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约汉服复原版下载,汉服完整版

hanfuguo22分钟前汉服文化1

汉服核心之一:延续千年的冕服简介

冕服产生于西周时期,随着周礼的一次次复兴,处于汉朝至明朝的汉服体系中的核心。冕服的千年延续是对汉文化的坚守,其服装中所蕴含的汉族文化精神是我们要一代代永远传承下去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 汉服文化 中一起了解吧。

冕服产生于西周时期,随着周礼的一次次复兴,处于汉朝至明朝的汉服体系中的核心。冕服的千年延续是对汉文化的坚守。

周代冕服种类有大裘冕、衮冕、惊冕、毳冕、希冕[絺冕]、玄冕等六冕,按照不同场合需要加以穿用。六冕在汉以后历代王朝的复礼思潮中,有时或以别的称谓形式出现。

六冕中,历代主要采用的是衮冕一种。衮冕是冕服当中,最华丽的服装,与其它冕服不同的特征,主要是冕冠的旒数(十二旒)及在衣裳所施的文章(十二章或九章,按照各朝代稍微不同)。作为六冕当中的首位冕服,大裘冕的象征意义最为崇高而又最具独特之处。全套冕服大致上由冕冠、上衣、下裳、中衣、袴、袜、舄、腰带(革带、大带)、弊膝、佩玉、绶、剑、圭等的十四种。

周代六冕的不同,可由十二文章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凡为冕服,例必有相应的“文章”。历来被普遍采用的文章之章目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之十二章。

《周礼》始传六冕的楷模,继而订立六冕取名之准则与承载往后千古历代冕服之服色的用事、义涵,包括冕冠、冕服之衣及裳、冕服之足衣、冕服之坿饰、冕服之服章等之形与图的用「色」规制,皆缘自周礼冕服之制。

《易系辞》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尚书·舜典》:「…(天子)五载一巡狩,群后以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臯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彰)哉。」可见黄帝尧舜时代已有冠服规制,而有此论功酬庸的相关文献。综此可知此种服章规范之施的崇高境界。

冕冠的文化内涵

1、延(冕版):冠上加「延」(綖)前圆后方,上玄下朱(纁),象天地之道。前低后高,以示俯伏谦逊。

2、旒:大裘冕无旒。冕以次,皆有垂旒,旒之数各有等差。旒之设,所以「蔽明」。义在不宜察察为明。旒之玉,周用赤、青、黄、白、黑五采。汉改以单色白玉珠。东晋用翡翠、珊瑚。明用各色珠,以组贯五采玉十二,象徵一年十二个月的极数。其余诸冕之旒都是奇数,属於阳数,亦即是吉数。《礼记·玉藻》云:“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礼记·郊特牲》又云:“祭之日,王被衮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旒,则天数也”。

历朝冕服用色:玄衣纁裳

「玄」是「黑」与「赤」两色的复合;而在中国哲学理论上,它是千古中华服色制度中最能象徵「天道」的思想色彩。先人以「玄拟天」,这在《周易》〈坤上六〉的爻辞中有所比拟:「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文言曰:「天玄而地黄。」前章已述,是因天道幽深而远,窥测维艰,如同一片「漆黑」。概以「黑中扬赤」内涵奥秘,与提供无尽的生活资源以育、以养、以造福众生。因而最尊隆的冕服采玄色,这是中国传统敬天畏天而「保民以王」的思想之显现。纁裳之用纁,文字载录首见於《周礼》之注文。《周礼》:「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注:「凡冕服皆玄衣纁裳。」纁色,即赤色、黄色、白色的复合色。

《后汉书·舆服志》:「玄上,朱绿裏」

《晋书·舆服志》:「皂表,朱绿裏」

《晋书·舆服志》:「皂表,朱绿裏」

《隋书·礼仪志》:「玄表,朱绿裏」

《唐书·车服志》:「黑表,纁裏」

身着汉服 穿越时光

阳春三月,春花烂漫。

在公园里、景区里,时常能看到身着汉服的青年男女,或行于杨柳岸边,看裙裾随风飘扬,或立于树下花前,听闻鸟语花香。他们束发盘髻、衣袂飘飘,与春天极为相配,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汉服,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指的汉族有史以来所有的传统服饰。汉服爱好者自称“同袍”,取自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意。在生活中,最为流行且常见的汉服有汉制、唐制、明制之分,样式上有襦裙、直裰、袄裙之别,还有上下连体的“深衣制”等。

最近几年,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热爱与日俱增,身着汉服出游、出席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风潮。这其中,不仅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也蕴藏着无限商机。

在这个春暖花开时节,让我们走近汉服,来一场“时光穿越”之约,一探究竟。

汉服之美

和煦春光,华裳绽放,汉风飞扬。

3月20日,是个周末,加上天气晴好,云台山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内人声鼎沸,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正秩序井然地排队等待进入景区。在景区内的小寨沟、红石峡、茱萸峰等景点,时常看到身着汉服的年轻人。他们有的手拿团扇,有的腰插竖笛,有的款款而行,有的则化身翩翩君子,在山水间谈笑风生。

此时,正值云台山汉服花朝节活动期间。许多热爱传统文化的游客身着汉服,从四面八方而来加入这场盛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与百花盛开、泉瀑溪流的云台山水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

“花朝节”又称“花神节”,意为百花的生日,古时便有。有记载为农历二月十二,有记载为二月十五。每到此时,从宫廷到民间都会祭祀众花神。人们身着华服,出门赏花踏青、簪花宴乐,孩童们则放飞风筝,嬉戏闹春,是我国春日的传统活动之一。

