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汉服,武当山汉服

hanfuguo17小时前汉服视频1

魏晋南北朝名人有哪些?

1、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2、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

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3、司马炎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晋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

咸熙二年(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建国后,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并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

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葬峻阳陵。

4、关羽

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被潘璋部擒获,被杀于临沮。

5、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魏晋南北朝

关于汉服的经典诗句

1. 描写汉服的诗句

《秦宫诗》

【唐】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巻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曽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箆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2. 求古代诗歌里对汉服描写的句子,

秦宫诗 唐 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 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 紫绣麻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 这是李贺写汉代美少年秦宫的诗古代描写男子服饰的诗好象不多见。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本诗足见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陌 上 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这还有什么说的呢,相信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丽 人 行 唐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诗圣描写杨氏姐妹游曲江池作。虽含义多讽,但我们仍能看出唐代贵族的服饰是何等豪华。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三五: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簇带:妆扮之意。 这首能看出宋代元宵风俗还有当时人们穿着的情况。

欧阳修-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 这首词写歌女思念她的恋人.注意那个"梅妆" 梅妆: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作梅花妆,即在眉宇间画一朵梅花作为妆饰。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 这首词用立春日特有物景和风俗,抒发时不待我的感慨,并通过象征隐喻,寄托故国之思。

春幡:古代立春那天女子剪彩纸为燕形戴在头上,以示迎春,叫春幡。 堆盘:古时立春日做五辛盘,用黄柑酿酒,称作洞庭春色。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此词写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 两重心字罗衣:沈雄《古今词话》谓为衣领屈曲如心字。

国风·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 衣:外衣 裹:内衣 絺(吃):细葛布 绤(系):粗葛布 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 借华丽衣饰讽刺卫宣公夫人(原为他儿媳)姜宣荒淫无耻。 副:用假发编成的髻,上缀珠玉 笄:簪 珈:玉饰 象服:镶嵌珠宝绣满彩色花纹的华丽礼服 翟:绣长尾野鸡图案的礼服 鬒:乌发如云 髢:假发 瑱:玉耳饰 揥:搔头簪子 展:象服内的红色绉纱礼服 绁袢:贴身内衣 羽林郎 汉辛延年 胡姬年十五。

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

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

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

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

两鬟千万余。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当。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长裙连理带 ,广袖合欢襦。

吴文英-渡江云·西湖清明 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 白居易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 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 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不知道唐代妇女是否真这样打扮,这明显是不懂化妆只知道往脸上倾泻化妆品 缭绫-念女工之劳也 白居易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 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 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

