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穆桂英,桂林 汉服

hanfuguo3天前汉服视频1

水磨调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什么叫昆曲中的“水磨调”,谢谢! 水磨调是昆曲曲调的别名,也是早期的名字。是形容昆山腔节奏缓慢,悠长婉转的特点而得名。

问题二:名词解释:1、水磨调 2、四平调 3、彩腔 4、下五音 5、老生三杰 6、高拨子 水磨调,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明中期由顾坚、魏良辅等艺人对四大声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的昆山腔做了改革,被称为“水磨调”,低回婉转,悦耳动听。文人按曲填词,昆腔唱遍大江南北,成为明后期以后主要的唱腔。到清乾、嘉时期,统治曲坛的昆曲进入宫廷,脱离人民群众,逐渐被弋阳腔、秦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等地方小戏所取代。四平调由流行于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省接壤地区的一种民间花鼓演变而成,迄今只60余年的历史。因它以花鼓为主,吸收评剧、京剧、梆子等剧种的曲调而形成,有人便称它为四拼调,后改称四平调。也有人认为,是根据其曲调四平八稳、四句一平而得名。 黄梅戏彩腔的基本结构是四句体。男女腔保持着共同的调式、共贩字位安排及共同的核心乐汇,但旋律线是男腔走低女腔走高。彩腔以“花腔六槌”作入头,第二句唱腔后用“花腔四槌”,第三句唱腔后用“花腔二槌”,一段彩腔唱完可用“花腔一槌”终止唱段。彩腔为徵调式,大多是五声,偶尔旨直变宫音。四句腔的落音分别是5 5 6 5。老的彩腔与黄梅采茶戏有所近似是而非,四句腔的落音是6 5 6 5或1 5 6 5。从音乐的材料上看,彩腔的第二句与第四句旋律十分相近,而第三句则具有较强的展开性,形成ABCB的“起承转合”结构。 彩腔的辅助板式有对板和散板,均由上下句构成,这种板式或一人独唱或二人对唱,增强了彩腔的叙事功能。对板为一板一眼,词格有五字句和七字句。对板常以下句与具有“转”句功能的彩腔第三句相接,也可从彩腔第二句后接对板上句或唱完一段彩腔后再接对板等。彩腔的补充腔句主要有“迈腔”,它代替第三句的位置。迈腔的句幅比第三句短小,落音在1上,具有新鲜感,以增加音乐的动力。彩腔的落板方式是将结束句放慢,利用速度的递减形成缓冲以造成终止。另外,彩腔也停留在“切板”上,“切板”的旋律与“平词切板”大致相同。 彩腔的四句基本腔,有时因唱词增多而有扩展。扩展的方式,一种是用“句首加帽”的方法增加行腔,另一种是增加滚唱。如在《三字经》的丑唱彩腔中,因唱词句式多变而生出有板无眼的流水落石出板和滚唱并用的大段彩腔来。彩腔这种一曲多变的实例,说明黄梅戏传统唱腔的自由度历来就很大。当某种腔调形成了大致的框格,聪明的艺人们便“据本而衍文”,从这个边缘不十分清晰的本体中,孳生出许许多多的枝节,甚至可以大增大减,演化出多种多样的变体来。这大概就是民间艺人创腔的“作曲法”。 彩腔因其音乐体制介乎于主腔、花腔之间,与它们的联用也很常见,尤其是小戏中,彩腔与花腔联用更为频繁。另外,在早期的花腔小戏演出中,彩腔常常用于“打彩”。所谓打彩是游离于戏外的一种筹款活动,是艺人获取收入的一种手段。且不论某些艺人在讨彩中不免有庸俗的表演,但用于打彩的曲调当是受众最广,最能代表剧种特色的唱腔。艺人们“百里挑一”选择了它,观众也“百听不厌”接纳了它,那么彩腔的形态特征及音乐情趣当是不可忽略的。 平词: 在整本大戏中使用率最高,为一板三眼,故又名缓板、平板。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变化多而适应性强。长于叙述,可独立使用,亦可与它腔联用。曲调的基本结构由起板、下句、上句、落板四个乐句组成。第三、四句为骨干,不管唱词多寡,均可用三、四句旋律反复演唱,或略加装饰,直到最后一句落板结束。此外,尚有迈腔、单哭介、双哭介、切板、倒板、散板......