当然,除了古文记载和古画里的人物穿着,现代最直观的就是电影、电视剧里的服装道具。如《清平乐》里的宋式服饰,《女医明妃传》中的明代服饰,等等。许多观众看完都说,服装让故事更加生动形象,果然是“华夏之美,始于衣冠”。

蒋心是一名汉服爱好者,衣柜里挂的有近三十套,价格从200多元到3000多元不等。趁着周末,她和几位“同袍”一起自驾去了云台山和荣盛云台古镇游玩。

“我最初只是觉得电影、电视剧里的衣服好看,就从网上买了一件,质量一般,就是图个新鲜。”她说,后来在郑州市中州大道旁看到一家专业的古风摄影店,就去拍了一套,感觉非常美。再后来,她认识了同样爱好的一些人,加入了他们的“袍子圈”,甚至节假日别的城市有活动,也会和“同袍”组团去参加。

经过这几年的浸染,她也成了一位资深汉服爱好者。“只有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汉服文化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穿出品位,穿出美。”

如今的人们对汉服都已不再陌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着汉服行走在路上。不仅如此,即便平日,在大城市,穿着汉服出街的也大有人在。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发扬光大,汉服也从小众群体逐渐走向大众视野,并吸引了无数爱好者为之驻足消费。在云台山景区,汉服爱好者被问得最多的就是:“有链接吗?”“能为你们拍照吗?”自信张扬的年轻一代开始追寻有文化的生活,汉服的流行,也恰恰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小汉服 大产业

雕梁画栋,飞檐微翘,唐风汉韵的店铺林立。

在修武县荣盛云台古镇,不时有身着汉服的青年男女流连其间拍照留念,一些游客则悠然踱步,享受“穿越”时光。

一家出售汉服的店铺里,女掌柜王力冉正在搭配衣饰:水红衫子、绿罗裙,再从梳妆台上拿起杏花簪子插入发髻,摆好姿势,“咔嚓”,手机拍下并将照片传至朋友圈和“同袍”的群里。

自去年十月她转行加入汉服行业,并在荣盛云台古镇开了一家店铺,生意非常不错。

“此前是喜欢汉服,也看到很多人穿。后来云台古镇招商,我觉得这个行业有前途,就立马在这里开店了。”王力冉介绍,从去年十月开业至今,每个月都有汉服爱好者购买她的衣服。尤其是过年期间,网上销售和景区的游客让她店里汉服销量创了新高。“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做成职业,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儿。”

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加入,汉服产业链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2019年,淘宝平台上汉服市场规模破20亿元,并保持着每年150%左右的增速。抖音的汉服话题里有125万个视频,播放量高达330亿;在B站,2019年带国风爱好者标签的人数有8347万人。

去年电视剧《清平乐》终章之时,网上某商家推出了宋制汉服系列,一天销售了45万多单,两周内已达60多万单,创汉服商家史上最高纪录。最近一段时间,古装电视剧《锦心似玉》《风起霓裳》的热播,里面的服饰成为观众们讨论的话题之一,掀起了汉服的又一波热潮。

荣盛云台古镇的另一位汉服从业者梁娜,强烈感受到这里的汉服文化氛围和政府的支持力度,于是下决心开了全县第一家汉服店。她每天除了上网学习、看货,就是为顾客介绍服饰搭配。为了更好地宣传汉服,她不仅扩大店面,将汉服作为店员的工作服,还绞尽脑汁地策划活动,希望更多的人喜欢汉服。节假日游客较多,为了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她将店铺最里面的一隅收拾出来,布置成古风风格,便于汉服爱好者来拍照。

据《2019—2021中国汉服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汉服已购用户规模为1800万人。从汉服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来看,有47.2%的消费者是出于对汉服文化的喜欢,也有40.3%的消费者是出于对流行 时尚 的追求。对于汉服款式的未来发展趋势,约62.1%的汉服消费者更倾向于在汉服保持基本形制不变的前提下设计得更漂亮。可见,汉服文化的魅力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是最大的,且影视剧等网络宣传所定义的流行 时尚 ,也是年轻人购买汉服的一大因素。

这几年,我国汉服爱好者的群体越来越大,几乎每个城市的大学里都有汉服社的存在。甚至在国外,很多留学生也会将汉服穿着于重要场合,比如毕业典礼、生日会、成人仪式等场合,作为民族传统的符号之一。

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 社会 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会继续激发汉服市场主体消费人群数量的增加,其背后或支撑起数十亿元的庞大产业。

文化才是核心IP

今年年初,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汉服博览会”,修武县发布了一个重磅消息:要打造中国“汉服之都”。

“都”,从字面上来看,是宏大的,从经济角度理解,是庞大的。那么,一座小县城,缘何撬动一个大产业呢?

