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女子荡秋千掉水里了,荡秋千 被水淹

hanfuguo2天前汉服文化1

古代女子刑罚荡秋千

貌似这种刑罚是纳粹的。下附:

荡秋千。即绑住囚犯的双手,然后让囚犯蜷曲起双腿,再把捆绑的双手放在上面,在腰窝和双手之间穿一根竹竿,让囚犯头朝下摇晃,同时用鞭子和木棍抽打。

寻梦桃花源散文

心浮红尘间,暗恋桃花源。

可说实话啊,我其实是不信真有什么世外桃源的,只不过我这人常常意念糊涂,痴人说梦而已。

这不能怪我。你想想啊,桃源虽美,却不过一虚幻梦境罢了。不然既有标记缘何再寻不得,又怎么会后遂无问津者?可这梦做得又实在真实,如同妙人在怀,温润可感。你看那似已无路可走的群山,那闪着幽幽光亮的小小洞口,那豁然开朗后的人间仙境,那潺潺溪流缤纷落红,那袅袅炊烟鸡鸣狗吠,那丰盛菜肴醇香美酒,那席间畅谈闲话世事家常,百年沧桑叹声言犹在耳……如此,你又怎能说它只是空想?

这要怪啊,只能怪陶老先生。他妙笔轻点,如梦如幻,若有若无,他可以让你惊喜遇见,也可以让它怅然消失。只留下一个让你如痴如狂的幻影,纵你千万年惦记,千万里追寻,千万次呼唤,它依然扑朔迷离。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哀叹,它就是空想,是乌托邦,并且就像追月影一样,永远追不上。唉!“世外”这一戳印上去,永不褪色:桃源只应世外有,人间哪得觅其踪!

可更多的人不同意了,说应该有可以有就是有,否则全国那么多以桃花源命名的景点便不好解释,那么多人慕名而去更不好解释。

到底有没有呢?我把自己绕糊涂了。

世外桃源嘛,与世隔绝的地方,带点仙气,带点殊异,远离尘俗,非同凡响。可在我有限的认知里,大凡这样的地方往往偏远,往往落后,自己出去不易,外人进来也难。就算身处妙境,也大都忙于生计而浑然不觉。更有甚者,不得不背井离乡,另寻出路,因此所谓外人苦苦寻找的殊世风景,对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原住民而言,也许恰恰就是困境。

风景宜看不宜居,若真成了大众居住地,怕也不再是风景了。

嗨,又绕进去了。好,我们不绕,眼见为实。

酉阳桃花源广告语很霸气: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此语一出 秒杀天下桃花源,就连考证最具说服力的常德桃花源也相形见绌。

那么,看看去。

车在景区大门口停下来时,我顿感失望,因为眼前所见不过一普通山寨而已,且种种迹象表明,这里仍在建设当中。

买票,进门,继续深入。行至一广场,见前方有一水池,旁有假山,如老虎伏地,侧有洞口,右书“太古洞”。上有瀑布高挂,飞花溅玉,铿然有声。游人见状,纷纷摆拍,好不热闹。

从洞口进去,是一狭长通道,石块堆成,形若防空洞,又如时光隧道。洞壁及底部有光,却不见灯,也不像是天光射入,匠心独具。这洞道很长,下行,且曲折,狭窄处仅供一人侧身而过,大家依次而行,没人抢道。眼见似乎没完没了,不由猜测,未必这就是太古洞,这太古洞是人造的?

正当我纳闷时,前方惊现一转角,狭窄低矮,须弯腰侧身而过。出了转角,洞顶陡然高起来,空间也随之开阔,脚下开始有石级梯道,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太古洞了。大概洞道设计师就是要提醒人们,不经一番曲折路,怎见绝美洞府天?

这太古洞是一古老溶洞,行走其间,宛若进入地下迷宫。道路或直或曲,或上或下,时而狭窄如肠道,时而空阔如厅堂,低矮处须躬身而过,高昂处又如立山巅,因有乱石暗河,所以道旁大都设有护栏。想必是灯光的作用,洞内那些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显得光怪陆离,如梦如幻,而暗河深潭倒影又延伸了视觉空间,让人恍惚进了地下桃源。有时洞顶或是洞壁会有雨帘或瀑布飘落,那水珠清凉透亮,让人想要伸手接了揣进兜里带走,或是仰起头张嘴接住。那潭中甚至可见白莲盛放,待走近一看,原来是莲形花灯。洞内游客不少,却并不嘈杂,不知是大家都被这梦幻般景致迷住,顾不上说话,还是这洞内消音效果奇佳,反正一路走来,似乎只听见流水淙淙,滴水声声。我去过的溶洞也不少了,但像这溶洞之深长却是不多,待出了洞,一看时间,竟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