问题三:戏有多少种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而在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其它戏曲剧种有:昆曲、高腔、梆子腔、河北梆子、晋剧、蒲剧、雁剧、上党梆子、秦腔、二人台、吉剧、龙江剧、越调、河南曲剧、山东梆子、淮剧、沪剧、滑稽戏、婺剧、绍剧、徽剧、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赣剧、采茶戏、汉剧、湘剧、祁剧、湖南花鼓戏、粤剧、潮剧、桂剧、彩调、壮剧、川剧、黔剧、滇剧、傣剧、藏剧、皮影戏等。

问题四:水磨调和梆子腔算京剧术语吗?理由? 算戏曲术语吧,不算京剧的。水磨调专指昆曲(京剧里的昆腔似乎不能这么叫,但京剧有些演员称为“水磨工夫派”)。梆子腔是所谓“南昆北弋,东柳西梆,西皮二黄”几大剧种(或说声腔)类型之一,有很多种,比如秦腔、豫剧、蒲剧、河北梆子、淮北梆子等等很多都是,最大特点是用梆子打节奏,而不是用板。吹腔也叫“昆梆”。

问题五:中国象棋是中国国粹吗? 中国象棋属于中国国粹。。。

国粹,是指完全发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并属于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中国共有20大国粹,这20大国粹是:

1、《易经》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最早是由伏羲创制(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伏羲所创的八卦称之为“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以后,又有神农作《连山易》,轩辕黄帝作《归藏易》,殷商末年出现了《周易》。由此可见,《易经》这部哲学经典是由我们中华民族的三位伟大始祖伏羲、神农、轩辕黄帝共同开创完成的。《易经》至今已有5000年――10000年的历史。到春秋时期,孔子为易经作《易传》。《易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对中国古代的哲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易经》也是中国哲学的源头。

2、老子的《道德经》

老子,是中国古代春秋末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或聃(因而人称老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著有《道德经》。老子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共81章。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老子的《道德经》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老子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老子的《道德经》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非常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也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老子的《道德经》是宇宙中的最高智慧。老子的《道德经》一书是老子为中国、为全世界所奉献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财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是继伏羲、神农、轩辕黄帝之后,中国的高智慧圣人。老子也是世界最高智慧者。我认为: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从中国2500年前的老子那里汲取智慧。

3、中医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一般是指中国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中医也称为汉医。“中医学”之中包涵“中药学”,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传说,因此,中药源于距今7000年前的神农时代,中药的鼻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神农。中医的理论基础和源泉就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中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黄帝内经》是中国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基础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这部伟大的中医经典完成于距今5000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因而,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就是中医的鼻祖。综上所述,中药和中医的鼻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神农和轩辕黄帝。

4、中华衣装(汉服或华服)

中华衣装,也称华夏衣冠,也就是“汉服”。汉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

问题六:昆曲创始人是谁 昆曲鼻祖――魏良辅 魏良辅(1489―1566),字师召,号此斋,晚年号尚泉、上泉,又号玉峰,新建(今属江西南昌)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历官工部、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广西按察司副使。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擢山东左布政使,三年后致仕,流寓于江苏太仓。为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昆曲(南曲)始祖。对昆山腔的艺术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

问题七:中国最古老的保健体操是什么 昆曲(原应为“昆”),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昆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之后,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习昆腔者日益增多,尤以歌妓为主。历史上有名的陈圆圆就会唱昆曲。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到万历末年,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昆曲的演唱本来是以苏州的吴语语音为载体的,但在传入各地之后,便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出众多的流派,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腔系,成为了具有全民族代表性的戏曲。至清朝乾隆年间,昆曲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六、七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现,终于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同时,魏良辅对伴奏乐器也进行了改革。原来南曲伴奏以箫、管为主要乐器,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将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乐器 *** 于一堂,用来伴奏昆腔的演唱,获得成功。 昆山腔开始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到了清代,由于康熙喜爱昆曲,更使之流行。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据学者研究称,“昆曲所代表的美学趣味虽然明显是南方的,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但是其文化身份却并不属于一时一地,它凝聚了中国广大地区文人的美学追求以及艺术创 造。正是由于它是文人雅趣的典范,才具有极强的覆盖能力,有得到广泛传播的可能,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基本保持着它在美学上的内在的一致性。”

问题八:五听 名词解释 “ 五听”是指中国古代司法官吏在审理案件时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5种方法,是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的简称这种方法始于西周,对后世影响较大。