3. 提到“汉服”的古诗词句子有哪些

1,《赠兖州孟都督》

年代: 唐 作者: 韩翃

少年亲事冠军侯,中岁仍迁北兖州。露冕宁夸汉车服,

下帷常讨鲁春秋。后斋草色连高阁,事简人稀独行乐。

闲心近掩陶使君,诗兴遥齐谢康乐。远山重叠水逶迤,

落日东城闲望时。不见双亲办丰膳,能留五马尽佳期。

北场争转黄金勒,爱客华亭赏秋色。卷帘满地铺氍毹,

吹角鸣弦开玉壶。愿学平原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骊驹。

2,《赠魏国宪穆公主挽歌词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权德舆

汉制荣车服,周诗美肃雍。礼尊同姓主,恩锡大名封。

外馆留图史,阴堂闭德容。睿词悲薤露,千古仰芳踪。

秦楼晓月残,卤簿列材官。红绶兰桂歇,粉田风露寒。

凝笳悲驷马,清镜掩孤鸾。愍册徽音在,都人雪涕看。

3,《阴山女歌》

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

阴山女汉服,初裁泪如雨。

自看颜色宜汉装,琵琶岂复传胡谱。

赤车使者传琵琶,翩然雌凤随凰去。

岂不怜此女儿心,父母生身远有祖。

平生父母九原恨,得幸一朝收拾取。

使者高义重咨嗟,衣裳盟会其敢许。

汉装汉曲阴山坟,七十年来愁暮云。

即今山川还汉家,泉下女儿闻不闻。

谁将一樽内库酒,招此芳魂亦何有。

崔卢旧族自豪英,顾此女儿惭色否。

巍巍之功惟陛下,万岁百男固宗社。

赫赫雷电暂出车,陶陶韶濩咏归马。

墨庄侍读如尚在,应有好辞献寿斝。

4,《耄志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尧言播告几丝纶,服汉衣冠易介鳞。

羞战黑山为虏将,俾王青社备藩臣。

招怀河北来降者,响附山东听诏人。

可惜蹉跎隳晚节,圣恩尚许庙为神。

5,《再次韵赵佥判投赠》

年代: 宋 作者: 项安世

天街何日雨云乾,梦想王孙白玉颜。

一日能从晦严子,十年不负会稽山。

吟诗可但师唐白,服礼终期类汉间。

万事总当发廕户,己私除尽即心闲。

6,《次韵公绍贺崇静之赐金紫》

年代: 唐 作者: 朱长文

久脱朝衣袭野裳,亲逢盛旦日重光。

耕田凿井尧民事,垂组怀黄汉服章。

诸老相欢陶圣治,两宫遥祝与天长。

谪仙才调今谁是,肯解金龟燕夕阳。

7,

《客北平闻行人之语感而成诗(四首)》

年代: 明 作者: 宋讷

虎将朱旗直指燕,燕山王气便萧然。

轻如晋武平吴日,远似唐皇幸蜀年。

朝市夜沉三辅月,禁闱寒断六宫烟。

延春阁上秋风早,散作哀音泣播迁。

将士城门解甲初,不知相府已收图。

霓裳宫女吴船载,胡服朝臣汉驿趋。

甲第松筠几家在,名园花草一时无。

行人千步廊前过,犹指宫墙说大都。

相臣无策奏岩廊,倾国倾城总祸殃。

同辇谁辞婕妤诏,后庭多学丽华妆。

出墙御柳先零雨,入塞宫花半谢霜。

毕竟玉颜成底事,空遗残粉污椒房。

几回人起乱中华,僣赏轻颁将相麻。

示俭岩宸空植草,助娇上苑浪移花。

当年翠辇三山路,此日毡车万里沙。

自古国亡缘女祸,天魔直舞到天涯。

4. 汉服古风诗歌散文

我找的是描写汉服的古诗词,不知道可不可以秦宫诗 唐 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 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 紫绣麻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 这是李贺写汉代美少年秦宫的诗古代描写男子服饰的诗好象不多见。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本诗足见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陌 上 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这还有什么说的呢,相信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丽 人 行 唐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诗圣描写杨氏姐妹游曲江池作。虽含义多讽,但我们仍能看出唐代贵族的服饰是何等豪华。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三五: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簇带:妆扮之意。 这首能看出宋代元宵风俗还有当时人们穿着的情况。

欧阳修-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 这首词写歌女思念她的恋人.注意那个"梅妆" 梅妆: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作梅花妆,即在眉宇间画一朵梅花作为妆饰。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 这首词用立春日特有物景和风俗,抒发时不待我的感慨,并通过象征隐喻,寄托故国之思。

春幡:古代立春那天女子剪彩纸为燕形戴在头上,以示迎春,叫春幡。 堆盘:古时立春日做五辛盘,用黄柑酿酒,称作洞庭春色。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此词写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 两重心字罗衣:沈雄《古今词话》谓为衣领屈曲如心字。

国风·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 衣:外衣 裹:内衣 絺(吃):细葛布 绤(系):粗葛布 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5. 人世间的冷暖,触痛多少无言的感慨,古风汉服诗词

《清平调·其一》唐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赏析: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

“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

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

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有关汉服名称记载关于汉服的记载数量繁多,仅列出部分: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简牍:“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汉书》:“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蛮书》:“裳人,本汉人也。部落在铁桥北,不知迁徙年月。

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新唐书》:“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

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辽史》:“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

“汉服,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后王以祀以祭以享。……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

乾亨以后,在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东京梦华录》:“诸国使人,大辽大使顶金冠,后檐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如汉服。”

《清稗类钞》:“金天命己酉,太宗禁民汉服,令俱秃发。”供参考。

6. 描写“唐装、华服”的诗词有哪些

1.《宫词》年代: 宋 作者: 王仲修绿槐疏影满花砖,首夏清和未暑天。

进食门前金合人,唐装宫女听传宣。2.《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烟然烛九衢香。

车声驰道内家出,春色禁沟宫柳黄。陵邑只今称虏地,衣冠谁复问唐装。

伤心寒食当时事,梦想流莺下苑墙。3.《吕公像》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巾裹唐装本布衣,平生唯识一钟离。