原来,这个只有27万人口的县城自带汉味,自古风流。在3000多年的 历史 长河中,留下了与服饰有关的灿烂文化——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途经宁邑改为修武,并在此修兵练武,留下了周室宫廷礼制和服饰;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禅位于曹丕,后定居修武,并一直奉汉正朔和服色,让千年古县第二次和汉服亲密接触;公元240年,“竹林七贤”隐居云台山百家岩竹林之中,饮酒赋诗,创造出对汉服文化影响深远的魏晋风度;公元768年,百代文宗韩愈出生在焦作,其子孙后代在修武繁衍生息,承袭大唐盛世的华美服饰,从此又与修武结下不解之缘……

厚重的 历史 文化是修武打造“汉服之都”的核心IP。从去年8月份开始,云台山景区连续推出“永不落幕的汉服节”等系列活动,加上荣盛云台古镇招商、汉服博览会以及全国线上线下的推广,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让这个县城与汉服紧紧连在一起,迅速冲上了C位。同时又依托景区每年庞大的客流量,精心策划汉服花朝节、红叶国潮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推出“穿汉服、免门票”的重磅福利,引得全国各地的汉服爱好者云集于此。

历史 文化与史书提供养料,影视古装剧提供想象,商家们“讲故事”,就能“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

身着汉服,心里着的是丝线锦绣、光阴流转,着的是血脉渊源、文化赓续。

百花已盛开,劝君与时令相合,身着汉服,感受岁月静好,畅想万古风流。

朋友圈里的“喜袍子 ”

史学杰

彭伟是我朋友圈里的一个另类,因为他思想前卫,重大节日常穿汉服,起个微信名叫“喜袍子”。“袍子”在汉服圈是亲密的称呼,汉服爱好者之间互称“同袍”。我和他刚认识时,觉得他的汉服装扮有点突兀。

那是前年国庆节,我在郑州郑东新区一处湿地公园游玩,看见一个小伙儿身着紫色长衫,腰间穿着革带,交领宽袖,却戴着黑框眼镜。这种扮相在人群中有极高的辨识度,吸引了不少游人的目光。“这肯定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或者是一个哗众取宠的人!”我心中暗想,眼睛却没能移开。

“你好,能不能帮我照个全身相?”小伙子笑容灿烂,手里拿着手机。

“好吧。”举手之劳,也对他又有几分好奇,我没有拒绝。他摆着姿势,我拍着。衣袂飘飘、环佩铿锵,相机里的画面真的很好看。

“穿这身热不热?”拍完照,我忍不住问。“不热,挺薄的。”小伙子撩开下摆给我看,上面的黄色刺绣鲜亮精美。“你不太了解汉服吧?现在穿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还有个袍子群呢!”小伙子打开了话题,我们聊了起来。

他是个 历史 迷,爱好传统文化,喜欢古风歌曲,也喜欢交朋友,这些我们都很像。只是他更健谈,给我讲他和汉服的故事,话匣子打开就像关不住似的。

“我从小就喜欢楚留香那样的翩翩公子,第一套汉服是上淘宝买的,那时网上汉服商家很少,我拍了一套自认为飘逸的白袍。收到货一看,面料是白棉布,我妈将我一顿臭骂,那个惨呦!”彭伟边讲边比画,爽朗的笑声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我突然觉得这小伙子真是与众不同。早些年谁穿汉服上街,常招来冷眼和非议,彭伟却如讲趣事一样风轻云淡。当时,看到同在公园游玩的“袍子”,他老远就抱拳作揖,犹如故交。

时代在发展进步,汉服的外在美和它的内在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像彭伟这样的年轻人,让它从“博物馆里”“古书里”走进生活中,旁观者也从不解和嘲讽慢慢变成了惊艳和赞叹。 社会 的包容与开放,使汉服“始于颜值、终于内涵”,穿在身上,感受岁月静好,畅想万古风流,岂不美哉?

制图/张炎莉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修武县委宣传部

汉服制作服装材料及所需布料尺寸

汉服款式变化小,面料选择对于服装的风格、气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面料时,要清楚所做汉服要求的季节和款式,什么人穿着,并考虑面料在不同部位的搭配(如衣身、领缘、腰带等的搭配)。

天然纤维面料是制作汉服的最佳材料,外观精美且穿着舒适。规格较高的礼仪服装,用高档天然面料更能体现出服装的品质感。化纤混纺面料在外观上接近天然纤维,花色繁多,整体感观良好,价格低廉,有时可用来代替天然面料。购买面料以面料批发市场为最佳,品种多价格便宜。

   一、常用的服装面料

丝型织物(锦缎、绡、纱、纺):是纺织品中的高档品种。主要指由桑蚕丝、柞蚕丝、人造丝、合成纤维长丝为主要原料的织品。丝织品是我国使用数千年的国宝级传统面料。这种来自蚕宝宝的天然纤维,价值昂贵,无论古今,均属高档面料。丝织品种类多,不同品类的外观差异较大,表现力极佳。它的特性是吸湿性、透气性好,穿着舒服;不易产生静电;较耐碱不耐酸,务必回避消毒液等酸性物质;不耐强光,不可曝晒;此外有薄轻、柔软、滑爽、高雅、华丽、舒适的优点。缺点是制作时较难掌握,不易护理。

【注】真丝织物的护理

(1)洗涤以干洗最佳。

(2)水洗需用丝毛专用洗涤剂在冷水中轻柔手洗。洗后将衣物悬挂晾干,不可用力拧、不可曝晒。

(3)禁止接触酸性物质,否则会腐蚀破坏真丝面料。

麻型织物:麻面料主要有亚麻、苎麻等,由麻纤维纺织而成的纯麻织物及麻与其它纤维混纺或交织的织物统称为麻型织物,可分为纯纺和混纺两类。麻型织物的共同特点是质地结实,外表光洁挺括,手感滑爽,垂感好、粗犷硬挺、凉爽舒适、吸湿性好,但容易起褶皱;色泽鲜艳,不易褪色,不易受潮发霉,对酸碱反应不敏感,熨烫温度高。质地细腻的麻面料适宜用作中衣、夏天穿着的襦裙等;厚重的麻面料则适宜秋冬外衣,气质倾向于男装。 历史上汉族服饰最早使用的面料便是麻、葛,因此百姓也被称作“布衣”。麻面料虽然价格低廉,但品貌高贵,穿着舒适,是出色的汉服面料。