《周礼・秋官・小司寇》记载:“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问题九:昆曲的历史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昆曲在我国元代末年,明代初年,即公元十三世纪末就已流行在江苏省昆山县一带,后来在明代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年)昆山曲音乐家魏良辅等人,在总结南北曲传统基础上,吸收了南戏诸声腔的特点和长处,创造出一种细腻轻柔的腔调,称为“水磨腔”,在伴奏方面除了弦索之外,又加上了笙、箫、管、笛等乐器,这比当时流行的其他声腔有很大的进步,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就流传开来,后来人称昆山腔,也叫昆曲。

五百年来,经过无数剧作家、音乐家、演员和人民群众的不断丰富加工,昆曲成为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很多剧种至今还保留演出昆曲剧目,成为多种古典艺术高度综合的代表剧种。

昆曲特点:

主要表现在剧本、音乐、表演三个方面:

l、剧本:昆曲剧本采用了宋、元时代的杂剧传奇的结构方式,每出大戏分很多折子,每折戏自成单元,都有一个贯串在总的情节上相对完整的小段情节,它的许多单折戏可以独立演出。

在文学语言上,它继承了古代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的优点和长处,采用了长短句的方法,使每句参差错落、疏密相间,把汉语的音乐性发挥得非常充分,通过字调、韵律、句法结构,产生一种刚柔、长短轻重和谐的艺术效果,京剧则采用七言诗歌发展而来的七字句、十字句,每句唱的字数都是固定的。

昆曲直到现在还经常原封不动,演唱几百年前作家的作品。

2、音乐:中国的戏曲音乐大致分成两种结构形式,即曲牌体和板腔体。昆曲音乐呈曲牌体结构形式,有一千多个曲牌,昆曲的每出戏就是演唱其中的北曲、南曲或南北曲全套的曲子,它的唱腔婉转细腻、吐字讲究,有四声、尖团之分,而京剧音乐是板腔体结构,它分为西皮二簧等几个板式。昆曲唱腔没有过门。一支曲子一直唱到底,而且音域非常宽,如女声要真假声结合,难度非常大,京剧则每句都有过门,昆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笛子,而京剧主要是京胡。

3、表演:昆曲由于它的剧本和音乐的特点,使之舞蹈化、程式化的动作非常高,昆曲最大特点是载歌载舞,由于昆曲文词非常典雅,所以在每句唱段中经常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或者用动作来辅助对文词的解释,昆曲的舞蹈动作经过意象、变形和装饰性的各种手法使动作非常优美。连绵不断,但难度也非常大,必须经过刻苦的训练,才能一边演唱、一边舞蹈,京剧则是演唱时没有大幅度的舞蹈动作,或舞蹈动作时,一般都不演唱,凡载歌载舞的剧目,一般都是演昆曲剧目,象《挡马》、《闹天宫》都是昆曲剧目,后来经过加工提高,也成为京剧经常演出的剧目。

昆曲的表演非常细腻,每个行当都有不同特点,如旦角的妩媚多姿,小生的儒雅潇洒,花脸的粗犷豪放,武生武旦的刚健潇洒,小丑的诙谐幽默。

问题十:中国戏曲简介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目录

中国戏曲

发展时期1、萌芽

2、繁荣

3、延展

4、鼎盛

黄金岁月1、元代戏剧

2、明代戏剧

3、清代戏剧

主要特色

艺术品貌1、以歌舞演故事

2、远离生活之法

3、超脱的时空形态

4、虚拟手法

与民间文艺一、最早的起源在原始歌舞

二、说唱艺术

三、终结戏剧之果

角色行当1、主要类型

2、行当与角色创造

戏曲脸谱脸谱的分类

戏曲音乐

剧种大全中国戏曲

发展时期 1、萌芽

2、繁荣

3、延展

4、鼎盛

黄金岁月 1、元代戏剧

2、明代戏剧

3、清代戏剧

主要特色

艺术品貌 1、以歌舞演故事

2、远离生活之法

3、超脱的时空形态

4、虚拟手法

与民间文艺 一、最早的起源在原始歌舞

二、说唱艺术

三、终结戏剧之果

角色行当 1、主要类型

2、行当与角色创造

戏曲脸谱 脸谱的分类

戏曲音乐剧种大全展开 尹桂芳竺水招

编辑本段中国戏曲

(ChinaOpera)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今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淮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编辑本段发展时期

1、萌芽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 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 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 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2、繁荣

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元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3、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 淮剧《占花魁》邱海东陈丽娟表演

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4、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 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 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

