。

三。男服:

1.不穿中衣、褒衣大袖

魏晋男子流行服食丹药,药性上来全身燥热,皮肤敏感,所以魏晋的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款式参见《北齐校书图》。

2.小冠、介帻

魏晋男子审美的极端体现在与褒衣博带对应着小冠小帻。从汉画像石上多见将头均罩住的大冠,如进贤冠。而魏晋男子冠只着于发髻上;另外,东汉以来巾帻流行不衰,巾帻本衬于冠内,而此时无冠而帻已然成为外出之服。帻的体型也较小,不像东汉之帻有耳,此时无耳的介帻大为流行。

3.绔褶(xi2)

或许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原男子在这一时代也开始流行上衣和裤装。绔、裤互称,此时的裤多宽大,而且因为宽大,多在膝盖处扎一带,小腿依然散开成喇叭状,这种裤成为缚裤。

4.木屐

这也是服饰文化为了南方湿热气候的一种改变,着高齿木屐逐渐成为名士之风。

5. 女性化倾向

俗语“乱世多妖孽”,此言不虚。原先放达的士族文化在南朝发展成为一种奇特的极端状态,走向娇弱柔媚的病态,比如男子流行熏衣剃面、施朱傅粉,服饰也学着女子袖袂飘拂、衣裾曳地,有的出行时还有专人于身后提挈长裾。社会上流行起“美男文化”,大约比今天的美男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魏晋制算汉服吗,如果穿魏晋出门还被diss吗?

不属于汉服的是魏晋风,而不是魏晋制,魏晋制就是晋制,而不是魏晋风。穿魏晋风出门只要别说这是汉服就行,一般不会被diss的,除非遇到十级,遇到这种人。那真的是不幸,因为就算穿的不是魏晋风,可能也会被怼,反正这种人不要理她,能做的就是怼回去。

魏晋时期

指东汉瓦解后,三国到两晋的时期,通常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是这段历史的前一阶段。

魏晋中“魏”指的是三国北方政权曹魏,及曹家父子政权,而“晋”指的是司马氏建立的晋朝,东晋时北方正是五胡十六国时期。

魏晋时期,国家政权更替频繁,思想自由开放。文化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文学、思想、美术、书法、音乐都诞生了影响后世的大家。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文化史上称之为魏晋风流或魏晋风度。

相关文章

兰若庭汉服新品多少钱(兰若庭汉服在哪里买)

兰若庭汉服新品多少钱(兰若庭汉服在哪里买)

本文目录一览: 1、有没有比较白菜的汉服店? 2、京东上卖的这些汉服都是正版的吗? 3、为什么正宗的汉服都那么贵? 随便一件就是三四百的,而且也不是很漂亮。 成本真有那么高吗?还是做工很...

拼多多汉服多少钱(拼多多白菜价汉服店)

拼多多汉服多少钱(拼多多白菜价汉服店)

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拼多多不卖原创正版汉服? 2、拼多多正版白菜价汉服? 3、拼多多上的十三余汉服一百多能买吗? 4、初立汉服店有在拼多多上卖货吗? 5、在拼多多上100多的汉服...

太子悦神汉服多少钱(太子悦神衣服)

太子悦神汉服多少钱(太子悦神衣服)

本文目录一览: 1、一套汉服大概多少钱 2、汉服一套多少钱? 3、一整套谢怜cos服加要化妆容的化妆品大概要多少钱 4、汉服大概多少钱一套 一套汉服大概多少钱 一套好点的汉服至少600元...

合作汉服公司需要多少钱(汉服加盟费是多少)

合作汉服公司需要多少钱(汉服加盟费是多少)

本文目录一览: 1、一套汉服需要多少钱 2、加盟汉服实体店靠谱吗?加盟花兮社大概要多少钱? 3、汉服创业需要多少资金 一套汉服需要多少钱 要看料子,一般雪纺的,纱,棉麻料子基本不贵,襦裙一套...

博白汉服体验馆多少钱(白银市汉服体验馆)

博白汉服体验馆多少钱(白银市汉服体验馆)

本文目录一览: 1、玉林哪里有卖儿童汉服的 2、去汉服体验馆要付费吗 3、现在的汉服体验馆做的好不好,值得去消费吗? 4、想知道在拍摄汉服写真需要多少钱? 5、武汉汉服体验馆怎么收费(...

拍摄汉服一套多少钱(汉服拍摄价格)

拍摄汉服一套多少钱(汉服拍摄价格)

本文目录一览: 1、拍一套汉服写真大概多少钱 2、汉服体验馆大概开一间要多少钱? 3、租一套汉服一天大概多少钱? 4、想知道在拍摄汉服写真需要多少钱? 5、拍一套汉服写真大概多少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