【注】麻型织物的护理

(1)麻织物的缩水率在7%左右,因此买回的面料需要放在水中浸泡,进行预缩再缝制,以免造成衣物不合体。

(2)洗涤时适用中性肥皂或者中性洗剂。麻织物容易起皱,洗后需要高温熨烫,最好悬挂保存。

棉型织物:棉在宋代后期经国外传入才开始使用。是指以棉纱线或棉与棉型化纤混纺纱线织成的织品。可分为纯棉制品、棉的混纺两大类。棉的外观和质地更有亲和力,不似麻织物那般挺括高贵,但吸湿性、透气性、保暖性好,柔软贴身,色泽鲜艳,耐碱性强,耐热,抗虫蛀,没有弹性。缺点是缩水率大,耐酸能力较差,易褶皱,易生霉,不可长期日晒。平纹棉织物轻薄舒适,适宜做中衣等内衣,以及居家、休闲等常服外衣。以缎纹织成的棉质贡缎,光泽柔和,较厚重,布面挺括,比真丝缎朴实却不失庄重高贵,适合制作礼服及外穿服饰。

另外,棉麻混纺织物在市场上多见,揉合了棉麻的优点:贴身、舒适,保暖性佳,比棉外观挺括,可用来代替棉或麻制作内衣外衣。

【注】棉织物的护理

(1)棉织物的缩水率在5%-7%,买回来后需要放在水中浸泡预缩再缝制。

(2)洗涤方式:用肥皂、洗衣粉、中性洗衣剂水洗即可。不同颜色的衣服需分开洗,以免染色。

(3)棉织品易发霉,因此要完全干燥之后再收藏。

毛型织物:是以羊毛、兔毛、骆驼毛、毛型化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织品,一般以羊毛为住,它是一年四季的高档服装面料,高贵素雅,悬垂性好,保暖透气,具有弹性好、抗皱、挺括、耐穿耐磨、保暖性强、舒适美观、色泽纯正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存放时应使用樟脑防止虫蛀。

【注】毛织物的护理

(1)以干洗最佳,如需水洗时,在30度左右的温水中轻柔手洗,宜用专用丝毛洗涤剂或中性洗涤剂,洗后自然平放晾干、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2)熨烫时,需温度适中(约140度),要在衣物上垫上衬布后熨烫,仿毛面料一般水洗即可。

纯化纤织物:化纤面料以其牢度大、弹性好、挺括、耐磨耐洗、易保管收藏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纯化纤织物

其它服装面料

(1)、针织服装面料:是由一根或若干根纱线连续地沿着纬向或经向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成的。

(2)、裘皮:英文pelliccia,带有毛的皮革,一般用于冬季防寒靴、鞋的鞋里或鞋口装饰。

(3)、皮革:各种经过鞣制加工的动物皮。鞣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皮变质,一些小牲畜、爬行动物、鱼类和鸟类的皮在英语里被称为(Skin)而在意大利或一些其他国家往往用“Pelle”及其同意词来表示这一类的皮革。

(4)、新型面料及特种面料:蜡染、扎染、太空棉等。

   二、面料的正反面区别

(1)、一般织物正面的花纹、色泽均比反面清晰美观。

(2)、具有条格外观的织品和配色花纹织物,其正面花纹必然是清晰悦目的。

(3)、凸条及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具有条状或图案凸纹;而反面较粗糙,有较长的浮长线。

(4)、起毛面料:单面起毛的面料,起毛绒的一面为正面。双面起毛的面料,则以绒毛光洁、整齐的一面为织品的正面。

(5)、观察织品的布边,布边光洁、整齐的一面为织品的正面。

(6)、双层、多层织物,如正反面的经纬密度不同时,则一般正面肯有较大的密度或正面的原料较佳。

(7)、纱罗织物:纹路清晰、绞经突出的一面为正面。

(8)、毛巾织物:毛圈密度大的一面为正面。

(9)、印花织物:花型清晰,色泽较鲜艳的一面为正面。

(10)、整片的织物:除出口产品以外,凡粘贴有说明书(商标)和盖有出厂检验章的一般为反面。多数织物,其正面反面有明显的区别,但也有不少织品的正反面极为相似,两面均可应用,因此对这类织物可不强求区别其正反面。

三、制作汉服所需布料尺寸

在计算所需布料制作前要明白汉服的.一些含义。关于深衣礼记中有明确记载,其他款式的则多少也有一部分是要符合制式要求的。

《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 。 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

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圆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具父母、大父母,衣纯以缋。具父母,衣纯以青。如孤子,衣纯以素。纯袂,缘,纯边,广各寸半。

衽——指衣襟,汉服衣襟为右衽,也有对襟的。

裾——衣服的前襟,通常有直裾、曲裾之分。

袂——衣袖,有宽、窄之别,成语“联袂成荫”即是对宽大衣袖的描绘。

领——衣服围绕脖子的部分,有交领、圆领、坦领等型。

缘——衣领、衣襟、衣摆处的镶边。

一)、布料所需标准:

1.2至1.8m宽的布,普通身材的人(2.5米宽以上减半),以下标准为网络上提供,请参照自己的身材决断,建议不是非常瘦小的朋友每种布料多加半米至一米。

直裾深衣主料:2倍上身长+2倍下身长+1倍袖宽

曲裾深衣: 2倍上身长+2~4倍下身长(根据绕的圈数)+1倍袖

宽襦: 2倍上身长+1倍袖宽(这个上身长比做深衣的上身长要长,比照西式衬衣长度差不多)