孝文帝的故事

孝文皇帝是指北魏的 孝文帝 拓拔宏,本姓拓拔,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后,皇族姓也改为元,称元宏。他五岁就当皇帝,原因是他的父亲献文帝拓拔弘常遗世之心,喜欢黄老之术,我觉得这和 冯太后 威权过盛有关。

说起献文帝和 孝文帝 父子两代皇帝,不能不提 冯太后 。 冯太后 实际出身也是显贵,是后燕皇帝冯弘的孙女,后燕国亡后其父在北魏做官,后犯法被杀,女被收入宫中做宫女,后被立为文成帝拓拔浚的皇后,文成帝只活了26岁,所以这冯太后实际上是青年守寡。献文帝拓拔弘并不是她所生,他的母亲李氏在他立为太子按惯例赐死,于是冯太后就母养献文帝。文成帝死后,权臣元叉专权,冯太后设计除了元叉后,成为当时北魏的实际统治者。冯太后是汉人,所以,北魏的民族融合实际上从她开始了。但没有孝文帝执政哪样彻底。

冯太后执政时间久,献文帝和她实际上是母子情深。但冯太后闺门不整,献文帝亲政后,感到非常为难,并不是他没有实际的权力。曾在一次上朝时表示要禅位给皇叔京兆王拓拔子推,而群臣莫敢出声,只有任城王拓拔云,也是他的叔叔开口坚决反对,于是时任太尉的北魏大政治家源贺也同声反对,魏书如下记载:

云进曰: “ 陛下 方隆太平,临覆四海,岂得上违宗庙,下弃兆民。父子相传,其来久矣。皇魏之兴,未之有革。皇储正统,圣德夙章。 陛下 必欲割捐尘务,颐神清旷者,冢副之寄,宜绍宝历。若欲舍储,轻移宸极,恐非先圣之意,骇动人情。又,天下是祖宗之天下,而 陛下 辄改神器,上乖七庙之灵,下长奸乱之道,此是祸福所由,愿深思慎之。”太尉源贺又进曰:“陛下今欲外选诸王而禅位于皇叔者,臣恐春秋蒸尝,昭穆有乱,脱万世之后,必有逆飨之讥,深愿思任城之言。”东阳公元丕等进曰: “皇太子虽圣德夙彰,然实冲幼。陛下富于春秋,始览机政,普天景仰,率土系心,欲隆独善,不以万物为意,其若宗庙何!其若亿兆何!”显祖曰:“储宫正统,受终文祖,群公相之,有何不可?”于是传位于高祖即孝文帝。

这样,孝文帝当时大概只有五岁,就当了皇帝,而献文帝不到二十岁就成了太上皇了。实际上执政的还是献文帝。

冯后传这样记载:太后行不正,内宠李弈。显祖因事诛之,太后不得意。显祖暴崩,时言太后为之也。

就是说,献文帝不能对太后的闺门实行强制措施,又开不得口去规劝母后不要和人通奸,只好对太后的内宠采取非常措施,杀了两个内宠,这惹恼了抚养他长大的太后,于是太后下毒害死了献文帝。献文帝死时只有23岁,太后重新执政到孝文帝长大。

孝文帝对太后非常孝顺,皇帝即位便开始为自己修坟墓,孝文帝给自己修的坟墓比太后小很多,当时的坟墓应该是在平城即今天的大同附近修建,当时以大同为都,称平城。“有宦者谮帝于太后,太后杖帝数十;帝默然受之,不自申理;及太后殂,亦不复追问”。

太和14年,即孝文帝19岁的样子,太后去世了,他才完全执政。太后死,“高祖勺饮不入口者五日,哀毁过哀毁过礼”。实际上太后临死前,已经让他学习理政,部分政务交给他处理。冯太后和晚清哪个臭名昭著的 慈禧太后 是完全不同的,冯太后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在她执政时,北魏的政治经济向极盛发展。这样给孝文帝执政后,把北魏发展到最兴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汉化政策,强制朝臣说汉话,穿 汉服 。照顾年老的朝臣可以不说汉话,但 汉服 是必须要穿的。

东阳王拓拔丕,是烈帝拓拔翳槐的 孙子 ,(拓拔翳槐是拓拔什翼健的哥哥),八十多岁了,和孝文帝的祖宗拓拔?一辈,大概比孝文帝高五六辈的样子,上朝时倚老卖老,仍旧穿 鲜卑 服,孝文帝没有处罚他,而是在朝堂上准备了一套合体的 汉服 ,在拓拔丕上朝时,亲自给他换上。皇帝给他穿衣,他敢不从?只好从此也以汉服上朝了。