此中养得婴儿就,世上行尸有许悲。4.《都梁八首》年代: 宋 作者: 陈造年年汉臣节,春雁与同归。

番俗尊华服,皇家后武威。市中斜毼贱,水外拂庐稀。

南北皆生息,和亲果是非。5.《纪事二十四首》年代: 清 作者: 梁启超华服盈盈拜阿兄,相从谭道复谈兵。

尊前恐累风云气,更谱军歌作尾声。

7. 描写“唐装、华服”的诗词有哪些

1.《宫词》

年代: 宋 作者: 王仲修

绿槐疏影满花砖,首夏清和未暑天。

进食门前金合人,唐装宫女听传宣。

2.《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

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烟然烛九衢香。

车声驰道内家出,春色禁沟宫柳黄。

陵邑只今称虏地,衣冠谁复问唐装。

伤心寒食当时事,梦想流莺下苑墙。

3.《吕公像》

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

巾裹唐装本布衣,平生唯识一钟离。

此中养得婴儿就,世上行尸有许悲。

4.《都梁八首》

年代: 宋 作者: 陈造

年年汉臣节,春雁与同归。

番俗尊华服,皇家后武威。

市中斜毼贱,水外拂庐稀。

南北皆生息,和亲果是非。

5.《纪事二十四首》

年代: 清 作者: 梁启超

华服盈盈拜阿兄,相从谭道复谈兵。

尊前恐累风云气,更谱军歌作尾声。

关于汉服的古诗有哪些

1. 关于汉服的古诗句

关于汉服的古诗句 1.描写汉服的诗句

《秦宫诗》

【唐】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

秃衿小袖调鹦鹉,紫绣麻霞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巻起黄河向身泻。

皇天厄运犹曽裂,秦宫一生花底活。

鸾箆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2.求古代诗歌里对汉服描写的句子,

秦宫诗 唐 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 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 紫绣麻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 这是李贺写汉代美少年秦宫的诗古代描写男子服饰的诗好象不多见。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本诗足见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陌 上 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这还有什么说的呢,相信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丽 人 行 唐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诗圣描写杨氏姐妹游曲江池作。虽含义多讽,但我们仍能看出唐代贵族的服饰是何等豪华。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三五: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簇带:妆扮之意。 这首能看出宋代元宵风俗还有当时人们穿着的情况。

欧阳修-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 这首词写歌女思念她的恋人.注意那个"梅妆" 梅妆: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作梅花妆,即在眉宇间画一朵梅花作为妆饰。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 这首词用立春日特有物景和风俗,抒发时不待我的感慨,并通过象征隐喻,寄托故国之思。

春幡:古代立春那天女子剪彩纸为燕形戴在头上,以示迎春,叫春幡。 堆盘:古时立春日做五辛盘,用黄柑酿酒,称作洞庭春色。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此词写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 两重心字罗衣:沈雄《古今词话》谓为衣领屈曲如心字。

国风·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 衣:外衣 裹:内衣 絺(吃):细葛布 绤(系):粗葛布 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 借华丽衣饰讽刺卫宣公夫人(原为他儿媳)姜宣荒淫无耻。 副:用假发编成的髻,上缀珠玉 笄:簪 珈:玉饰 象服:镶嵌珠宝绣满彩色花纹的华丽礼服 翟:绣长尾野鸡图案的礼服 鬒:乌发如云 髢:假发 瑱:玉耳饰 揥:搔头簪子 展:象服内的红色绉纱礼服 绁袢:贴身内衣 羽林郎 汉辛延年 胡姬年十五。

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

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

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

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

两鬟千万余。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当。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长裙连理带 ,广袖合欢襦。

吴文英-渡江云·西湖清明 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 白居易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 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 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不知道唐代妇女是否真这样打扮,这明显是不懂化妆只知道往脸上倾泻化妆品 缭绫-念女工之劳也 白居易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 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 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

3.有关描写汉服的诗句

【名称由来】

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 客观上的汉族人某些历史阶段的民族服装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

【基本特点】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男装的式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大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延续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便是如此。

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续了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

女装式样相对稍多些,但基本式样大体也只有两种:

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同样以秦汉服饰为代表)。

隋唐兴起的大襟低胸这种,同秦汉深衣不同的是服饰分为上衣下裳,不再像深衣那样衣裳连在一起。这两种女服式样对宋明时期以及日本朝鲜的民族服饰(女服)影响非常大。隋唐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窄袖紧身翻领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为流行服饰来穿的(或者说是出于猎奇心理),并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宋明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一些别的式样,但影响并不广。

大家看到了秦汉唐宋明服饰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体部分相同。西汉的深衣和明朝的汉服基本式样是相同的,只是在细枝末节上不同。共性是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其实象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汉服在唐朝时期汉人依然在穿,不过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北方以圆领为主,而在吴越地区则两者兼顾,宋明类似。日本和服就是在飞鸟奈良时期(中国唐朝时期)引进汉人服饰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和服。

汉族服饰的风格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古汉服的鞋也是很讲究的,在传统绘画和戏曲中体现出,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