裙: 2倍下身长

1.5米布幅宽布料

1、襦裙(上襦下裙):交领上襦2米,对襟上襦1.5米, 下裙2.5米,

2、批帛 :1米(1.5幅宽) 不拖地

3、曲裾深衣:6 米,(2.5米幅宽,大概需要3米半) 衣缘(含腰带):2.5米

4、直裾: 3.6米, 衣缘(含腰带):2米

5、高腰襦裙: 上襦和裙:4.5米( 2米幅宽), 裙: 2.5米(2米幅宽) 3米(1.5米幅宽)

6、曲裾深衣:

身高1米6。衣长1米4,缘宽是75毫米。(尺寸是穿中跟鞋的,穿平底鞋子衣长缩短5公分)

露出手的,衣宽取1米35,缘宽取75毫米;不想露手出来就将衣宽加到1米5。

胸围取二尺六寸;腰围取二尺三寸;裉(肩膀部位)取不小于五寸半。

袖子口的大小不小于20公分即可,大则不限。

下摆(周长)最好不小于1米4,否则有迈不开腿的可能。

二),古代部分朝代的幅宽、匹长参数

1、幅宽参数

朝 代---幅 宽---折合市尺——折合厘米——参 考 文 献

西周-----2.2--------1.3150------------43.83------------《汉书》

汉--------2.2--------1.5247------------50.82-----------《汉书》

唐--------1.8--------1.6811------------56.03-----------《新唐书》

宋--------2.0--------1.8450------------61.49-----------

明-----2.0~1.8-----1.8679-------------62.26-----------《明会典》

2、匹长参数

朝 代---匹 长---折合市尺-——折合厘米——参考 献

西周-----40----------23.92------------797.25------------《汉书》

汉--------40----------27.74------------915.58------------《汉书》

唐--------40----------37.3574---------1245.12-----------《新唐书》

宋--------40----------36.9009---------1229.90-----------

明------35~32--------32.68-----------1089.22-----------《明会典》

以下皆有考古实物参考,皆有各地出土的尺(牙、竹、木、铜、骨等)为基准。

但是由于古代的计量不可能像我们今天那样精确,以及出土古尺残损的问题,可能到时同一朝代的数据出现一些小范围的波动,有的时期只有一件出土,所以就会存在一个确定数字。但这个数字只能代表这个时代的一个参考范围,不是绝对数。除裁衣尺外,古代还有营造尺、 天文尺、调律尺等特殊用尺,这些尺的长度和裁衣尺是不相一致的。本表参考大多为裁衣尺或接近裁衣尺长度的常用尺。特在此说明。

3、古今尺度换算

朝代--------------折合厘米

商---------------15.78~15.80

战国-------------23.10

西汉-------------23.10~23.60

新---------------23.03

东汉-------------22.95~23.75

三国(魏)-------23.80

三国(吴)-------23.50~24.20

西晋-------------24.30~24.50

刘宋-------------25.00~25.20

唐---------------29.71~31.20

北宋-------------30.80~31.70

南宋-------------27.00~28.30

安徽有一千年古村,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这是什么地方?

在我国境内有很多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城古镇,它们不仅有着历史的沧桑感,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成为了游客们十分向往的文化景区。许多古镇都隐藏在山水之间,有蜿蜒的河流从中穿过,古镇之内有古街道与古民居,建成时间有几百多年,它们在历史的变迁中保留至今,是十分珍贵的文物。

有些古镇古城的名气很大,很多人都亲自去景区玩过,比如说平遥古城、乌镇、周庄等。在今年,我也去了一趟平遥,到古城里逛了几圈,古城里的街巷很多,每条街都十分热闹,街上开着许多店铺,有汉服店,还有餐厅与客栈,虽然功能不同,但门面都是古香古色的,特别有意境,好像已经回到了千年前。

在安徽省内也有一处古老的文化古村,它就是西递村,是一处古朴的千年古村。和平遥古城一样,它也是一处5A级景区,在省内的知名度是很大的。不过现如今出行要考虑到疫情的问题,外出旅游已经不是很安全了,等到疫情平息之后,喜欢古村的游客可以来当地游玩。现在,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这个古村。

西递村是安徽黟县之内的村落,由西递镇管辖。而黟县是黄山市下辖的县城,与黄山之间的距离不远。西递村就坐落在黄山的南麓,与黄山景区之间的距离大约是40千米。游客可以在这里多呆一天,把这两个景区都逛了,免得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也可以彻底玩得尽兴,这样的旅行安排是比较方便的。

古村的面积是10.7平方千米,早在北宋皇佑年间,这个村子就已经开始建设了,到明景泰年间开始蓬勃发展,到清初,这个村子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村民们的生活是不错的。这个村子的四面都是山,从村子上方看,整个村子就像是一艘船。村里还有两条溪流蜿蜒流淌,自然环境是实打实的优质。

村民沿着溪流铺设了道路,还设置了一条纵向的长街。村里所有的街道与小巷都是用当地盛产的青石铺就的,不仅用起来很结实,看起来更是美观。村里还保留着300余幢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这些民居的砖墙上大多都雕刻了图画,看起来栩栩如生,也能够看出当地人的砖雕技艺是很精湛的。

你怎么看待汉服?