出得洞来,回看是一陡峭崖壁,洞口便嵌于崖壁之上。再一细看,崖壁上似乎还有栈道,栈道尽头似乎也别有洞口,可惜通往栈道的小路被红线拦住,栅栏挡住,要不我是必定要一探究竟的。随众而走,过木质牌楼,沿风雨长廊下行,见一谷间平地,迎面是几间造型古朴雅致的木房,旁边有亭有长廊,一律的黛瓦飞檐,颜色暗沉,看起来颇有年头,与周围灰黄的山崖和青葱的林木配合和谐,煞是美观。里面时有汉服女子出现,让人恍若隔世穿越。顺长廊右走,可见一更长的风雨长廊,我好奇心大起,于是舍了桃源牌楼,想要深入。途中遇一美妇,说前方锁了,过不去,我“啊”了一声继续前行。走不多远,果见一木门横锁,门楣有字,篆书,除了“洞”字认得,另两字却糊涂。因此路确实不通,只得回转,心下却懊恼,又错失一洞。

顺牌楼通道前行,回首却见木屋旁有一瀑布深潭,水流成溪,活泼欢唱,一路引导游客前行。山道蜿蜒,溪水潺潺,小桥飞架,路上时有木房长廊,长亭短亭,一色的黛瓦飞檐,一色的古雅别致,稻草铺顶,树皮做墙,木桶草帘,亦随处可见。林间鸟儿鸣啭,池中游鱼逗乐;夹岸桃花盛开,海棠怒放,桑树披金;溪涧水雾缭绕,水车流转;稻田阡陌,纵横交错,菜地篱笆,油菜飘香,让人不由感叹,好一个小桥流水人家!农舍皆木房,或依于山脚,或立于道旁,或为居所,或是各种功能棚户。比如铁匠铺、榨油坊、碾米房、石磨坊、锯木厂、农用器具房,应有尽有。像打谷机、风车、水轱辘,竹箩、簸箕,锄头、犁耙、独轮推车,甚至一些现代已难得一见的古老农具也可以见到。很显然,为了保持和打造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农家生活,设计者、建设者乃至守护者是花了大量心血和努力的。

当然,这里是桃花源,不是一般的田园农庄,所以这里的一切都配合这里的自然山水,处处都打上了桃花源的印记。比如这里有陶公祠,避秦庄,问津亭、陶然阁,乐坊,渔船,还有着古服的男男女女。无论是布局设施还是文字提示,都似乎在告诉你,你来到的地方,就是实实在在的桃花源。这里甚至还设有换衣房,满足游客想要过一把桃源古人生活的瘾。你可以拉拉风箱打打铁,可以去油菜地里露个脸,可以截一根细藤插上野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可以取一片树叶吹吹曲,可以拿起毛笔写几行字,可以和着汉服的小伙或美女坐下喝一杯茶,弹弹古琴吹吹笛。也就是说,这里的'风景是活的,生活也是活的,是可以真实体验的。

你也许来去匆匆,无暇细看,甚至一些地方你都只能擦肩而过。比如说拙村、潜村、陶然阁,但到了桃花源,就不能不去陶公祠。你可能为那风雨长廊惊叹过,也可能为那些亭台轩榭着迷过,但真正让你流连其间的当属陶公祠。陶公祠位于桃花源腹地,场面开阔,“n”字型木质建筑,中间主殿位于高台之上,偏殿皆为吊脚楼。殿前上下各有广场,上面广场两侧均另有一排木房,皆依地势而建,上下平台双栖。上层植两棵冠盖甚广的大树,下层正中有陶公石像,两平台之间石像两侧各有一处石阶,上下联通。整体布局张弛有度疏朗有序,房屋建筑古朴雅致庄严肃穆。沿殿前台阶而上,迎面可见殿中有一供台,台中是陶公雕像,旁边书一对联“为人高洁难自弃,隐在山林怀式微”。台上摆有青花瓷瓶,内插菊花,中间有供盘数个,内放香蕉葡萄苹果等供果。供台造型古朴,雕花精致。供台下有香炉,立于像前,油然而生一种庄严肃穆之感。出得门来,回见阶沿门柱上亦刻有一联:“地远离尘俗得洞前流水陌上飞花此地堪寻彭泽宰,祠幽通古今看晋代衣冠秦时风月先生曾记武陵源”,再走偏殿,瞥见朝门上也刻有一联“其意本平常亲山水纵平生傲骨,此心甘淡泊隐田园开一代诗风”,这些对联可谓道尽陶公风骨神韵,实乃上上之作。