做得更彻底的是把复杂的 鲜卑 姓改为汉姓,连皇族姓“拓拔”也改为“元”,“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 刘氏 ,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馀所改,不可胜纪”。现在看来,我们常见的刘姓和于姓,说不上祖上是鲜卑人啊,哈哈。哪鼎鼎大名的 穆桂英 ,假如真有其人,哪也必定是鲜卑人的后代了。 唐太宗李世民 的皇后 长孙皇后 也肯定是鲜卑人无疑了。

孝文帝对冯太后一家照顾一直很周到,他本人也娶了两个冯家姑娘做皇后,是冯太后的弟弟冯熙的女儿,就是冯太后的侄女。按汉族规矩是差辈份的,好在当时汉化并不深。

后进宫的冯后是姐姐长得漂亮,很受宠,进宫后不久原来的冯后,是她的妹妹出家为尼了并病死在寺中。姐姐实际取代妹妹立为皇后也不久因病出家为尼,大概是身上起荨麻疹之类的。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服丧期满,又迎回宫中立为皇后。谁知这冯后品行不端,冯太后在做了太后守寡出现闺门问题还有情可原,毕竟是青年守寡。而这冯皇后本来受宠,在孝文帝南征时,与中官高菩萨私通,据说在她出家为尼时,就有淫乱的行为。孝文帝在南征时,病在南方,她更肆无忌惮,没人敢管。更恶劣的是,叫她母亲行巫术,诅咒孝文帝早点死,她好效仿她的姑母冯太后哪样,做太后掌权。可惜出了一件事,暴露了她的丑行。她的弟弟想娶新寡的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公主并不愿意。冯后想强迫人家,于是公主秘密和几个仆人及侍婢轻车逃奔到兄长驻军处苦诉。孝文帝非常惊讶,但叮嘱不要外泄。回来后,抓起皇后的奸夫和亲信高菩萨、双蒙等审问,得到真情。召进皇后审问,令 太监 搜查其衣物内如有兵器之类就立刻斩杀,皇后叩首哭谢,令其坐着回答。皇后要求叫别人走开才说,这样,孝文帝命令长秋卿白整抱着刀耳朵里塞进棉花听不到声音才开始谈话,这样夫妇谈话内容就无人可知了。

在调查清楚后,孝文帝念及冯太后的恩德,没有废掉这个失德的皇后,打入冷宫皇后的名份保留,又回到前线继续南征。但身体还是不行,病重时召来弟弟彭城 王元 勰,叫赐冯后自尽,葬以皇后礼,这样掩盖冯家的大过错。

元勰这人是有名的贤王,也有几分狡猾,他叫北海 王元 详,也是孝文帝另一个弟弟宣遗诏,哪个耳朵曾塞满棉花的长秋卿白整给皇后毒药,但冯后不肯死,说是几个王要杀他,皇帝不会叫她死的。只好强制灌下毒药死去了。如果孝文帝不是病死,能够长命百岁,他是不会遗诏杀这皇后的。孝文帝要死了,如果不杀这冯后,她日后会掌权并威胁皇朝政权的。

这被杀的冯皇后的妹妹本来是先进宫立为皇后的,而这废皇后进宫后由于长得比妹妹漂亮,所以比妹妹更受宠,所以在孝文帝前百般地说妹妹的坏话,这样妹妹被废后为尼,并病死于寺中。

还有一件使孝文帝很伤心的事,是原来的太 子元 恂,由于长得肥胖,在迁都洛阳后,对洛阳闷热的气候很不适应,几个旧臣密谋拥他回平城即大同去另立朝廷,被告发后废掉关了禁闭在禁中病死了。而元恂的母亲林氏本是孝文帝爱妃,由于元恂被立为太子按惯例要赐死了。当时,由于孝文帝较为仁厚,曾求冯太后停止这种残忍的规矩,冯太后不允许。这样儿子没有当皇帝哪林氏也就白死了。

具体请参考史书记载

什么是中国自己的文化,而这个

中国独有的,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比如京剧、汉服、中国的春节、穆桂英文化、德化瓷器(中国白)等等。

斗篷到底算不算汉服?