汉服是汉代人的服饰,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我们应当继承更需要发展,不能停留在远古的时代,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服饰无论哪个朝代,哪个国家,只要穿着舒适,大方得体,好看就好…

因为有人不希望中国再出现民族服装,比如某些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国家。

不要小看了着装的重要性,军队为什么要统一服装?为什么在要求实用的情况下还一定要求美观?有谁知道吗,答对有奖。

好吧我先透露答案:认同。

民族服装也是同样的道理,认同自己的民族。

但是敌国不希望这种情况出现在中国,虽然做不到“剃发易服”,但他们可以雇佣些公知,分化民族情节还是能做到的,这不,争论就来了么。

再回答“为什么穿出去还要被人指指点点的”

因为汉服太漂亮,是谁说不漂亮的?

一言不合就上图:

有人说,上面那个汉服小姐姐没法干活,或者说不适合工作。当然啦,这本来就不是干活穿的衣服,你见过西方人有穿燕尾服干活的吗?民族服装又不是只有这一款,下面这款也是汉服,包你干活不碍事。

说实在的,如今所谓的“汉服”圈跟“古风”圈是一个样的:都是标榜弘扬传统文化,实则对其一无所知----只不是一个是对服饰,一个是对诗词罢了。

单从衣服上来看,汉服大体形制就是“深衣”“上衣下裳”以及“襦裙”。其中“上衣下裳”最为正式,一般作为礼服用;深衣是官、士常用;襦裙则是女性常用,至于所谓的“泥腿子”(庄稼汉、劳动人民的蔑称),都是短衣长裤。所用的材料最好的不过绫罗,大多数都是仅仅用的布帛-----换到如今,且不说材质云云,就靠着男性大一码的睡袍外穿、女性丝制连衣裙露出抹胸、肚兜,就变成了所谓的“汉服”了?汉服的“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都上哪里去了?

其次,汉服是个体系,其中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从纹章来讲,其不论颜色、花纹,都是有指定含义的,周礼讲“以纹为贵”、《诗经》云:“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其中十二纹章也都是有各自的代表意义(”虞皇的“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足衣(鞋子)也有:舄、履、屦、屐、靴、鞋的分类;头饰也是各有定式:男戴冠、巾、帽等,通用的主要有冕、弁、幞头等。女则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反观现在的汉服党:穿着古装穿运动鞋?穿着古装留的板寸?打着鼻钉?带着手表?这就是用汉服弘扬传统?嗯?我们讲的是精神而不是形式?汉服都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就要代表汉服?----就算说精神,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留长发你怎么不留着?这可是孝道啊!

最后,我对于汉服见解谈不上独到,但是起码不歪------服饰的作用,无非蔽体御寒,之后再谈如何美观云云。然而所谓的传统是指的这些吗?诸子经典、诗词歌赋乃至人文思想,今天穿着类古风装的人----不说精通,就算是略知一二的有几人?靠着穿着古人不认、今人不认的东西作秀,就能美名其曰代表传统,就能弘扬文化了?说实话,每个人穿什么衣服是个人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但是要打着某某幌子,来带这种丢人的节奏,自己不觉得羞愧吗?

作为女性,我认为汉服也只仅仅是一种服饰,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化,不同的朝代有不同朝代的特点,衣服亦如此。

汉服结构宽松,穿起来潇洒飘逸,有仙风道骨之感,如若轻闲无事,或行行走走,肯定是一道亮丽的养眼风景,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但是个人认为,任何一件事物,被后人慢慢摒弃,必有道理:那就是它己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我们吃穿用度,总是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变好,既简单又实用,假如你穿着汉服去开车、去高空作业、去田地间劳作……真的合适吗?不但不合适,更的是羁绊和危险了

所以闲暇时穿穿汉服,彰显一下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可以的,但如果把它回潮复古,作为文明时代的主流服饰是不妥当的。

我认为穿汉服出去被指责的关键有两点。

第一,整体上不配套。

我们可以注意下日本和服出行时的样子,也可以注意下其他民族服装出行时的样子,人家无论是发饰头饰和衣服还有脚下鞋子都有一个相对的统一,但是你观察一下我们在路上遇到的所谓汉服人员,往往衣服凑合是那么个样子,可头发呢,尤其女孩子并没有很规范,甚至披头散发状如妖孽?还有主要脚下的鞋子千奇百怪,有高跟;有运动鞋;有休闲鞋。假如你不懂该穿什么样子的鞋,可以看一下 历史 图片,或者参考下影视资料,至少你也该选择一双纯粹的棉质手缝纳底的布鞋吧?

第二,汉服需要统一。

真正的汉朝人服装并不适合现在人穿着,不仅宽袍大袖而且光腰部的褶皱就挺费劲的,而且下摆很长制约正常的行走和活动。所以严格意义上我们需要在“汉服”的基础上做一些保留和取舍,不仅要符合现代人基本穿着和习惯,还要考虑汉族的传承和特殊的 历史 文化背景。另外从朝代更替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在 社会 经济文化方面是递进发展的,而且人类服装上也是朝着更加方便,更加实用发展的。当然民国不具备传统服装的概念,清朝又作为外族统治在 情感 上让人不能接受。那么我们可以选择的就只能停留在晚明时期了…

综上两点,“汉服”必须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模式,不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做就做到认真,你要随便穿出去一件衣服孤芳自赏那是属于个人的事,但要充盈起一个民族的符号就要在细节上不能马虎更不能随意!