了民族融合。此后仅经过数十年时间,中原的鲜卑等各少数民族就基本上和汉族人民融为一体了。

4.提到“汉服”的古诗词句子有哪些

1,《赠兖州孟都督》

年代: 唐 作者: 韩翃

少年亲事冠军侯,中岁仍迁北兖州。露冕宁夸汉车服,

下帷常讨鲁春秋。后斋草色连高阁,事简人稀独行乐。

闲心近掩陶使君,诗兴遥齐谢康乐。远山重叠水逶迤,

落日东城闲望时。不见双亲办丰膳,能留五马尽佳期。

北场争转黄金勒,爱客华亭赏秋色。卷帘满地铺氍毹,

吹角鸣弦开玉壶。愿学平原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骊驹。

2,《赠魏国宪穆公主挽歌词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权德舆

汉制荣车服,周诗美肃雍。礼尊同姓主,恩锡大名封。

外馆留图史,阴堂闭德容。睿词悲薤露,千古仰芳踪。

秦楼晓月残,卤簿列材官。红绶兰桂歇,粉田风露寒。

凝笳悲驷马,清镜掩孤鸾。愍册徽音在,都人雪涕看。

3,《阴山女歌》

年代: 宋 作者: 晁说之

阴山女汉服,初裁泪如雨。

自看颜色宜汉装,琵琶岂复传胡谱。

赤车使者传琵琶,翩然雌凤随凰去。

岂不怜此女儿心,父母生身远有祖。

平生父母九原恨,得幸一朝收拾取。

使者高义重咨嗟,衣裳盟会其敢许。

汉装汉曲阴山坟,七十年来愁暮云。

即今山川还汉家,泉下女儿闻不闻。

谁将一樽内库酒,招此芳魂亦何有。

崔卢旧族自豪英,顾此女儿惭色否。

巍巍之功惟陛下,万岁百男固宗社。

赫赫雷电暂出车,陶陶韶濩咏归马。

墨庄侍读如尚在,应有好辞献寿斝。

4,《耄志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尧言播告几丝纶,服汉衣冠易介鳞。

羞战黑山为虏将,俾王青社备藩臣。

招怀河北来降者,响附山东听诏人。

可惜蹉跎隳晚节,圣恩尚许庙为神。

5,《再次韵赵佥判投赠》

年代: 宋 作者: 项安世

天街何日雨云乾,梦想王孙白玉颜。

一日能从晦严子,十年不负会稽山。

吟诗可但师唐白,服礼终期类汉间。

万事总当发廕户,己私除尽即心闲。

6,《次韵公绍贺崇静之赐金紫》

年代: 唐 作者: 朱长文

久脱朝衣袭野裳,亲逢盛旦日重光。

耕田凿井尧民事,垂组怀黄汉服章。

诸老相欢陶圣治,两宫遥祝与天长。

谪仙才调今谁是,肯解金龟燕夕阳。

7,

《客北平闻行人之语感而成诗(四首)》

年代: 明 作者: 宋讷

虎将朱旗直指燕,燕山王气便萧然。

轻如晋武平吴日,远似唐皇幸蜀年。

朝市夜沉三辅月,禁闱寒断六宫烟。

延春阁上秋风早,散作哀音泣播迁。

将士城门解甲初,不知相府已收图。

霓裳宫女吴船载,胡服朝臣汉驿趋。

甲第松筠几家在,名园花草一时无。

行人千步廊前过,犹指宫墙说大都。

相臣无策奏岩廊,倾国倾城总祸殃。

同辇谁辞婕妤诏,后庭多学丽华妆。

出墙御柳先零雨,入塞宫花半谢霜。

毕竟玉颜成底事,空遗残粉污椒房。

几回人起乱中华,僣赏轻颁将相麻。

示俭岩宸空植草,助娇上苑浪移花。

当年翠辇三山路,此日毡车万里沙。

自古国亡缘女祸,天魔直舞到天涯。

5.形容古装的诗词

1.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2.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

3.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5.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徽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6.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7. 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8. 那女子容色绝美,欣长苗条,垂首燕尾形的发簪,优美的娇躯玉体,身着浅绿色的罗衣长褂,在烛光散射下熠熠生辉,弥漫着仙气,淡然自若,清逸脱俗,犹如不食烟火,天界下凡的美丽仙女。

9. 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倭堕髻斜插碧玉龙凤钗。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

10. 额头方正蛾眉细,笑靥醉人真美丽,秋波流动蕴情意。

11.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2. 碧绿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娇媚无骨入艳三分。

13. 灿若星辰的眼眸,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痛楚亦沧桑,竟仍清澈地如一汪秋水。

14.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5.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6.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17. 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皎腕约金环。

18. 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19. 肤如凝脂,面如白玉。

20.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1. 寐含春水脸如凝脂,白色牡丹烟罗软纱,逶迤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身系软烟罗,还真有点粉腻酥融娇欲滴的味道。