斗篷又名“莲蓬衣”、“一口钟”、“一裹圆”。斗篷,据传是从蓑衣演变而来,最初用棕麻编成,以御雨雪,名谓“斗祓”。

到明清时,才多用丝织物制作,并不限于雨雪天使用,当时叫做大衣,是一种御寒的服饰,有长式和短式,有高领和低领。

凡冬大外出,不论男女官庶,都喜披裹斗篷,但有个规矩,不能穿着这种服饰行礼,不然被视为不敬。

清代中叶以后,妇女穿着斗篷很普遍,制作日益精巧,一般都用鲜艳的绸缎制作,上绣花纹,讲究的在里面衬以皮毛。

狸制是古代用狸裘制的斗篷。《左传》定公九年:“有先登者,臣从之,皙帻而衣狸制。”

唐·雍陶《千金裘赋》:“极狸制之状,殊豹饰之迹。”狸制皮衣,极贵重,传孟尝君一狐白裘,价值千金。

斗篷也是戏曲服装。式样是小领、无衣袖。用时绕身一围,披于身上,长至足部。用大红绸、缎制成。绣云龙纹。为帝王、官员外出行路时所披,番王行路时必须披之。如《反五侯》里的李存孝、《过五关》里的关羽等都披斗篷。

另外还有一种女斗篷,式样与斗同,但绣花,颜色有红、粉红、绿、月白等。为有地位的女子或女英雄行路时所穿。如《昭君出塞》里的王昭君、《穆柯寨》里的穆桂英等披女斗篷。

有穆桂英其人吗?

没有,历史上只有杨业七子,杨彦昭,杨延昭之子杨文广,杨宗保和穆桂英都是虚构的。穆桂英的原型是明朝末年战功卓著的女军事统帅,民族英雄一品诰命夫人秦良玉。秦良玉1574年笫1648年7月4日字数真是穿中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丈夫马千乘是汉服波将军,马援后人。

南北朝简史北朝篇,政权中心的三次变迁孕育出下一个盛世王朝!

南北朝是继东晋十六国南北对持后,北方由北魏完成统一,之后分裂为魏、西魏,接着演变成北齐、北周;南方则有篡了东晋的宋开始,经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与北方的对峙,最后由继承了北周的隋朝完成全国统一!

北朝总共两百多年的时间,是历史上重要的承上启下时期,北朝彻底结束了北方西晋八王之乱起近一百五十年的混战局面,大名鼎鼎的关陇集团登上历史舞台,开启了民族大融合的隋唐盛世!

北朝的历史看似简单,实际上参杂了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民族相处问题;秦汉帝制和魏晋门阀的政治体制问题;胡族传统与汉族学习的道路选择等多重矛盾。下面从北朝政权中心的三次变迁窥探下北朝的历史全貌!

第一次变迁,从平城到洛阳,北魏统一北方达到巅峰

前面的十六国简史中讲过,拓跋鲜卑是往北靠西的鲜卑族部落,远离十六国中原绞肉机的旋涡,获得近百年的时间,发展半农半牧社会形态。公元386年,拓跋珪领导以离散诸部为核心的汉族制度改革,建立北魏,向南吞并后燕,开始进军中原!

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就是辛弃疾词里“佛狸祠下”的那个佛狸(拓跋焘的乳名叫佛狸),在位时把都城从内蒙的乐盛迁到幽云十六州的云州平城(今山西大同),接下来攻灭北燕、北凉、胡大夏等国,统一黄河以北,开启北朝时代!

平城时代的北魏汲取十六国的发展成果和经验教训,在汉人世家豪族的辅助下完成从北往南的武力征服,鲜卑权贵对崛起的汉人士族开始打压,北魏皇帝效法的秦汉帝制与汉人士族倡导魏晋门阀制度矛盾开始显现,汉官领袖崔浩之死是这一矛盾的集中体现!

随着北魏版图深入中原,以农业生产方式成为主导,北魏皇室被中原汉族文明深深吸引,文明冯太后与汉官李冲联合推动太和改制,改革官员俸禄制;颁布农民均田令;地方设邻、里、党三长制,开启中央集权之路!

之后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堪称汉族的骨灰级粉丝。他要求鲜卑族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话,带头把复姓拓跋改为元,鲜卑贵族最高八姓全部改为汉姓,知名的有拔拔氏改的长孙氏,长孙皇后一脉是唐代李世民心腹嫡系;丘穆陵氏改的穆氏,穆桂英也是鲜卑族人!