不管是有人叫着、嚷着复兴汉服,觉得不复兴汉服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就要绝种一样也好,或者又有人去掐汉服的定义,比如把某些特定的中华 历史 服饰(例如旗袍等)排除在汉服之外也好,我就觉得这玩意,你基本当个自己兴趣爱好就行,千万被上纲上线。

很多人看到现如今的汉服文化就会拿日本、韩国来打比方,觉得他们传统服饰文化保护的多少多少好,平时有多少人穿,而我们就怎样怎样。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他们是基本上的单一民族国家,不像我们这样各民族间撕逼、歧视严重。

别不承认,特别是某些人,到如今了还看不起因为某些 历史 原因曾经入主中原的民族人士,搞得自己就是多“伟光正”一样,只能说这样的人三观都是被那啥吃了,人家毛子抢了我们这么多土地,怎么不过去手撕呢?也就是个键盘侠。所以我觉得,只要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出现过的服饰,如果你说要复兴汉服,直接叫“复兴华夏服饰” 不仅更好,更准确,也更容易令人信服。

其次,服装的发展必然是伴随“观赏性”和“工具性”,观赏性汉服并不需要说,很美很好看,但是工具性汉服就非常差了,工作性能肯定不能和当代经过上千年演化的现代服饰对比。

所以你在小圈子里面再怎么玩,再怎么去召集同类爱好的人,那都没关系,但相当一部分人把“汉服复兴”拿来上纲上线,真不知道他们是哪里学来的这种套路。泱泱中华,难道不穿汉服就不是中华了?

您好,您的问题描述可能有点错误。

在汉服同袍中,所谓的山寨不是说是创新的或者其他的。

说的是抄袭别人家的款式。

正如书籍抄袭,影视抄袭一下,剽窃别人的创意是令人不齿的和抵制的。

(上图不是山寨,是复原图)

然后再说说您可能想要表达的意思。

您的可能意思是说现在 汉服同袍中的一些考据党 等等,

不能接受汉服制式什么的改变,也比较的抗拒汉元素服装。

这个从长远来说肯定是不行的, 因时而变,融入时代元素是必须的。

但是现阶段还是汉服复兴的初期 ,很多的传统的制式还未被考证。

很多人对汉服还没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

有些穿汉服的人连形制都不对,观念礼仪也不对。

总要先学会走路,再考虑去学跑步对吧。

毕竟,衣冠上国,汉服也不仅仅是一件简简单单的民族服饰。

当然,现在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汉元素服出现了,

汉服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了,很多人纵使没有穿过,也听说过。

很多人纵使不喜欢,也不会去抵制了。

汉服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民族服饰,承载着民族的传统文化。

汉服也就是一件简简单单的民族服饰,为什么别的民族可以穿,我们穿不得?

汉服开始流行,是一种文化复兴吗?

近年来,“汉服文化”不断兴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着汉服上街,旅行,提倡在传统节日穿着汉服。这群生长在20世纪的80/90后,为什么要沉迷于老祖宗的服饰呢?

现在开始流行的汉服,不是一种旧事物,相反它是一个新事物。汉服的复兴,不管是因为现代人看腻了现代服装,才去追寻复古,还是由于时代进步,审美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总之当代的汉服,正是时代推陈出新的产物。

现在不少的女孩儿穿上汉服,真是美得不像话,汉服之美,是一种好看而不可言说的美。

鉴于当代人中还有很多人对汉服毫无所知,所以,下面用简单问答的方式,来回答有关汉服方面的一些问题。

其一、电视剧和影楼里看起来很古风的都是汉服吗?

不是,汉服有严格的制式要求。一些 历史 剧(比如大秦帝国)里穿着确实是汉服,但仙侠剧、武侠剧、影楼和景区路边拍照的都不是汉服!

其二、汉服是指是汉朝的服装?还是汉族的服装呢?

其实我们今天讲的汉服,是广义的汉服,其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狭义的汉服只是我国古代人们的一种服装统称而已。

其三、什么是真正汉服?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指的是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止于清代“剃发易服”,绵延数千年间,汉族与其前身华夏族所穿的服饰。简单来说,就是汉族的传统服饰。

其四、汉服就是汉代的衣服吗?

不是!汉服是指汉民族传统服饰,包括了所有朝代的汉族服饰。

其五、汉服不是和服/韩服

日本和韩国在 历史 上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服装确实有相似之处,但是仔细看就能发现,真的不一样。对比起来,日本和韩国对传统服装的保护和宣传却比我们到位很多。很多中国人居然只知和服,不知汉服。

其六、中国服饰到底包括些什么?

如今提起中国代表服饰,大家想到的也是旗袍、唐装、中山装。这些改良自满族和西装的服饰,事实上跟占中国总人口约90%、在中原地区生活了几千年的汉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并不是说满清服饰不好,而是我们连少数民族有他们自己的服饰都知道,却不知道我们汉族祖先曾经真正穿着的服饰。

其七、或许有的人会说,汉服穿着繁琐,早就不适应现代生活,是该淘汰的糟粕。

和服穿着比汉服还要繁琐,但重大节日时,日本人依然会穿着和服。提倡复兴汉服的起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汉族对自己文化的健忘症,真的太严重了。2010年曾经出过这样一则 社会 魔幻新闻,穿汉服上街竟被误认为是和服而被围攻。

汉服认知的若干盲区

1、汉服不是指着古装/影楼装/舞台装。电视剧、影楼、舞台设计里因拍摄表演需要而设计的服装,不是汉服!