6.秋天汉服美女描写诗句

秦宫诗 唐 李贺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楼头曲宴仙人语, 帐底吹笙香雾浓。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飞窗复道传筹饮,十夜铜盘腻烛黄。秃衿小袖调鹦鹉, 紫绣麻踏哮虎。

斫桂烧金待晓筵,白鹿青苏夜半煮。 桐英永巷骑新马,内屋深屏生色画。

开门烂用水衡钱。 这是李贺写汉代美少年秦宫的诗古代描写男子服饰的诗好象不多见。

和贾至散人早朝大明宫作 唐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本诗足见唐天子的服饰之华美以及大唐的气势。

陌 上 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鞒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这还有什么说的呢,相信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7.描写服装的诗句

1、燕赵多佳人 汉无名氏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2、竹枝词 黄莘田

画罗织扇总如云,细草如泥簇蝶裙。

3、咏苎萝山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4、美女篇 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南北朝的名人?

名人不少,再此就不一一列取了,简要介绍一些。

兰陵王高长恭:又名高孝瓘、高肃,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省景县),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封爵兰陵王。高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分享。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突厥攻入晋阳,高长恭奋力将其击退。邙山之战,高长恭为中军,率领五百骑兵再入周军包围圈,直至金墉城下,因高长恭戴着头盔,城中的人不确定是敌军或是我军,直到高长恭把头盔脱下来城上的人才知道是高长恭,派弓箭手开始放箭保护他,之后高长恭成功替金墉解围,高长恭在此次战中威名大振,士兵们为此战而讴歌他,即后来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与段韶征讨柏谷,又攻打定阳。段韶患病,高长恭总领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后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高纬记恨,于武平四年(573年)被高纬赐死。死后朝廷追赠为太尉,谥号武。

北魏孝文帝:北魏献文帝皇兴元年八月二十九日(467年10月13日),元宏生于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紫宫,皇兴五年八月二十日(471年9月20日),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大赦,改元延兴元年。元宏即位时只有5岁,由祖母冯太后执政。冯太后是汉人,对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进行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响。太和十七年(493年)亲政后,秉承冯太后的政策,继续进行了汉化改革,而且做得比冯太后更大刀阔斧。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法,实行均田制;然后于494年,他先“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恂,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中兴”。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孝文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孝文帝去世后,庙号高祖,谥号孝文皇帝。然而孝文帝去世以后,仅仅过了35年,由于北魏边镇鲜卑军事集团发动的反汉化运动六镇起义[1] ,534年,北魏王朝分裂成东魏、西魏,之后更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出名原因:孝文帝改革)

昭明太子萧统: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代文学家,南兰陵(祖籍江苏丹阳)人,梁武帝萧衍长子,母亲为萧衍的贵嫔丁令光,又称丁贵嫔。于天监元年十一月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于531年去世,死后谥号“昭明”,故后世又称“昭明太子”。主持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出名原因:《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诗文总集,后衍生出文选学)

诗人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人,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寒,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著有《鲍参军集》。

文学家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学家。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少孤贫,居陋室,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嗜酒,不护细行,年三十犹未婚娶。

文学家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世称谢客,以字行于世。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出身陈郡谢氏,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曾出任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终于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时年四十九岁。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文学家、史学家沈约:沈约(公元441~公元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农学家贾思勰:生卒年不详,北魏时人,汉族,北朝北魏末期和东魏,南朝宋至梁时期(公元六世纪),寿光人,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包括种植菜蔬果木、养殖畜禽鱼类到各类食品加工的技术知识,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临淄区在淄博市齐城农业高新开发区在万亩农业示范园内建馆以志纪念,表彰他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

地理学家郦道元: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如何认识汉化与迁都两事连带而来

北方之汉化与北方儒统

五胡杂居内地,已受相当汉化。但彼辈所接触者,乃中国较旧之经学传统,而非代表当时朝士名流之清谈玄理。南渡以还,士大夫沦陷北方者,不得不隐忍舆诸胡合作,而彼辈学术涂辙,亦多守旧,绝无南渡衣冠清玄之习。

刘渊父子皆粗知学问,渊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皆是东汉的旧传统。

石勒徙士族二百户于襄国,(名祟仁里。)置公族大夫领之。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又定秀、孝试经之制。(勒军中特有“君子营”,集衣冠人物为之。史称:「卢谌、崔悦、荀绰、裴宪、傅畅并沦陷非所,虽俱显于石氏,恒以为辱。)

慕容廆益大兴文教,以刘赞为东庠祭酒,世子皩率国胄束修受业。廆览政之暇,亲临讲肄。慕容氏于五胡中受汉化最深。

苻秦文教尤盛,诸经皆置博士,惟阙周礼,乃就太常韦逞母宋氏传其音读,即其家立讲堂,置生员百二十人,隔绛纱幔受业。(号宋氏曰“宣文君”。)