陶公祠是土家民俗展示区,同时也是陶公文物博物馆。馆内有陶翁书房,古迹展示以及土家文物展示。书房内墙上挂着众多名家墨迹,内容均涉陶公诗文。古迹展示以瓷器居多,不少文物伸手可及,却不见有人看管,也不知何故。大概认为,能到此处纵情山水寄意田园之人断不会做那龌龊之事,也未可知,看来民风淳朴由此可见一斑。令我着迷的当然不止有这些,其实更令我着迷的是这木质吊脚楼,那窗棂门扇雕花,栏杆图案,木架飞檐,其雕工之细腻,图案之精美,颜色之古朴,让人倾倒。不知何故,每每置身这种古雅建筑旁,我总会感叹古人的浪漫艺术,感叹那种天人合一的艺术追求。他们巧妙打造自己的居室,使之全面融入大自然,并且成为其中一抹最亮丽的风景。它们可能老旧到斑斑污渍,褪色到辨不清颜色,但沧桑之下掩不住那种艺术的魅惑,这大概也是风景胜地多古屋的原因。即便是重修仿建,也自有一番风韵,这是火柴盒似的现代钢筋水泥浇筑的建筑难以比拟的。现代人崇尚简单实用,却把那份精致从容的艺术追求不知不觉给弄丢了,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令我意外的是,在下层平台上,石磨打谷机旁,我居然见到了一架秋千。未必我们的陶老先生也是一玩兴不减的老顽童,也会在农忙闲暇晃荡晃荡?我不由朝陶公石像望去,只见他身背斗笠,一手拿经卷,一手抚美髯,一脸肃容,望向前方,实在看不出半点顽童影子。

这里让人惊艳的自然不止有神奇梦幻的长长的太古洞,不止有这出了洞便走入的美不胜收的桃源胜景,不止有这些古朴雅致的木楼建筑,这里更稀奇的是,出口处竟然也是一山横卧,竟然也有洞口联通内外,这桃源四面环山,又有这两大屏障前后护卫,难怪会有这绝世美景,这真的是造化神奇独钟酉阳啊。难怪酉阳桃花源广告打得那么霸气,那么理直气壮,人家这桃花源真的与陶渊明作品相当的吻合啊。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就在于这真假有无之间啊!

不过导游可说了,这是人家政府给力。我想,能在现代城市文明的席卷大潮中,给老百姓推出这么个寻梦空间怀旧天地,实在是一个政府的明智抉择,良心工程,否则养在深山人未识,也是可惜。

看来,梦可做,可追,亦可圆。若说当年乱世诗人说的还只是梦话,那我们如今看到的则是现实,甚至是比现实更为美好的艺术的真实。

陶公当年有没有见过真实的桃源呢?我想该是见过的,就像武陵渔夫一样。但诗人显然不愿心中的静美天地被世间的喧嚣给湮灭了,所以干脆来了句“遂迷”“未果”“后遂无问津者”来迷惑世人。他大概不会料到,在他之后,在今天,会有那么多按图索骥的风景,会有那么多人远道而来争相一睹这大地的艺术风采。

桃源寻梦,寻的可不只是桃源而已。

关于端午节的资料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习俗

一,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二,端午食粽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三,悬艾叶菖蒲

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端午节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端午节的习俗

荡秋千:古代妇女的深闺之物,被现在人当作了花式“作死”工具

还记得小时候对荡秋千喜爱有加,大人们把绳子拴在大树上,两边固定住,下面绑上一个小板凳,这简单的秋千就做好了。别看这秋千看着弱不禁风,实际上可是我们童年最好的伙伴,每当放学以后,三五成群地就跑在荡秋千的地方。

一个人推,一个人坐着,越来越高,越来越高,随着一声声的尖叫,我们也越来越高兴。不一会儿,大家都会嚷嚷着:该我坐了该我坐了。在这含蓄的秋风中,带着别样的微笑飘荡在高空,那种感觉真的太美妙了。