2、是改良汉服不是真正的汗服。改良汉服也就是包含有汉服元素的衣服,是现代人根据汉服形制简化设计后的衣服。严格意义上讲,这也不是汉服。但是由于是包含有汉元素的服装,毕竟来自传统汉服,一定程度也有助于大众了解汉服,所以汉元素将比古装,更容易被专业人士接受,但它仍然不是纯正意义的汉服。

3、辨识真正汉服的几个简单技巧

A.露不露肉:古代人保守,胳膊、腿、腰、甚至手脚都不能露,所以汉服的袖子全都是放下来的,一般能把手都全部遮住,如果能露出以上部位的,肯定不是汉服。

B.剪裁方法:汉服全部是平面剪裁的,如果带有立体剪裁才能达到的设计,都不是汉服。

C.材质选用:汉服以棉麻、雪纺为主,配色古朴,花纹也多为中国传统纹理,如果用到了艳丽反光的面料或特别透明的纱一般都不是汉服。

D.由于当代人的“创新精神”太厉害了,以上技巧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无法辨别时,还是请参考标准制式图样。

在当代汉服刚刚兴起的时候,有少数 历史 学者认为现代人穿的汉服并不是真正的汉服,是对汉服文化的“随意改动。”

其实,狭义的汉服汉服虽然是古代的服饰文化,但在当代 社会 ,我们要发扬光大汉服文化,就不能囿于旧制,作茧自缚,我们要发扬汉服文化,必须不断广开思路,大胆融合各种现代因素,不断推陈出新,把新式汉服饰文化,推到一个新的时代和世界的高峰。

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具体体现,它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中华民族的美学观,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摘自百度百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不管是单纯觉得汉服好看,还是对汉服体现出来的中华传统美的价值观有兴趣,反正我确实佩服这群穿汉服人的勇气,佩服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佩服他们顶着众人奇异的目光,告诉大众汉服是什么的勇气。

此外,还有些人对汉服有这样那样的偏见,特别是认为穿汉服就该像古人一样的全套打扮起来,其实汉服复兴不是复古,我们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继承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文化精粹,让它在当下乃至未来也能绽放光彩!

希望有一天穿着汉服上街这件事,就像日本人穿着和服上街一样正常。

首先汉服它和现在的所有衣服一样,他首先是一件衣服,只是样式不一样罢了。衣服的功能保暖,装饰,他也都有。

第二,人们的穿着如果都统一为一种服装,那么整个 社会 是不是太单调了,所以在现在人们常穿的服装之外,有人穿汉服,一定是很吸引眼球的。

第三,穿汉服不是标新立异,它是一种审美观的表现。他比穿乞丐服的人要有文化品位。只有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才可能穿汉服。有些人他也是通过穿汉服这种形式,唤醒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热爱。

第四,我无论在哪里看见人们穿汉服,我都觉得十分漂亮。可惜我的身材不适合穿汉服,否则我也会买一套穿一穿。当然要想使汉服流行开来,仅仅是模仿古代的样式还不行,应该再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有所创新,才会更加流行。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汉服把古典、含蓄、轻盈、飘逸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汉族自古就是个相对内敛的民族,对美的追求不是极致的细腻就是低调的奢华,加上纺织业的相对发达,绫、罗、绸、缎、丝、帛、锦、绢 ......每个时期的不同营造了不同的让人惊叹的服饰之美。

下面这组Q版插画完美展示了 汉服的款式 ——

穿我汉服,彼为暗香盈袖,闻歌起舞之服。

穿我汉服,彼为金戈铁马,英雄洒血之服。

穿我汉服,此为我汉家礼义之所系也。

穿我汉服,此为我汉家魂魄之所依也。

相关文章

汉服图纸多少钱一张(汉服图纸多少钱一张图片)

汉服图纸多少钱一张(汉服图纸多少钱一张图片)

本文目录一览: 1、汉服设计稿的价格一般在多少钱左右 2、现在拍一套汉服写真大概需要多少钱? 3、我想做一件古装,汉服(里衣+加中衣+外衣),大约要花多少手工钱? 4、定制汉服情侣款的大概...

汉服大众一点的多少钱(汉服多少元)

汉服大众一点的多少钱(汉服多少元)

本文目录一览: 1、70快钱的汉服能是正的吗?我买了这个,全套大概70块钱左右,不知道是不是山的? 2、请问一套汉服要多少钱? 3、一套汉服需要多少钱 4、一套汉服大概多少钱?贵的多少,便...

熹园景区提供的汉服多少钱(熹园的汉服是自己准备吗)

熹园景区提供的汉服多少钱(熹园的汉服是自己准备吗)

本文目录一览: 1、朱熹故里熹园为什么必须游客穿汉服才允许进入? 2、横行霸道的熹园,一件汉服卖到上千块,为何前往的游客还络绎不绝? 3、走进去就像穿越回古代,熹园景区为何要求所有人都必须穿汉...

汉服租多少钱一套(一般租汉服多少钱)

汉服租多少钱一套(一般租汉服多少钱)

本文目录一览: 1、200左右的汉服租金怎么定 2、汉服体验馆大概开一间要多少钱? 3、租一套汉服一天大概多少钱? 200左右的汉服租金怎么定 看情况定。实体店的话,一般大城市会比较贵,小城...

汉服真丝吊带一般多少钱(真丝汉服正常价位)

汉服真丝吊带一般多少钱(真丝汉服正常价位)

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一套汉服要多少钱? 2、在阿里巴巴看到一件真丝吊带30元是真的吗 3、一套汉服大概多少钱 4、一身汉服大概多少钱 5、真丝多少钱一米,会比较容易出褶皱吗?...

婚嫁汉服定制美甲多少钱(订制汉服一般多少钱)

婚嫁汉服定制美甲多少钱(订制汉服一般多少钱)

本文目录一览: 1、一般做美甲要多少钱啊? 2、一般做美甲需要多少钱啊? 3、做美甲大概要多少钱啊? 4、做美甲一般多少钱? 5、结婚美甲贴甲片要多少钱? 一般做美甲要多少钱啊? 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