王猛死,特诏崇儒,禁老、庄、图谶之学。(诏曰:权可偃武修文,以称武侯雅旨,则必猛生前时时称说其意也。)

姚兴时,耆儒姜龛、淳于岐等教学长安,诸生自远而至,兴每与龛等讲论道艺。胡辩讲授洛阳,关中诸生赴者,兴敕关尉勿稽其出入。

姚泓亲拜淳于岐于床下,自是公侯见师傅皆拜。

是五胡虽云扰,而北方儒统未绝。

时河、洛一带久已荒残,山西亦为东西交兵之冲,石虎之乱,屠割尤惨,故东方惟慕容,西方惟苻、姚,为北方文化残喘所托命。

元魏先受慕容氏影响,自拓拔珪时已立太学,置五经博士,初有生员千余人,后增至三千。(道武帝命梁越授诸皇子经,官上大夫。)

拓拔嗣信用崔浩,至拓拔焘又征卢元、高允,文化渐盛。

时范阳卢元、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渤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皆集代郡。高允征士颂谓:名征者四十二人,就命者三十五人。卢丑当太武监国时入授经,以师傅恩赐公爵。张伟以通经官中书侍郎,受业者常数百。张吾贵门徒千数。高允居家教授,受业者千余人,郡国建学校,立博士,皆出允议。(史称梁越“博综经传”,卢丑“笃学博闻”,张伟“学通诸经”,李同轨“学综诸经”,崔浩“博览经史”,高允“博通经史”,李安世“博综群言”,此证北儒学风,主经史实济,务博综,不似江南以清虚为贵也。)

别有河西儒学,以诸凉兵祸较浅,诸儒传业不辍,又为苻、姚丧乱后诸士族避难之所。至拓拔焘并北凉,羣士始东迁,遂与东方慕容燕以来儒业相汇合,而造成元魏之盛况。

刘延明就博士郭瑀学,瑀弟子五百人,通经业者八十余入。凉武昭王以延明为儒林祭酒,蒙逊拜为秘书郎,牧犍尊为国师,学徒数百。常爽(明习纬候,五经百家,多所研综。)门徒七百人,索敞为之助教。敞入魏以儒学为中书博士,贵游子弟成就显达者数十人。蒙逊时又有宋繇、阚骃均见礼待。可见河西儒学之盛。又游明根、高闾皆以流寓入魏,特被孝文礼遇。游子肇,亦名儒。闾与高允称:“二高”。

在此汉化深浓、儒业奋兴之空气下,乃酝酿而有魏孝文之迁都。

太祖元兴元年至邺,即有定都意,乃置行台。太宗神瑞二年又议迁邺,以崔浩等谏而止。汉化愈进,即迁都动机愈成熟,两事连带而来。

三 魏孝文迁都及北魏之覆灭

魏孝文迁都,自有其必然的动因。

一则元魏政制,久已汉化,塞北荒寒,不配做新政治的中心。

孝文太和十五年始亲政,是年即建明堂,改营太庙。明年坏太华殿,改建太极殿。十七年改作后宫。北魏的国力,到此已盛,与其在平城因陋就简的改造,不如径迁洛阳,可以彻底兴筑,以弘规制。(洛阳的新规模,可看洛阳伽蓝记。其分区建筑之计划,创于韩显宗,见北史韩传。又孝文讲其臣曰:朕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宗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方。(见魏书成淹传。)此皆经济上原因,使魏不得不迁都也。崔浩谏拓拔珪迁邺,则谓:分家南徙,恐不满诸州之地。此见前后北魏国力之膨胀。)

二则北方统一以后,若图吞并江南,则必先将首都南移。

太和十五年始亲政,十七年南伐,是年即议迁都,并起宫殿于邺。是后连年南伐,直到孝文之卒。可知孝文迁都,实抱有侵略江南之野心也。

三则当时北魏政府,虽则逐步汉化,(此只是北方汉士族的文化力量之逐步抬头。)而一般鲜卑人,则以建国已逾百年,而不免暮气渐重,(此却是浅演民族一种根本的惨运。)魏孝文实在想用迁都的政策来与他的种人以一种新刺激。

史称:魏主将迁都,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以胁之。至洛阳,霖雨不止,群臣泣谏。魏主曰:今者兴发不小,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迁都之计遂定。其时一般鲜卑人之暮气沉沉,固不待南迁而衰象已见矣。孝文太子恂,既南来,深苦河、洛暑热,每追乐北方。(此皆浅演民族之暮气表示也。)帝赐之衣冠,常私着胡服,杖数百,囚之。又谋轻骑奔代,废为庶人,赐死。(为自己一种高远的政治理想,而引起家庭父子惨剧者,前有王莽,后有魏孝文。)时孝文南迁,所亲任多中州儒士,(其时北方汉士族文化力量已不可侮。惟孝文知之,鲜卑种人多不知也。)