如今我们已经长大,曾经的大树还在,可物是人非,荡秋千的记忆也永远停留在了小时候。现在 科技 越来越发达,手机电脑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以前的我们没有其他玩具,只能在秋千上无所顾虑悠闲自在。现在想去玩玩荡秋千也只能去游乐园找找刺激了。

秋千在我国具有悠久 历史 ,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丛林中,为了摘到树上的果子,就利用藤蔓来上树,站在藤蔓上来回摆动,借助藤蔓的推力,就很容易攀爬到树上,这就是秋千的原型。

最早关于秋千的记录,是在《艺文类聚》中:“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所以把秋千当作玩耍工具,最早可能是来自于少数民族。其中所说的寒食,便是“寒食节”。

在民间传说中,春秋名臣介子推为君王割股充饥最后被火烧死,成为了美谈,为了纪念他,在这天称为寒食节,并且吃冷食,禁烟火,还有一项习俗那边是荡秋千,据说可以把介子推的灵魂推上天。

此后,齐桓公战败了山戎,在燕国内,这个习俗也被慢慢流传了下来,每当到了寒食节,人们都会荡秋千,后来发现荡秋千的妙处,也成为了后来女子的嬉笑打闹的玩具。

从民间习俗演变成了玩耍工具,其中还有更多趣味。在汉武帝时期,秋千在皇宫极其流行。

《汉武帝后庭秋千赋》中曾记载:秋千者,千秋也。古代君王觉得秋千和“千秋”字意相同,希望自己可以千秋不老。所以,在皇宫内放置很多秋千,实则是为了“千秋万代”。

在唐代,秋千是宫女的必备 娱乐 工具,在诸多影视剧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唐代李隆基曾把宫女们的优美身姿称作“半仙之戏”,半仙是说女子荡在秋千上,形体优美,和仙女一般。唐代之后,这种荡秋千已经成了和“踢蹴鞠”一样流行的活动了。

到了宋朝,千秋延伸出多种样式的,比如“水秋千”。水秋千顾名思义就是在水上荡秋千,实际上,类似于现在的杂技表演了,以前都是屁股坐在秋千上,而水秋千是用脚踩着,两只手抓着绳子,最后再跃入水中。在古人看来,这是非常危险的动作,所以在宋代,水秋千成为了一种表演形式。

宋代诗人梅尧臣在《梨花》中写道:月白秋千地,风吹蝴蝶衣。表现了宋代荡秋千的欢乐情景。从宋代一直到明清,秋千仍然是女子青睐的 娱乐 工具,而在明清一度成为了女性的标配,一直流传到了近代。

女性孤独的产物

《红楼梦》中曾写:豆蔻开花三月三,一个虫儿往里钻。钻了半日不得进,爬到花儿上打秋千。65回中又有:两个坠子就和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雾。尽管在红楼梦中,秋千被视为一种女子荒废事业的庸俗工具,但是侧面反映了,古代女子对秋千的钟爱。

这主要是因为,古代的女子常常闲闷于家中,身心上有巨大的烦恼无处排泄,所以荡秋千成为了众多女孩甚至是妇女的必用玩具,每家每户的院子里几乎都有秋千。

苏轼在他的诗《蝶恋花》中写道: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墙里佳人笑。女子深居在围墙之中,只有在荡秋千的途中,才能在跃起的刹那看一看墙外的世界,也正是这匆匆一瞥,她们内心久压不放的苦闷才得以解脱。

实际上,古代的女子极其孤独,在那个带有迷信色彩的 社会 里,女性红杏出墙是要面临巨大谴责的,所以这种残酷的现实让那些卑微的女性蠢蠢欲动,想要窥探外面的世界。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在这些寂寞不已的女性中,尤其是被丈夫失宠,或者发现丈夫在外面沾花惹草后,自己又没有什么办法,只有通过秋千换取路人的一笑,想想也是可悲的。

女性求偶的信号

在著作《金瓶梅》中曾大量描写了女性荡秋千的情景。在第89回中有一句诗:红粉佳人争画板,彩绳摇曳学飞仙。意思就是,在寒食节这样美好的节日里,女子们都相继攀爬在秋千上,在空中摇曳,衣服翩翩起舞,潇洒跃在空中宛如仙女一般。

而女子在空中摇曳都会吸引大批男性观众的驻足观赏,想想那空中的仙女,还有那地上思绪翩翩的男子,一种别样的动态美即将呈现出来。其中描写宋慧莲:身子站得直屡屡的,端的却是飞仙一般,甚可人爱。