这还不算完,改姓后的元宏还要求跟汉族通婚,从汉人士族中挑出四姓:崔、卢、李、郑,配以鲜卑贵族最高八姓的同等待遇,自己带头把原鲜卑族皇后送进尼姑庵,从汉人四姓家各娶一个,李氏为皇后,其他三家立贵妃。这样一来,使得汉族鲜卑贵族全方位的融合!

最后北魏孝文帝连哄带骗地把鲜卑守旧贵族和宗师皇族迁到洛阳,说北魏要做整个中原的统治者,不能总呆在平城那个偏僻荒凉之地,洛阳地处天下中心、繁荣昌盛、历史悠久,这儿才是理想中的国都模样!

北魏进入洛阳时代,标志着孝文帝彻底融入汉族社会,形成一个融合胡汉的新统治集团,解决了五胡入华代以来,困扰北方两百余年的胡汉民族问题,北魏进入鼎盛日期,北朝迈入新时代!

第二次变迁,从洛阳到晋阳,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实际上是胡汉结合的门阀制度,解决了北魏上层的胡汉矛盾,汉人士族代表的中层势力被纳入体制中,却忽视了作为胡族中下层的北镇武人,北方六镇是北魏的边关军镇,北魏政权中心进入洛阳后,六镇的军功子弟们无法出人头地,三十年后爆发了六镇之乱!

北镇起义代表了鲜卑军力中下层对北魏洛阳统治的反抗,最终被以尔朱荣为代表的北镇武人中上层镇压,但尔朱荣及其部将高欢、宇文泰,都是北魏中下层镇民、流民甚至汉人地方豪族的代表,与洛阳贵族门阀积怨很深!

趁北魏皇室内乱之机,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带领北镇将兵血洗洛阳,将迁到洛阳汉族化的鲜卑贵族,和北魏中央的汉族高官消灭殆尽,彻底改变了北朝统治的社会结构,在晋阳以霸府的形式操纵着洛阳的北魏傀儡!

晋阳位于平城和洛阳之间,便于控制关中、河东地区,成为北镇武人集团的大本营,虽然没有都城的名分,却是主宰北朝的政权中心。尔朱荣坐镇晋阳,派部将镇守洛阳、关中,控制四方格局!

此后,尔朱荣拥立的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不愿做傀儡,设计在宫中杀了尔朱荣,元子攸不久又被尔朱荣的侄子俘虏,北魏上层更乱了。尔朱荣两个部下高欢和宇文泰,分别在邺城和长安拥立北魏宗室,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

东魏只有十七年的历史,高欢本来拥立孝武帝元修为帝,然而元修不愿做傀儡,投奔了关陇军阀宇文泰。高欢临时找到元亶主持朝政,回京后拥立元亶的世子元善见为帝,即魏孝静帝,并迁都到自己的大本营邺城,东魏开始!

到了长安的元修发现,同属军阀的宇文泰和高欢是一路货色,再度反抗,结果第二年就被宇文泰毒杀,随后宇文泰立孝文帝元宏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史称西魏。这个西魏比东魏靠谱,逐渐恢复经济,数次大败东魏大军,奠定了北周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第三次变迁,从邺城到长安,东魏、西魏演变成北齐、北周

定都邺城的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继续专权东魏,准备篡位时被家奴刺杀;次子高洋袭位,废掉魏孝静帝,建立北齐。北齐的核心是六镇将兵和关东士族,坐拥河北丰腴之地和并州军镇武力,北齐前期形成了从东向西的战略压制局面!

然而,北齐高氏皇族拿着一手好牌,开始各种作,高欢开始已经是鲜卑化的汉人了,他的儿子们把皇位继承斗争演绎的野蛮弑杀,高洋、高殷、高演、高湛四个亲兄弟轮流杀了对方子嗣,还都继承了高欢荒淫纵欲,嗜酒杀戮的恶习,构成了奇葩的“禽兽王朝”!

同时由于孝武帝元修投奔西魏,高欢没了元魏的名分,只好通过贪腐利益笼络军将与豪族,北齐政局陷入到晋阳军方与邺城权贵的纠葛倾轧之中,最后高湛的儿子高纬虽然掌握了君主集权,但北齐已经在内耗中错失崛起的机会,最终被长安时代的北周所灭!

高玮荒唐玩乐没能拯救北齐,却提供了大量影视素材,之前热播的《兰陵王》、最近开播的《兰陵缭乱》都讲述了高玮杀害兰陵王高长恭的故事。高玮专宠淑妃冯小怜,上演了“玉体横陈”的荒唐典故,最后北周英明神武的武帝宇文邕,攻破邺城,统一了北方!