宗室及代人,往往不乐,孝文尝谓陆叡曰:「北人每言北俗质鲁,何由知书?(此乃鲜卑暮气对汉文化之反应。)朕闻之,深用怃然。今知书者甚众,岂皆圣人?顾学与不学耳。朕为天子,何必居中原?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若永居恒北,复值不好文之主。不免面墙耳。孝文之开譬深切如此,然陆叡、穆泰终以反对南迁.谋乱伏诛,则知当时鲜卑人一般之意态,实距孝文理想甚远也。

孝文迁都后的政令,第一是禁胡服,屏北语。

帝谓: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语言不听仍旧。又曰:如此渐习,风化可新。若仍故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被发之人。又曰:朕尝与李冲论此,冲曰:四方之语,竞知谁是?帝者言之,即为正矣。冲之此言,其罪当死。(观颜之推家训,当时北方士族,仍有以教子弟学鲜卑语得奉事公卿为荣。直至高欢,必遇高敖曹在军中,乃为汉言。则魏孝义之理想,竟未得达。)

其次则禁归葬,变姓氏。

自是代人迁洛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拓拔改氏元,其它如长孙、(拔拔)奚、(达奚)叔孙、(乙旃)穆、(丘穆陵) 陆、(步六孤)贺、(贺赖)刘、(独孤)楼(贺楼)等,皆胡姓改。凡一百十八姓。(详魏书官氏志。)

又次则奖通婚。(孝文自纳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四姓女充后宫。)

孝文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而一时朝士,文采、经术尤盛(此与当时暮气的鲜卑人两两对照,即知魏孝文迁都之一种内心激动矣。)

如高允、(尤好春秋公羊。)李安世、(祖曾,治郑氏礼,左氏春秋。叔父孝伯,少传父业。)李冲、李彪、(上封事七条.极识治体,殆其时之贾生也。为中书教学博士,述春秋三传,合成十卷。)王肃,(自南朝来。)尤其著者。所谓:刘芳、李彪诸人以经书进,崔光、邢峦之徒以文史达,其余涉猎典章,关集词翰,斯文郁然,比隆周、汉也。(魏书儒林传序。)

惜乎孝文南迁五年即死。(孝文五岁即位。初权在太后。二十五岁始亲政,二十九岁迁都,三十三岁即卒。)

他的抱负未能舒展,鲜卑人追不上他的理想,而变乱由此起。

初,元魏在马邑、云中界设“六镇”以防柔然。

六镇:(郦道元传:明帝以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诸镇并改为州,会诸镇叛,不果。)

沃野:(沃野、薄骨律在西北边,略当河套、宁夏境、为六镇最西第一镇。)怀朔,(最西第二镇,今绥远五原、固阳境。)武川,(从西第三镇,今绥远武川。)抚冥,(武川、柔玄之间,约相距各五百里之地。)柔玄,(怀荒东,近天镇北,今绥远兴和。)怀荒(今地未考,当在兴和、沽源间。)又有御夷,(今察哈尔沽源、多伦二县地。)后置,在“六镇”外。

鲜卑高门子弟,皆在行间,贵族即是军人,当兵即是出身,鲜卑自己规模本如此。

北史广阳王建传:昔皇始以移防为重,盛简亲贤,拥麾作镇,配以高门子弟,以死防遏。不但不废仕宦,至乃偏得复除。当时人物,忻慕为之。(按:六镇亦有柔然降人,及内地汉人征发配戍。故明帝正光五年八月诏,有元非犯配,悉免为民,镇改为州之语。)及迁洛阳,政治情势大变,文治基础尚未稳固,而武臣出路却已断塞。

广阳王传谓:及太和在历、丰、沛旧门,仍防边戍。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一生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北齐书魏兰根传亦谓:中年以来,有司号为府户,役同厮养,官婚班齿,致失清流。而本宗旧族,各各荣显,顾瞻彼此,理当愤怨。(按:道武平中山,多置“军府”以相威摄,凡有八军。军各配兵五千,食禄主帅,军各四十六人。自中原稍定。八军之兵渐割南戍,一军兵裁千余,然帅如故。费禄不少。杨椿表罢四军。减其主帅百八十四人。六镇亦称“府户”,盖体制略同。西魏“府兵”之名殆本此。秦、汉军民分治,故于郡守外置都尉。北朝其先纯系军治,故府设帅,而称军府。(此犹秦南海、桂林、象郡仅设一尉,不更置守也。)及后文治渐蒸.军主镇帅。遂无出路,羣加简蔑,目为府户,以别于中朝缙绅门阀焉。)