刚刚荡完秋千,宋慧莲和西门庆不雅之事就败露出来,可以说,荡秋千是一些单身女子或者失宠妇女,让男子发现自己的重要途径。

如今,寒食节荡秋千的习俗已经慢慢消失,一些地方性的秋千特色还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反,现代的秋千成为了诸多孩子们的玩具。在各处的公园里,基本上都可以看到秋千,很多家长下班后带着孩子来这里荡会秋千,也算陶冶情操,活跃下乏味的身体。

除了公园,这种多个秋千的大摆锤在游乐园开始慢慢出现,比起来单个秋千,这种项目荡得更高,速度更快,感觉更刺激。现在的人胆子大,那种疾风扑面,脱离地心引力的失重感是人们最想体验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更加刺激的项目。

在一些景点,专门建造了巨型秋千项目,这种秋千往往建立在悬崖边上,让游客坐上去就有一种“身后人间圣地,面前万丈深渊”的错觉,好像一不小心就要坠入地狱的感觉,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大型项目的安全性还是非常靠谱的,被人们称为新式“作死”工具,也是合情合理。

关于汉族各节日的风俗、饮食、服装、活动。(600字)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谷也日益广泛。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时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烈!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霄,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铓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钅芒)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

“丢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如此,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

泼水节上,青年们端水洒泼,犹似银花怒放。

傣、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新年为“京比迈”,泼水节为“厚南”。所以泼水节是傣历年新旧交替的标志。

泼水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傣历六月,为期三至五天。第一天叫“腕多桑利”,意为除夕,最后一天叫“腕叭腕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为新年元旦。中间叫“腕脑”,意为“空日”。每逢节日,都要进行泼水、丢包、划龙舟、放高升、拜佛、赶摆等活动。

节日第一天清晨,人们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四、五座,世俗众生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然后又将佛像抬到院中,全寨妇女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互相泼水为戏,于是群众性的泼水活动就开始了。人们用铜钵、脸盆以至水桶盛水,拥出大街小巷,嫔戏追逐,逢人便泼。民间认为,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可以消灾除病,所以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泼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还是高兴异常。只见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除了泼水,还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歌声动人。跳到兴高采烈时,或爆发“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狂,通宵达旦,甚至醉倒在舞场上。

节日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举行划龙船比赛。木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来到主席台前领奖并喝庆功酒。

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制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予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射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们的赞赏,并获得奖励。

泼水节期间,还举行丢包等活动。青年男女通过丢包寻求伴侣,表达爱慕之情。

每年的4月13日,是泰国的泼水节,有称“宋干节”。宋干是梵文,意为“太阳运行到白羊座,即新的太阳年开始”。泼水节共有3天,是泰国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节日前要清扫家内外,焚烧旧衣服,以避晦气。节日当天要到寺庙中堆沙塔,插彩旗献花,祈求五谷丰登。晚上将浸有花瓣的香水洒在长辈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对长辈的美好祝福;此后长辈再将水淋在晚辈的头上,表示来自长辈的赐福。

一年一度的泰国新年——泼水节来临,4月13日开始,一连三天全泰国均笼罩在喜气洋洋的气氛当中。在这个时刻,泰国人通常以相互泼水来庆祝,故又叫做泼水节。

泼水的传统习俗意谓着可以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利,重新出发新的一年。现在的泼水节则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时到泰国,若被泼的全身湿淋淋的,千万可别生气喔!其实泼水节的传统,并非只有泰国才有的。像是邻近的国家如:缅甸与柬埔寨等,也都同时庆祝这个节日。

在这一天男女老幼都会穿着新衣,并带着食物供品前往寺庙供奉和尚。在新年中最忙的还是家庭主妇,在新年前夕忙着打扫住家内外的环境,家中的旧衣物或旧东西则放火焚毁,因为根据传统,若不将旧东西或无用的物品丢掉的话则会带来坏运气。到了4月13日下午,人们会清洗佛像,同时年轻的一辈要把芳香的水倒在长辈和父母的手中,代表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并祈求保佑。

在芭达雅每年都会在此时举办一些庆祝活动,像是食品展、花车游行、选美比赛以及各式各样的烟火表演等。而在清迈则会举办选美和游行等活动,在泰国慎终追远是很重要的,所以此时人们也会携带祖先的骨灰坛前往寺庙里举行祭拜仪式祈福。