北周的奠基人宇文泰,在六镇起义中归降尔朱荣的部将贺拔岳,贺拔岳被害后,宇文泰统领旧部占据关陇地区,关陇指的陕西关中和甘肃东部一带,本身势力单薄,毫无优势可言。可凭借孝武帝元修带来的魏朝大义,吸引河东豫西乡兵,拉拢关陇豪族,扩大了统治基础!

同时宇文泰、宇文护、宇文邕三代统治者,推行行府兵制改良,加强军力;用均田制发展民生,促进经济,最后随着北齐高玮自毁长城,杀了晋阳领袖斛律光的神助攻,长安为核心的关陇集团迅速崛起,成为北朝新的政权中心!

在此期间,宇文泰的弟弟宇文护,拥立宇文泰的子宇文觉接受东魏禅让,建立北周,宇文护掌握大权,随后拥立宇文泰的另一个儿子宇文邕为帝,即北周武帝,宇文邕积攒力量,诛杀宇文护;励精图治,灭掉北齐;英明神武的武帝宇文邕甚至有南征统一全国的梦想!

可惜宇文邕英年早逝,继位的长子宇文赟是有名的昏君,沉湎酒色,一次性立了五个皇后,其中就有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宇文赟贪图享乐,一年后就把皇位传给儿子宇文衍,宇文衍时期,朝政事物都由亲姥爷杨坚把持,公元581年,杨坚夺走皇位,建立隋朝,开启统一全国的步伐!

总结来看,整个北朝从北魏孝文帝元宏开始,将胡汉族群全方位融合到一起,从平城到洛阳,继承魏晋风骨实行门阀统治;社会中下层发起北镇军乱后,从洛阳到晋阳,北镇武人掌控全局;军镇武力、北齐乱政,摧毁了上层士族,从邺城到长安,融合北镇武人和汉人豪族的社会中层新力量,开创了伟大的新时代!

宇文泰、杨坚主导的关陇集团,从神奇的关中出发,实现从西向东的逆袭,完成从北往南的统一,再现了秦国、汉朝的一统进程,继承了北魏孝文帝元宏、北周武帝宇文邕对于新世界的伟大志向,杨坚和之后的李世民开启了下一个盛世之门!

标签: 汉服穆桂英

相关文章

古瓷片汉服多少钱(古代瓷片价格)

古瓷片汉服多少钱(古代瓷片价格)

本文目录一览: 1、新三国里面的衣服都很好看,是汉服么 2、中考优秀作文300字 3、一个好地方作文 4、怀化有什么好玩的 5、关于源远流长的诗句 新三国里面的衣服都很好看,是汉服么...

汉服1002汉服,汉服2003

汉服1002汉服,汉服2003

汉服是什么  汉服汉服 即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主要是指约公元前21世纪在至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近4000年中,以华夏(汉后又称汉民族)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

汉服手抄是汉服吗(汉服文化的手抄报)

汉服手抄是汉服吗(汉服文化的手抄报)

古代暖手的叫手抄吗 是的。暖手抄也叫作手抄、手暖,其实各种不同的叫法都是因人而异的,但是所指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哦。在外观上看起来,暖手抄和现在大家所用的电热暖手袋其实并无多大的差异。要说区别的话,可能...

汉服的内外部环境分析论文,汉服的宏观环境分析

汉服的内外部环境分析论文,汉服的宏观环境分析

浅谈汉服及其文化特征 论文怎么写 (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

汉服社的汉服,汉服社干嘛的

汉服社的汉服,汉服社干嘛的

汉服社越来越受欢迎,面对“汉服热”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 现在在校园里,公园里以及繁华的市井街头遇到天气好时,经常会看到年轻的男孩儿和女孩儿身着汉服,旁若无人的在街上游荡。虽然未遭人指指点点,但的确...

小孩儿用床单做汉服可以吗,明制汉服小孩子可以穿吗

小孩儿用床单做汉服可以吗,明制汉服小孩子可以穿吗

老人们常说挂在墙上的布不能做衣裳,那床单能改成衣服吗?给小孩穿的 床单改是可以改,但是小孩子穿着不好看。还是别改了,免得穿出去别的小朋友笑话,造成你家小孩有自卑心理就不好了。汉服一夜火起来,仅仅是因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