一辈南迁的鲜卑贵族,尽是锦衣玉食,沉醉在汉化的绮梦中。

洛阳伽蓝记谓:当时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夸竞。崇门丰室,洞户连房,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方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而河间王琛最为豪首,常与高阳王雍争衡。高阳正光中为丞相,童仆六千,妓女五百,汉、晋以来,诸王豪侈未之有。河间亦妓女三百,常语人云:晋室石崇,乃是庶姓,况我大魏天潢,不为华侈。(此等汉化.岂魏孝文所想望!)

而留戍北边的,却下同奴隶。贵贱遽分,清浊斯判。朝政渐次腐败,遂激起边镇之变乱。

胡太后时,(明帝神龟二年。)羽林、虎贲作乱,杀尚书郎张仲瑀及其父张彝,而朝廷不能问,(仲瑀上封事,请诠别选格,排抑武夫,不使预清品。及父子见杀,诏诛凶强者八人,余并大赦以安之。)其事已为清流文治派与武人势力之显著冲突。在中央政府下之羽林侍卫尚无出路,何论边鄙镇兵?六镇叛变,正为此种形势之继续扩大。南中文治派与北边武人之冲突,其后面不啻即是汉化与鲜卑故俗之冲突也。(史又称:代人迁洛,多为选部所抑,不得仕进。及六镇叛,元叉乃用代来人为传诏以慰悦之。是可见当时南、北界划矣。)

尔朱荣入洛阳,沉王公以下二千余人于河。洛阳政府的汉化暂见顿挫。

尔朱荣世为领民酋长,部落八千余家,有马数万匹,(元天穆说之曰:世跨并、肆,部落之民,控弦一万。)此乃代表鲜卑遗留在北方之旧传统、旧势力,与洛阳汉化后之新朝贵绝不相同。一个国家.同时摆着两个绝不相同的社会,势必酿乱。

而鲜卑人命运,亦竟此告终。

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

标签: 武平汉服

相关文章

古镇试穿汉服大概多少钱(汉服体验馆试穿要钱吗)

古镇试穿汉服大概多少钱(汉服体验馆试穿要钱吗)

本文目录一览: 1、一套汉服大概需要多少钱 2、凯里下司古镇租汉服要多少钱? 3、五一在黄姚古镇看到好多人穿汉服啊,请问哪里有得卖啊? 4、重庆哪一个古镇可以穿汉服拍照?门票贵么? 一套...

西塘租汉服拍照多少钱(西塘租汉服大概多少钱)

西塘租汉服拍照多少钱(西塘租汉服大概多少钱)

本文目录一览: 1、租一套汉服一天大概多少钱? 2、汉服租凭店押金怎么收学生? 3、2019哪里时间和地点有汉服文化节 4、西塘放河灯要多少钱,租汉服 5、想知道在拍摄汉服写真需要多少...

武汉服装厂诚聘缝纫工招聘,武汉缝纫学徒招聘

武汉服装厂诚聘缝纫工招聘,武汉缝纫学徒招聘

武汉服装厂招工吗? 汉正街的服装厂一般都不是太正规。《我指的是那种和浙江。福建那边的大厂比起来。》而且你没有做过服装。你打算进厂了做什么?工资不怎么高。1000多一点。包吃住。关键是你从没做过。要看你...

汉服的布料多少钱一米(一件汉服需要多少布料)

汉服的布料多少钱一米(一件汉服需要多少布料)

本文目录一览: 1、做一件汉服要多少布料? 2、云锦 价格 3、做汉服要多少布料 4、求问做一件道袍(汉服)需要多少面料,还有如果找裁缝做的话大约要多少钱 5、制作汉服一般要多少钱...

九尾汉服绝版多少钱(道定九尾狐汉服多少钱)

九尾汉服绝版多少钱(道定九尾狐汉服多少钱)

本文目录一览: 1、九尾汉服绝版了有正的也好几千【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外】看到个一千多山的质量不错买了穿出去会被喷嘛? 2、有没有整套的道定九尾汉服卖的呀 3、有资深大神级别的汉服爱好者吗 萌心入...

黑色九尾汉服多少钱(黑色九尾汉服多少钱一个)

黑色九尾汉服多少钱(黑色九尾汉服多少钱一个)

本文目录一览: 1、有资深大神级别的汉服爱好者吗 萌心入坑请指教 2、九尾汉服啥意思 3、买汉服怎么买? 4、有没有整套的道定九尾汉服卖的呀 5、高端汉服哪家的好呢? 6、九尾汉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