[编辑本段]德昂人的泼水节

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 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德昂族泼水节与傣族的泼水节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历4 月中旬左右举行。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架好水龙。水龙是由一根粗木头雕凿而成,长约四五米,彩绘一新,上有槽口。泼水时,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为佛洗尘。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这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互相祝贺新年,年轻人将水桶高高举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人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棒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道喜、祝福。这种仪式之后,人们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泼水节既是德昂族人民欢度新年的典礼,又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寻找心上人的好时机。德昂族流行一种赠竹篮子,并乘夜深人静串姑娘时,将篮子分别送给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的那只,要送给自己最喜爱的姑娘,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意,试探对方的反应。因此,这时每个姑娘往往都能收到好几个竹篮,然而姑娘究竟钟情于谁呢?这就要看泼水节那天姑娘背的是谁送她的那只竹篮了。到了这一天,姑娘们人人都背上了一个精致美观的竹篮,但究竟是谁的呢?这下可忙坏了小伙子们,他们睁圆双眼,紧盯着姑娘们身上的竹篮,仔细辨认着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送给她的那只竹篮。对对情人相遇后,便互相尽情地泼水、嬉戏,以表达自己激动、喜悦的心情。

[编辑本段]傣族泼水节

中国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其他散居于云南各地。傣族历史悠久,傣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傣语支。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农业祭祀、狩猎祭祀、灵物崇拜等。

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

一、起源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二、传说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一个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弄得庄稼无收,人心不宁,民不聊生。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

魔王已有6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这7个姑娘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决心找到消灭恶魔的办法。聪明的姑娘们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却不露声色,装着与魔王十分要好。一天夜里,魔王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趁魔王高兴不备时试探问清了用魔王头发可勒死魔王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静,趁魔王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顷刻间,魔王的头便滚在地下,可是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将酿成灾祸,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但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便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成灾;埋在地下,到处臭气冲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着才平安无事。

为免除灾难祸害百姓,姑娘们便轮流抱着魔王的头,一人抱一天。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每年姑娘们轮换的日子,即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怀着对姑娘们敬佩的心情,给抱头的姑娘泼一次清水,以便冲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惫,作为洗污净身的一种祝福。

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妇女,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三、主要活动

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泼水外,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以及其他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

1、泼水节"祝福":浴佛

在"麦日",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2、泼水节"爱情":丢包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3、泼水节"力量":赛龙舟

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4、泼水节"舞蹈":象脚舞和孔雀舞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

5、泼水节"高升":放高升和孔明灯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甚是美妙。地上则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议论声、赞美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

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四、传承价值

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能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缅甸泼水节

泼水节也是缅甸人民的传统节日,类似我国的春节。一般在公历4月中旬举行,通常历时3、4天。

按照缅甸风俗,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泼水,表示洗旧迎新之意。讲究的人,用香樱桃花枝,从银钵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轻轻地向别人身上抖洒。普通人喜欢整桶整盆地泼,甚至用水龙管喷浇。小孩用水枪向大人喷,也不会被责骂。人们被泼得越多越高兴,因为水象征着幸福。

缅甸泼水节的来历传说不一。有一种说法是:有一年,缅王在宫中遇到神仙下凡,缅王龙心大悦,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泼洒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洗旧除污,迎新接福。

住在“孔雀之乡”的傣族

傣族的新年是泼水节。每年清明后第十天的清晨,人们便沐浴更衣,穿着鲜艳的服装,到佛寺浴佛听经,堆造沙塔,然后互相泼洒象征吉祥如意的水。相传,身上被泼水越多,新年里就越幸福。同时,赛龙舟、丢包、放火花、点孔明灯等活动非常热闹。入夜,人们仍纵情歌舞,笑声不绝。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傣族人大多居位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雨量充沛,四季常春、盛产稻谷及甘蔗、樟脑、咖啡等多种经济作物,还有野象、犀牛、金丝猴、孔雀等珍禽异兽,被称为“孔雀之乡。”

但愿能帮到你,希望采纳!

秋千起源在哪个时期以及是怎样发展的?

据说在上古神话时期,山东泰山有一个名叫石敢当的仙人,这仙人非常勇敢,他的法术也很高强。

有一天,千年老树精柴王和风妖黑旋连夜召集各路妖魔鬼怪,他们宣称要在清明节那天冲上泰山,大闹齐鲁大地。

泰山上的百姓们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一个个都心急火燎,他们纷纷携家带口想要逃离家乡。石敢当阻止他们说:“大家不要慌张,此事自有敢当在,他们这群妖怪一个也上不了泰山。”

说完石敢当就金光一闪,不见了仙踪。百姓们知道石敢当有高强的法力,人们都相信他,便不再惊慌。

石敢当法术高强,天地浩气都在他心中,降妖伏魔自然不在话下。原来石敢当喝过太上老君的鸿蒙之水,这鸿蒙之水是采尽日月精华和陈酿两千年的阴阳乾坤正气酒,饮得此物能够成神成仙,法力无边。

石敢当便在泰山山脚下的路口前准备了起来,他先在大树上绑起两根大绳,中间铺个模板,做了一个秋千。然后石敢当在旁边支起巨大的炉灶,他施法画咒用一大团面做成一张很大的饼,并且将饼放在灶上炙烤。

很快,松树精和风妖率领从天南海北各处赶来的众妖冲上了泰山,他们刚到山口就被石敢当挡住了去路。众妖看见石敢当正在山路旁的大树下优哉游哉地荡着秋千。众妖并未将这个他们眼中山里人放在眼里,他们呼啸着一起扑了过来。

石敢当毫不畏惧,他在树下高高荡起秋千,口里念叨着:“一绳荡起千秋净,乾坤浩气今何存,岂可任由尔等胡乱作为?”

霎时间,天地昏暗,狂风大作,石敢当的秋千变成了一件法宝飞了出去,它像秋风扫落叶般将众妖踢在大饼上。

石敢当在一旁又念道:“铺天盖地法无穷,饼卷众妖日月明,齐鲁永世得安宁。”

只听“呼啦”一声,大饼卷起,将众妖们罩了个严严实实。但石敢当毕竟是善良的神仙,他虽然收了为害人间的众妖,但是也不忍它们忍饥挨饿,他便常常在饼里放一些鸡蛋和青菜等。

时间久了,众妖终于被石敢当的善良感动,他们一个个悔悟求饶,并表示要弃恶从善,再也不祸害人间。石敢当便放了他们,那些妖魔鬼怪从此安安分分,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齐鲁大地的老百姓很快知道了这件事,他们尊崇石敢当,也相信秋千能够驱妖降魔。自此每年清明便每家每户便荡起秋千,以求得妖魔不侵和平安吉祥。

后来,天下也传遍了妖魔鬼怪都怕石敢当,百姓们在建房立院墙时,他们都会在院墙旁放置一个砖头或者一块青石,上面写着:“泰山石敢当”,以求家宅不受鬼怪骚扰。

这是我国上古时期的神话故事,这说明了我国的秋千很早便出现了,而且它还有特别的涵义,也就是能够驱逐妖魔。所以,秋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几十万年前的我国上古时代。

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便是我国秋千最原始的雏形了。

至于后来人们用绳索悬挂于木架上,下面拴着踏板的秋千,在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已经有了。唐代著名文学家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这样的记载。

不过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了安全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的,因此秋千两字繁写均以“革”字为偏旁。

同时,荡秋千也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之一。秋千,本意就是人们揪着皮绳而摇晃迁移。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的时候也叫“千秋”,但后来为了避免忌讳,才改为秋千的。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丫作为秋千架,上面再栓上彩带做成秋千,后来才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古代人们荡秋千一般是在清明节和寒食节前后,而且荡秋千的人也仅仅局限于王公贵族家的红男绿女们以作游戏之用。荡秋千在中华大地上是很多民族共有的游艺竞技项目。据现有文献记载,它起源于先秦时期。

据清代著名文学家翟灏所著的《通俗编》记载:

秋千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者。

这句话意思是,秋千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山戎族的游戏,是一种用来锻炼人敏捷的游戏。山戎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而秋千原是山戎族进行军事训练的一种工具。

至春秋时期,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带兵打败山戎后,将其国土划归了燕国,秋千也随之向南流传了起来,到后来逐渐演变成游戏的用具。

荡秋千,在古代多为宫中和闺中女子的游戏,同时它也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之一。

汉武帝时宫中盛行荡秋千,唐代著名文学家高无际在他所著的《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写道:

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

所以,在西汉时期,人们荡秋千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

唐宋时期之后,荡秋千习俗普及全国,盛况空前。后来唐代宫廷把荡秋千称为“半仙戏”,五代著名文学家王仁裕在其笔记《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

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嬉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市民因而呼之。

后来,宋代又出现了一种“水秋千”的游戏。据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的记载,不管是在北宋时期都城汴梁的金明池,还是在南宋时期都城临安的西湖、钱塘江,这些地方都举行过这种“水秋千”的杂技表演。

每逢夏季举行水秋千表演时,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都竞相观看。表演之前,人们先在水中放置两艘雕画精美的大船,船头竖起高高的秋千架。

表演时,船上鼓声大作,船尾上杂耍艺人先耍练上竿,然后表演者按次序登上秋千,奋力悠来荡去。当秋千悠到和秋千架的横梁相平之时,他们双手脱绳,借秋千回荡之力跃入空中,在空中翻个跟斗,然后投身入水。

因表演者姿势各异,看上去惊险优美而又变化无穷。所以“水秋千”是宋代秋千娱乐活动的新发展,在我国秋千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颇有影响。 

唐宋时期,民间多爱在清明踏青时节,在郊外用竹子架成一种临时性的“竹笋秋千”,就此舞荡嬉戏。因为清明节处处荡秋千,所以古代也有人把它叫做“秋千节”。

唐宋时期旧式的秋千,比较原始笨拙了。首先,人们在土地上立起一个“冂”字形的秋千架子,再在横梁上绑两个柔韧粗树枝弯成的圈,一般是用葡萄树、桑树、石榴树、柳树和榆树等做的,很少用铁环。

人们在两个木条圈上系上两根粗麻绳,叫做“秋千梗”,绳子下端系上一块条形木板,叫做“座板”。打秋千的女人或坐或站在座板上,双手把住梗绳,或先助跑几步或由别人帮助推动几下,秋千就启动起来,而后就可以越荡越高了。 

在唐宋文人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秋千的描述。唐诗人著名诗人韦庄曾有《长安清明》诗写道:

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

这诗是写唐代清明节前后,春风拂柳,女郎们三五成群在郊野树下荡秋千,确实充满了诗情画意。

荡秋千在宋代更是非常普遍的游戏之一,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点绛唇》词中有这样的描述: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相关文章

呼和浩特市哪有卖童装汉服的简单介绍

呼和浩特市哪有卖童装汉服的简单介绍

贝优可童装汉服怎么样? 贝优可童装汉服还是蛮漂亮的,孩子穿在身上很洋气,很有气质,而且感觉更可爱,更活泼。被配一大,他的头型以及他的鞋配套穿起来更显得好看。而且这个牌子的汉服的质量还是蛮好的,而且款式...

中国人穿汉服会挨骂吗,中国人穿汉服会挨骂吗视频

中国人穿汉服会挨骂吗,中国人穿汉服会挨骂吗视频

为什么现代人穿汉服,会被骂? 因为不符合群体,而且老一辈的人看着也不习惯,在者,有些人穿的是寨版所以会被骂穿汉服会被骂吗? 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穿汉服和汉服文化的推广,如果穿形制正确,版权正规的汉服应...

俄罗斯人夸赞中国汉服的话(赞美汉服的话)

俄罗斯人夸赞中国汉服的话(赞美汉服的话)

第一次穿汉服的老外啥反应!什么是汉服?汉服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传统服饰更是中国非常珍贵的瑰宝之一,我国对中国各个朝代的古装汉服都有具体的记载和收录。更是提倡文化魅力宣传传统服饰,中国...

汉服显高的头发怎么梳好看(汉服显高的头发怎么梳好看呢)

汉服显高的头发怎么梳好看(汉服显高的头发怎么梳好看呢)

汉服头发怎么扎简单又好看 汉服头发的标志性发型是前额光,后边有发髻,或用专门卖汉服配饰假发,简单又好看。穿汉服的话,梳什么发型更有典雅的气质? 第一种,半扎或全扎丸子头,加个发簪。两侧发须后扎。先洗完...

爆汉服多少钱一套(汉服全套多少钱)

爆汉服多少钱一套(汉服全套多少钱)

本文目录一览: 1、沈阳哪有卖后秀暴汗服的? 2、HOTSUIT后秀的暴汗服和几十块的暴汗服有啥区别吗? 3、网上不少暴汗服一套可能在百来块钱左右,为什么好多人都买了最贵的HOTSUIT后秀暴...

手绘汉服简笔画女古风动漫,汉服简笔画 手绘

手绘汉服简笔画女古风动漫,汉服简笔画 手绘

汉服简笔画怎么画 1、首先画汉服的衣袖和领子线条;2、然后画护肤的裙摆和蝴蝶结;3、再画汉服上的的纹路;4、最后把画好的涂上颜色就可以了。汉服的简笔画怎么画 画汉服,用数字来画,特别简单,下面就来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